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全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問題。初中數學具有系統性、抽象性及廣泛的應用性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為此教師可在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模式,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關鍵詞: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有效教學
一、簡述“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與意義
(一)“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
在初中數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即變教師的灌溉式“教”為啟發式“導”,側重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生生之間的合作互動[1]。其特征是導、學的有機融合,通過互動探究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意義
相較于小學數學的基礎性,初中數學具有體系性更強、知識間聯系更加緊密的特點。以“導學互動”的模式展開授課,有助于培養學生更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發揮并尊重其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以啟發式教學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并激發其深入探究的積極性,在師生互動、同伴互助中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其具有嚴謹的學習態度以及靈活的應用能力。
二、以“導學互動”促進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分析
(一)引導學生自學
“導學互動”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具有明晰的學習方向。在此期間,學生通過自學導綱可以提前預知所學內容的知識,對整個課程有系統性了解。教師在設計導綱的時候,要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發,設計高質量的導入問題,使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并且,教師要明確課堂內容的重難點,指導學生有主次地進行導綱自學,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將自己對數學知識的困惑點做好標記,以便課上集中解決問題。
例如:教師在教授“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時,就要明確這兩點:一方面是問題導入,以復習前期的知識提問,以小組互助學習,展開數學“比拼”,答對的一組將獲得積分;另一方面是促進學生自學,教師在通過展示導綱時,讓學生明確自學的內容及方向,如按照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的順序[2],進行有目的、有次序的求解,這樣學生就有了方向感,從而培養其化歸思想,提高其獨立學習及運算的能力。
(二)促進合作學習
為突出教學特點,提升授課的效率,教師運用“互動導學”模式教學,就要遵循“以導促學”的原則,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上好初中的數學課。
例如:在“正數與負數”的教學中,可運用自行車東西方向行駛,假設出發點為0的圖形進行演示教學;或列舉商店某日進貨花去137元,當日收入是305元;亦或者引入美國一城市白天溫度為10℃、夜晚為零下16℃等現實例子。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提示,形成互動,用眼神及肢體語言來鼓勵學生大膽思考,使其勇于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此外,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在進行一定的點撥后,學生會形成自我思路,教師可順著其想法繼續提示,促進其思考的深入,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其注意力能夠被教學所吸引。
(三)展開總結歸納
為了幫助學生消化新知,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進行整節課程的回顧,進一步鞏固教學的成果,同時讓學生把知識再復習一遍。這時,教師一般采用板書的形式來引導學生主動將內容說出來,中間穿插教師點撥的重難點,明確本堂教學的知識重心。
例如:在“統計調查”的學習中,教師可提出“在統計年度最受歡迎電影時,其步驟是怎樣的”“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各有什么特點”“《校園體育》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告訴我們哪些問題”等。在做這樣的導學歸納時,也要把之前學過的統計圖知識進行比較,使學生能夠清晰地知道統計圖的分類,并掌握其具體應用方法。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對于回答對的小組也要進行語言和積分上的獎勵,始終和學生保持高效的互動,鞏固教學效果。
(四)進行反饋檢測
反饋檢測是“導學互動”中較為重要的一環,是查驗教學效果的主要方式。教師在設計題目時要考慮學生的掌握情況,不能太過簡單也不能太難,題目要典型并質量高,要做到與課堂內容相銜接[3]。
例如:“一次函數”的訓練題目1“用拖拉機進行耕地,開始工作時油箱中有油42升,如果工作每小時耗油3升,求油箱中余油量y(升)與工作時間t(小時)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求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題目2“一小球由靜止開始在一個斜坡上向下滾動,其速度每秒增加2米,到達坡頂時,小球的速度達到30米/秒。(1)求小球的速度v(米/秒)與時間t(秒)之間的函數關系式;(2)求t的取值范圍;(3)求2.5秒時小球的速度;(4)求幾秒時小球的速度為14米/秒”。題目1和題目2都是實際的應用題,考慮自變量取值范圍的時候,既要考慮自變量使函數式本身有意義,又要使應用題有實際意義。題目的設計利用了函數的概念,符合課堂教學的內容,也融入了抽象思維。有的學生容易忽視實際意義這個隱含的條件,在求取值范圍時就會出錯。教師可據此展開針對性輔導,提醒學生在仔細計算之余也要認真分析。教師掌握真實學情,有助于接下來的分層輔導、因材施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導學互動”模式下進行授課,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能力,也將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教師及時掌握學情,并進行相應的調整、優化及著重輔導。在實際授課中,也可依照引導自學、促進互動、歸納總結及反饋檢測的步驟進行,以提高授課效率,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進而在構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金霞.“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J].新課程(上),2016(7).
[2]唐少剛.初中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的應用及教學方式解讀[J].中國校外教育,2018(1).
[3]徐荷花.“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J].新課程(中學),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