張靜
摘 ?要:物流管理是借助科學的方法進行監督、指揮、協調以及計劃與組織在物流行業和活動的一種行為,體現了物質流動的特定規律,進而使物流活動間可以將協調性與合作性有效呈現出來,實現控制物流成本和同步提升運轉效率與經濟效率的目的。物流服務與管理則是在控制論、系統論與信息論的基礎上得到的新型管理專業,是為了使社會發展需求得到滿足而在中職學校成立的專業。
關鍵詞:中職學校;物流管理;倉儲課程
倉儲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必修課程之一。單純從字面上理解,倉即為擁有存放東西的場所,這些場所一方面能夠保存物品,另一方面也能夠對保存的物品進行保護;而儲則是將相關物品保存起來用以下次使用,它包括以下行為,即收存物品,進行下次使用等等,若保存的物品是有形的,儲也稱為儲存。將二者合起來其意義即為將需要保存的物品放進倉庫等場所中的行為。而運用于教育領域,即形成了倉儲管理課程。
一、中職學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培養目標
在現代物流當中,倉儲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物流效率的高低與否都是由倉儲管理技術所決定。立足于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市場調研的基礎上,中職學校倉儲課程出發點是實踐和理論的融合,相關課程為《倉儲與配送實務》。利用校企合作與多重情形實踐教學,針對企業需要設置課程內容,利用教學設施建設,最終讓學生獲得職業資格標準和滿意的職位需求。
現代倉儲課程首先是要了解該課程的基本知識,熟悉倉儲實踐作業環境和基本構成,明確倉儲管理系統、RFID技術、出庫作業和入庫作業等,另外需要學生掌握不同貨品采用不用的操作、放置程序和位置,如油品、危險品、冷藏品等。通過一系列理論和實踐課程訓練,最終目標是讓該專業學生掌握與倉儲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從整體角度來看,基本與當前的企業用人流程觀念一致,可在學生了解作業環節的同時,掌握與之相關的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進而帶動學生內在的學習主動性。
二、中職學校物流管理倉儲課程優化原則
(一)參照市場規律的原則。針對倉儲課程的自身要求和實踐教學性強特點,中職學校應該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開發過程,并加強和企業的合作,與企業多交流學習。根據市場對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靈活優化配置倉儲課程,多開展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增強實踐能力。按照企業需求設定課程的教學內容,符合市場需要、企業需要。
(二)以拓展能力為主的原則。在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論和物流技能相關實務之外,還應該培養操作的能力。包括專業、崗位和職業拓展;基礎知識、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中職學校的教育指標,從效率性角度出發,不僅要考慮指標系統設計的一般原則,還要遵循指標系統設計的特殊要求。
(三)因材施教原則。注重多元化物流能力與知識的塑造,發揮拓展不同學生的潛在能力,適用市場需要,也適應自己自身特點。中職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雖然畢業之后都是以與物流相關的企業作為主要從事單位,然而不斷發展的物流產業讓有關人才的需求涵蓋方面呈現多元化發展,不僅需迎合市場發展需求,而且也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因此,理應大力實行選修課程與項目?以促進人才的多元化培養。在確保穩定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還應含有靈活性的內部構成,進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
三、中職學校物流管理倉儲課程的優化途徑
(一)規劃課程細節,著眼學生技能提高
對于中職物流專業人才而言,其專業能力方面的要求多是以一線工具和設備的運用能力為主,例如,條形碼打印機的運用、掃描設備的使用,無線終端數據設備的操作和應用,倉儲管理中的入庫、出庫、盤點轉庫、以及具體物流貨物中的訂單處理、揀貨、補貨等方面。
(二)建設現代化物流倉儲實訓基地
以多元融資、校企合作的方式盡可能的運用國家扶持資金,以此來實現與物流業務管理與操作崗位的有效對接,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服務、科研、教學一體化的實訓基地,如物流信息實訓區、工業園物流實訓區、倉儲配送實訓區等。不僅如此,在一體化實訓基地的基礎上,還應建立“現代物流實訓基地”,構造出適宜培養專業型人才的氛圍。與此同時,立足于原有實訓基地資源的條件下,與校外最新開發的實訓基地進行相互合作,以最新的行業發展技術作為教學發展的主要方向。中職學校要建設現代化的物流倉儲實訓基地,課程需分塊結合、專項訓練,設置倉儲配送實訓區和物流信息實訓區兩大模塊。
(三)采用“雙元制”教學,加強校企合作
“雙元制”教學模式最早出現于德國境內,是一項職業院校常用的辦學方式,其中的“雙元”分別代指職業學校與企業。學校可以和附近的物流園區、物流企業等達成校企合作協議,學校根據企業的人才培養方法和崗位需求,為企業定向培養和輸送人才,而企業則需要給學校提供教學資源、實訓場地、設備使用權及相關操作指導。這樣,學習便可以利用企業的實訓場地、設備等錄制課前學習資源,可直接選用企業的培訓視頻資料作為課前學習資源。中職學校直接對接企業,縮短了企業和人才之間的培養鴻溝,企業明確需要人才和崗位,學校在課程設置、實踐開發上也更有針對性。
總之,物流業的不斷發展,對人才需求也逐漸發生改變,對中職學校培養物流人才也提出了新挑戰與新要求。相比于其它學科而言,物流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在培養相關人才時常選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以便于提升其實際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成成.智能倉儲物流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山東大學,2019.
[2]潘群.智能倉儲物流管理系統淺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0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