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宇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此時通過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當前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語文教師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從而滿足新課改的要求,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但在具體的教學中,仍存在諸多的問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鑒于此,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計劃,解決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實現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內涵;實現路徑
引言:
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促使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模式發生了極大的轉變,教師不再僅僅是傳授學生基礎知識,更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獲得全面成長。鑒于此,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更迭自身的教學觀念,不斷地探索全新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教學體驗,努力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基于此,本文就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進行了探討。
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概述和本質
素養是一個抽象的名詞概念解釋,包括知識、能力、技術等綜合性的整合概念,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則是學生通過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而形成的學習修養以及文學風格和人文精神等內容。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素質教育并不僅僅局限于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情感價值理念的引導、創新意識以及良好學習意識和習慣的培養,將語文知識和素質教育理念相結合,在完成語文教學任務的同時,讓學生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和積極情感素材的影響,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質的提升和發展[1]。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年齡較小,認知能力不足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缺乏足夠的認知能力,這就使得學生在面對較為復雜的語文知識時,不能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往往需要教師投入較大的精力對知識進行分析講解,這就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學生自控能力較差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往往無法保持高度集中的學習狀態,經常會出現注意力分散以及學習效率低下的狀況,語文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況,詳細的理解和記憶,這樣才能夠保證小學語文課堂學習的高效性。但受到小學生年齡特點以及性格因素的影響,在課下也無法及時的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以及課前的預習內容,影響到了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
(三)教師教學理念陳舊,方法單一
教師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仍占據著主體地位,對學生仍以灌輸式教學為主,這就使得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發揮,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使得課堂氛圍沉悶,無法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導致學生缺乏對語文的探究興趣。
三、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路徑
(一)創設生動的語文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興趣不單單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更是支持學生不斷學習前進的動力源泉,可以說具備高昂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的學生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是所有教師當前的主要教學任務之一[2]。鑒于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通過音樂以及動畫效果營造出生動趣味性的語文情境,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上,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課文《李廣射虎》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視劇《漢武大帝》中關于李廣射虎的影視片段,通過音效和動畫效果改變文本知識的枯燥抽象性,增強語文知識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對課文的探究閱讀興趣,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二)延展思維,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語文課堂中,常常看到的現象是,學生對一篇文章的掌握程度,僅限于老師的講解之中,不能夠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死記硬背雖然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但是在根本上并沒有起到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作用[3]。因而,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在課堂知識灌輸的基礎上,采用多媒體教學、畫畫的方式等幫助學生延伸自己的思維,拓寬思路,通過聯想和分析領悟作者想表達的深刻內涵,以及作品想揭示的深層含義。
(三)組織閱讀,增強語文積累
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語文積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積累,讓學生養成好的閱讀習慣,發揮積累的作用、功效,通過不斷的積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空間[4]。學生每天都是依賴于教材上的知識進行知識的學習與積累,但是教材上的知識資源是有限的,因此,應該組織學生增加閱讀量來增強語文積累。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天上課前五分鐘組織學生晨讀,每天為學生準備一篇課外的文章供學生朗讀,這些文章可以包括散文、詩詞曲作等,讀的次數多了,理解也就會更加深刻,語感也會隨之增強;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閱讀名著名篇,瀏覽報紙、雜志等,在閱讀的同時要注意語言的積累,為今后的文章鑒賞、作文寫作等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實施積極的課堂教學評價,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也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師的評價用語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為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自信心,教師應當實施積極的課堂教學評價,促進學生語文自信心的建立。例如:在《七律·長征》的背誦過程中,對學生實施積極的課堂評價,有效地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促進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習自信心的建立。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堅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理念,轉變教學理念,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多層次的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莎.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探究[J].才智,2019(17):117.
[2]陳霞.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J].科技風,2019(14):16.
[3]張彥輝.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J].學周刊,2019(14):50.
[4]王喜斌,王會娟.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8(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