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京
摘 ?要:本文結合個人的教學實際情況,對小學習作教學的幾個主要環節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觀察思考;引導;積累;激勵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中,習作教學占據著一定的位置。要真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就必須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習作教學應著眼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認定學生在習作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真正樹立為小學生服務的新理念,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和認知水平的發展規律,努力設計習作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步驟,采取種種辦法,創造各種有效途徑,全力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在習作學習中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有興趣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真誠地表露自己的心聲。平時,我在習作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嘗試,下面把自己的做法表白出來,與大家共同討論研究。
一、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主動參與習作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的。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在這一前提下,引導學生留意觀察,認真體驗生活,引導他們積極運用學過的各種觀察方法,如有順序觀察、展開聯想、抓住特點、注意發展變化、重點部分寫具體等。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增長見聞,豐富感受,積極練習表達。教師要完全相信孩子,不要做任何內容的限制,大膽放手讓他們去觀察自己喜歡或喜愛的東西。可想而知,結果一定是孩子們的表現非常棒!小學習作教學心理研究表明,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引導他們大膽想象,延伸思維。這樣會使意境更加廣闊,認識和感受更加具體、豐富。為了使孩子認識想象對深化觀察、豐富習作內容的作用,我一方面注意選擇一些觀察與想象緊密結合的文章介紹給學生,甚至當堂讀給孩子聽;另一方面特別注意發掘學生習作的閃光點,哪怕一個好詞,或者一個好句,都要加以表揚,讓其有成功的喜悅。例如我班學生鄒金宇的一篇觀察日記:“我們走進蘭花鳳梨及食蟲植物室,一株茂盛的紅寶石蝴蝶蘭映入了我的眼簾。一朵朵紅寶石一般的花朵嵌在綠色的枝葉上,它們好像在沖我們招手,向我們表示歡迎。一棵棵豬籠草也不甘示弱,它搖動著巨大的花朵,似乎在自我介紹:‘我叫豬籠革,是食蟲類植物,我會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香氣來吸引蟲子。蟲子只要爬進我的大桶里,我的桶就會合上蓋子,然后流出一種液體可以把蟲子溶化、吸收。你可千萬別小看我喲!我是你們人類消滅害蟲的好幫手呢。’”此篇習作具體、生動,我給予了及時的表揚,并把它登在班級的報刊上。(平時我設計每周班報,把好的習作登載,發到每個學生手里)
二、建議學生大膽寫真話,加以真情表達
“文章合為時而作”,“文以載道”,是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歷來堅持的傳統。小學習作訓練雖然只是最初級的應用語言表達見聞感想的訓練,但它畢竟是小學生表達自己生活認識的活動,應當把語言文字的表達訓練與語言文字應用的目的性教育結合起來。在習作指導的教學設計中,首先應該使學生樹立“為用而學”的意識,使習作訓練成為學生實際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為實際生活服務。同時,要教育學生明白,習作不是文字游戲,而是把自己的真實生活感受、思想情感傳達給別人。因此首先要有表達的欲望、表達的需要,然后才能創作。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有所為而作。”只有讓學生把習作當作自己參與生活、發展自我、創造自我的工具,真正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小學生的習作才能形成持久穩定的內部動力。我在一個下雪天指導學生即興作文時,讓學生靜靜地坐在座位上凝視著窗外飄揚的雪花,觀察了十分鐘,然后讓學生以《雪》為題寫一篇短文,描寫雪中的景色,還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古今中外,歷代的作家詩人寫了不少贊美雪的詩文,但詩人與孩子的感受不會相同,學生們各自的感受也不會完全一樣。有的學生寫雪花自由自在地飄在空中,希望自己也能像雪花一樣自由,不受拘束,不再上這個補習班那個輔導班;有的學生寫雪花落到地上,像回到家一樣,找到了歸宿;有的則由雪想到了那些純潔如雪的人;還有好動的學生希望雪花快快地落,多多地落,好出去打雪仗……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景物,觀后卻有著不同的感受。由于這些都是學生發自內心的真實體驗,因而每篇文章都真實感人。
三、教學生積累方法,讓其主動積累
荀子在《勸學》中說:“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葉圣陶先生也說過:“寫東西靠平時的積累,不但著名作家、文學家是這樣,練習作文的小學生也是這樣。小學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他今天以前的知識、語言、思想等方面的積累。”積累是人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和習慣。從小學生習作來看,沒有一定的積累是不行的。沒有生活積累就沒寫作的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習作將無話可說,無事可敘。沒有語言積累,學生習作將是“茶壺里面裝餃子——有貨倒不出來’’,內心不能表達,內心有情有感不能抒發。可要求學生積累課本中的優美詞句,讓學生準備自己喜愛的精美的筆記本,將自己喜歡的知識剪貼在筆記本上,并自己動手畫上裝飾,進行評比,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擴大學生知識視野,增加積累的容量。另外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接觸好詞、佳句、精彩片段,學生再主動地摘記,收集整理積累的資料,就為習作構建起一座寫作資料庫。長期積累,就會潛移默化地運用到寫作中去,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可以引導學生將視野投向中國的經典詩詞,名言警句,每天由學生推薦自己喜愛的一首唐詩和一條名言警句。讓學生自己講解.其余學生將其記錄在摘抄本上,并進行讀背,使孩子們積累詩的語言,感受詩的情感。把好的摘抄本全班交流。我們在學生習作指導中要樹立大語文觀,帶領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觀察和體驗生活,注重學生的生活積累,要求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
四、激勵得當,表揚有方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成習慣,滿懷興趣地去學習。在實踐中我具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給學生習作的自信心。學生的習作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讀,小作者的眼睛會一亮,心里非常高興。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我也要給予激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后進生的習作修改好后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第二,在習作評語中給予鼓勵,為習作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大肆表揚。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會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后提高習作水平。第三,是辦好班級的習作報,讓每人都參與,把優秀的作文片段登載在上面,每周一期,每人發一份,供全班學生學習、品賞,這樣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寫作,喜歡寫作。另外還可以鼓勵并指導學生向報刊投稿。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會繼續不斷地深化習作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習作水平。今后,我要大膽創新習作教學之路,開辟學生習作的新天地,讓學生學會習作、樂于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