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書華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全員參與、高效參與的最基本途徑和基礎性環節。學會尊重別人,傾聽別人,實現資源與智慧共享是“合作學習”的本質。在生本課堂中,每天的學習任務必須要靠小組合作來完成。小組合作安排在學生獨立研究后,班級匯報交流前。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學生間互幫互學,以優幫差,以差促優。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本課堂;小組合作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高效的合作學習能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生本課堂中,每天的學習任務必須要靠小組合作來完成。小組合作安排在學生獨立研究后,班級匯報交流前。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學生間互幫互學,以優幫差,以差促優。下面,談談我在小學數學生本課堂實踐中所做的一些粗淺的嘗試。
一、小組成員合理搭配,明確分工
為了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動起來,在動腦的基礎上動口動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我首先劃分了學習小組。我對每個學生進行了認真分析,依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根據學生數學學科的成績、思維水平、性格特點、語言表達能力、書寫水平、電腦操作水平等不同,把學生分成了四人一組。然后,讓他們自己選出最相信的人做組長,組長負責活動的組織。小組內的分工、發言次序、重點討論的問題、組內評價要由組長依據具體情況靈活確定。組員分別承擔一項或兩項具體任務的完成。
在小組交流之前,教師對小組合作提出明確的要求:組長要給小組同學分好工,誰匯報哪個問題,誰板書,在交流時必須安排好。對于小研究中“我的例子”一項,要求學生選取2—3個典型例子匯報;對于“我的發現”,要對小組同學的意見進行分析綜合,形成小組的統一認識,寫在自己原來發現的下面。這樣,不但每個同學獨立自學思考的結果都得到了展示,而且在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借鑒,得到共同提高。
二、落實小組交流的有效指導,讓學生在做中學
小組交流是生本課堂中的一種常規化模式,目的是讓人人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人人嘗到成功的喜悅。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小組長進行了培訓。在課堂上耐心地引導他們這樣操作:首先,讓有問題的人發言,提出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其余人解答;如果沒有問題,讓小組同學按事先排好的順序來匯報。遇到一組內四個人都不會的問題時,可以把問題記錄下來,在班級交流時解決。別人發言的時候,要求其他人必須注意傾聽,有不同意見先舉手示意,經組長同意后再補充。對于交流的結果在導學卡上要有體現。別人列舉的典型例子、解題的新思路、新方法,用得恰到好處的詞語,都要吸收過來,為我所用。教師在印制“前置性”資料時,增加“空白處”,為學生修改、補充提供方便。與此同時,教師提示學生,在獨立完成導學卡時,靠上邊寫,留出修改的地方。同一道題有幾種方法或有幾個不同的例子、幾種不同的發現時,小組成員都要選取典型的在旁邊做上注解。
在學生小組交流時,我總是深入到小組中,細心地觀察、傾聽,了解小組交流進展,發現交流中的問題,不斷地研究反思、總結提高。小組合作中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如聽取發言隨意插嘴,不善于為自己的觀點尋找支撐理由,求助別人不禮貌,不會欣賞別人,相互間配合不默契等。經過一年時間的培養和訓練,小組交流發生了很大變化。學生在交流時不僅有序,而且思維更加活躍。
三、鼓勵學生大膽匯報交流,充分展示小組學習成果
“小組合作”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的最大困難就是班級匯報交流。剛開始的時候,哪個組都不愿意上來,更不用說哪個組敢主動到前面來匯報。原因之一是怕說錯了在大庭廣眾之下出丑,丟面子,傷自尊,弄不好還會挨老師批評。這時候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通過激勵措施來“刺激”學生大膽走向講臺。上課伊始,教師將好話說在前邊:今天我們來比一比,哪位小組最勇敢。哪個小組敢到前臺來匯報,就給哪個小組多加5分。孩子們都好勝,你說,他能不爭先恐后匯報嗎?發現了哪方面不足,就在哪方面搞評價,學生就能在這方面“表現”,達到了“抓什么,來什么”之目的。同時,我也努力改變自己,讓學生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無論對與錯,只要敢于到前面來,我就給這個小組發一顆“勇敢星”。學生膽怯不敢匯報的另一個原因是,不知怎么表述。開始的幾節課,我就一句話一句話地教學生怎么說。比如:匯報小組到了講臺前,小組長可以說“大家好!今天這節課由我們小組來進行匯報”,然后成員依次說匯報的內容,匯報完之后,可以說“我們小組匯報完了,其他小組有不同的意見嗎?”或者是“我們小組匯報完了,你們愿意考考我們嗎?”這樣一節課一節課地堅持訓練,時間長了,學生自己就知道如何來做了。學生在發言前先說:“我們組的發現是……”、“我們組的例子是……”,發言結束時告訴大家“發言完畢”,并懇請大家給自己提出意見和建議,加以評價。在評價學生的發言時,我引導學生特別關注誰的說法與眾不同,善于變化,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讓學生大膽選用、創造課堂匯報語言。對于學生匯報完整的、精彩的,我每次都給予表揚;對于學生匯報不完整的,我也用問題或例子引導他們說完整,然后對他們的勇氣表示贊賞,絕對不讓學生帶著遺憾走下講臺。現在小組匯報時,學生的熱情非常高漲,爭先恐后,生怕老師不叫自己組。
四、利用評價杠桿,撬動學生追求成功的渴望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在于人是一個可以激勵的系統。”如果一個人有了成功的表現,又受到激勵,就會邁向更大的成功。在生本課堂的教學中,每節課都要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老師的“你說得真棒!”、“你的發言太精彩了!”、“你好聰明呀!”之類的激勵性的話語,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同學的“你表現的真好!”、“今天你回答問題的聲音很洪亮”、“你比我聰明!”之類的贊賞,更使學生們充滿信心。在評價過程中,我們不但要注重個人評價,更要注重小組評價。在生本課堂,小組的作用不可估量。所以,我想方設法調動小組同學的積極性。對于每節課表現好的小組,我或者給小組加星,或者發獎品。每天一總結,每周一發獎,無論是學習,還是其他方面,我都以小組為單位去考評他們。比如,課上簡單的檢測,除了評出優秀個人,我也算出小組的成績,評出優秀小組,給優秀的小組也發獎,以此來激勵小組的共同成長。他們因受到精神上的鼓舞,潛在的學習能力也相應地得到挖掘,學習活動中自然就會積極表現,人人爭取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此時,他們的思維被激活了,思想發生了碰撞,即刻就產生了智慧的火花,學生的學習理所當然就產生了令你意想不到的極快的進步。例如,我班的學生,在期末數學總評中一躍成為年級第一,大大的給了我一個驚喜。學生建構知識,是在知識對他們有意義的時候,是在他們心中擁有真正目標的時候,是在他們擁有聽眾給予他們參照的時候。給學生一個建構知識的理由,不僅僅是給予他們接受挑戰的欲望,還有超越自我期待的動力。
我相信,只要我們勇于實踐,大膽探索,我們學生的潛能會無限發揮;我們小組的合作學習會越來越有成效;我們的課堂會越來越精彩;我們的學生會越來越靈動;我們的教師會越來越陽光!
參考文獻
[1]黃友鋒.生本課堂中如何高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16(21):63-63.
[2]岳萍.小學數學生本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究[J].新課程(上),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