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李勇
摘 要:初中時期是青少年性格養成以及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班主任與學生相處的時間甚至比他們父母陪伴的時間更長。而學生處于青春期,情緒波動較大,思想還不成熟,班主任便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討了在初中教學活動當中班主任管理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教學效率。這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助益,也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養成產生積極影響。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工作技巧
學生在初中階段將會樹立起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個時期也是青少年生活、學習和綜合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在這一時期,學生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情緒不夠穩定,思想不夠成熟,需要初中班主任運用各種工作方法和技巧,并聯合學生家長對其悉心引導,以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積極影響,并推動初中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初中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內容和特點 (一)工作內容
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進行理解。在廣義上來說,初中班主任需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基礎知識的增長。隨著我國越來越提倡素質教育理念,初中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思想品質以及個性發展傾注更多的精力。在狹義上講,初中班主任的具體工作內容主要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把控教學內容和質量,維持班級紀律,并悉心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在校生活安全等。總的來說,初中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細致且繁雜,對于班主任也造成了一定的工作壓力。 (二)工作特點
進入新時期,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特點也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包括有三個方面。首先,日常管理具備了時代性的特點。新生普遍為“00后”,從小成長的物質環境優越,在家人的寵愛和重視之下,性格較為獨立,認知水平甚至超過了以往同時期的學生。這便對初中班主任形成了挑戰,需要班主任緊跟時代步伐,提高認知水平。其次,新課改提出了素質教育標準,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管理當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的增長,更要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應該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素質養成、性格塑造進行引導和教育。再次,由于學生的個性鮮明,教師更應注重因材施教,對于不同心理素質和性格的學生,根據需求進行針對性的管理,因此才能夠保證在新時代初中班主任的工作質量。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 (一)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落后
教育工作是一項創新性極強的勞動,我國已經進行新課改,提倡素質教育,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還是沒有完全的擺脫傳統教育的落后理念的束縛。教師對新教學理念認知不足,掌握的理論不扎實,在教學活動當中以情緒和個人主觀理解為指引,不僅對學生的受教育情緒傳遞了負能量,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忽視了對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培養,給家校之間造成矛盾。 (二)心理壓力較大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教學壓力逐漸增大。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存在工作壓力的初中教師比例高達70%,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給一些初中班主任帶來了心理狀態不佳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來自于學生的升學壓力,由于班級學生人數較多,成績差異較大,給各科教師及班主任都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其次,考重點高中的升學率將會決定學校在教育界和社會中的地位,對學校的聲譽會造成影響;再次,新課改使教學目標和具體內容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教師的教學能力受到了挑戰,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的增長,更要關注學生的素質發展。這些因素造成了教師在生理和心理以及行為上的壓力,嚴重者更表現出焦慮、記憶力和注意力減退。初中班主任的壓力排解,也是學校管理當中需要注重的問題。 (三)管理方法單一
初中班主任全面負責班級的教學與管理,受專業水平和精力的限制,部分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工作模式單一。為了追求成績的提高,“填鴨式”教學法和嚴格的班級管理制度使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的興趣被打擊,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班主任教師雖在其位,但缺乏細心和耐心,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提高教師或班主任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迫在眉睫。 三、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一)改善管理水平
初中班主任是所有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因此,要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修養,關鍵在于提高教師的管理水平。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新課改要求的內容為基礎,對傳統的教學目標、內容、模式和方法進行研究,并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班級管理有效性的提高,需要依靠學生的自覺,鼓勵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班主任可以設置班長、學習委員、生活委員等學生干部崗位,通過民主管理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和榮譽感,以及班級凝聚力,引導班級建立健康價值觀。 (二)激發學生自律能力
學生成績的提高和素質的養成,更多的需要依靠自身的學習能力,而初中教師是學生養成學習能力和自律能力的領路人。初中班主任可以聯合各科的教師,共同探討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教學方法,設置不同的難度,循序漸進地使學生養成一定自學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自律能力的養成可以改善班級的紀律,學生干部任職可以采用輪崗制,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以身作則,增強自律能力。 (三)注重溝通技巧
由于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心理變化較大,不容易很好地處理情緒的波動,需要班主任及時的發現并進行溝通。溝通的技巧對于排解學生心理問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還應該與學生家長積極聯系,共同致力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結束語: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初中教育已經發生了較大的改變,班主任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必備的素質之一。由此一來,面對繁重的教學和管理任務,班主任才能避免顧此失彼。科學工作方法和技巧的引用,不僅會對學生的知識增長和個人品質產生積極的影響,甚至會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清雙.關于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的探析[J].赤子,2019,(4):188.
[2]秦敬雪.關于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的探析[J].新課程·中學,2017,(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