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采玉
【摘要】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和教學的融合也不斷加深,微課作為借助現代化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在課堂上運用,不僅比較迎合小學生的偏好,提升小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對于小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和課堂效果的提升都有較為明顯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要重視微課在課堂上運用的價值,同時積極采取措施,推動微課和課程教學的有效融合,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本文主要站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角度,探討微課應用價值與實踐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信息技術;微課;應用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核心素養”成為了課程改革進程中的重要主題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成為了教育者所普遍關注的方面。與此同時,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微課”也應運而生,其實微課和我們一般的課堂教學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差別,但是微課憑借其對于學生認知規律的把握,將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進行呈現,在課堂上運用,不僅比較迎合小學生的偏好,提升小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對于小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和課堂效果的提升都有較為明顯的作用,也因此,目前正受到越來越多師生的關注,并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我們同樣可以借助微課,不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意義
所謂微課,就是根據課本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習要求,把教師的講解過程錄制下來,形成具有視頻存儲小和教學效果好的優點,可以自由地切換到需要重點學習的片段,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將微課運用于信息技術課堂,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效提升小學生課堂興趣
學生對學科具有濃厚的興趣,是學生能夠更好融入課堂,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究的前提條件,也是核心素養視角下對學生能力所提出的重要要求。而將微課引入信息技術課堂,對于提升小學生課堂興趣有著重要作用,主要是因為微課本身具有形式多樣的特點,可以通過動畫、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媒體技術手段向學生進行呈現,相較于傳統課堂模式下一成不變的機械式灌輸法,學生能夠從中獲得較強的新鮮感,從而有效提升對課堂的興趣,并且在課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加愿意融入課堂,參與互動。
(二)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自主能力
核心素養視角下,對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點,就算有意識對學生自主能力進行培養,也難以尋找到有效的方式切入。但是運用微課,則能夠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自主能力,一方面,微課作為開放式的教學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需求、學習的薄弱項,自主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微課內容,從而提升自己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圍繞微課,學生可以開展小組討論或者是合作學習、合作探究,有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自主學習方法。
(三)強化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
在微課進入課堂之前,教師的教學內容往往是在課堂進行的,這樣就造成了一個問題,有的學習基礎比較好,平時在課外所接觸到的相關實踐機會也較多,教師所講的東西可能早就已經明白,超前于老師的講課進度;有的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在課堂上對老師講的東西一知半解,前面的東西還沒弄明白,后面的知識點又釋放下來了,無法有效理解,這就形成了“優生吃不飽,后進生跟不上”的尷尬局面。將微課引入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微課為學生提供了“回頭看”“重復看”“往前看”等學習條件,從而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
二、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微課作為教學媒介,構建新穎的教學情境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微課的引入,其最大優勢能夠將教學內容進行提煉、濃縮,以及對教學情境進行重新的解構。因此,教師可以將微課作為重要的教學媒介,使得信息技術課堂能夠融入更多的多媒體因子,運用多媒體在情境教學上的優勢,使課堂上的很多重點、難點能夠更加形象、直觀地突出,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消化。比如,在《制作特色賀卡》這一課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制作賀卡的操作技能如插入藝術字、圖片和自選圖形設計成闖關任務,在每一關都準備了相應的微課視頻、自學課件、素材等內容的錦囊幫助學生達到目標。在《海報的制作與展評》這一課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海報制作過程中所需要的一系列技能比如藝術字嵌入、表格制作、字體加工修飾、圖片加工修飾等方面內容制作成多個分散式的視頻媒體,即微課資源,然后向學生進行一一展示,并且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微課的情境下實現對知識的深入吸收。
(二)微課作為輔助工具,細化具體的操作步驟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很多學生往往會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的內容偏抽象一些,主要是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所采取的教學方式基本都是陳述式教學法,尤其是在脫機的環境下將相關的知識點向學生進行講授的時候,學生往往需要依靠一定的聯想才能夠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同時,一味的陳述式教學法,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也不深刻,回頭復習的時候會遇到種種問題。因此,教師要利用微課作為輔助工具,來進一步細化相關的操作步驟,讓學生能夠形成更加直觀、深刻的印象。比如教師在講授《Word表格的插入與調整》這一課的時候,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對Word表格的插入與調整相關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師可以將Word中表格的插入、編輯、調整等不同的步驟都分別制作成相應的微課資源,同時,在制作過程中,就學生可能會比較難以理解的地方,或者是比較重要的地方,如Word中表格具體的編輯步驟,可以用慢鏡頭進行演示,并且輔以一些要點提示,讓學生能夠通過對微課分解內容的深層學習,達到對相關知識點的有效掌握。
(三)微課作為教學手段,銜接不同的教學資源
在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知識聯系的能力,因為本身信息技術就是一個有一定知識連貫性的學科,只有將前面老師所講的內容能夠有效掌握,在學習后面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才能夠比較容易得心應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真正做到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在講新課的時候如果帶著講前面的課程內容,那么不僅可能會難以找到有效的銜接點,同時,這種模式下整個的教學內容也可能給學生留下較為零散的影響。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微課,來銜接不同教學資源,達到幫助學生溫故知新,固化知識體系的效果。比如,在講解《制作漂亮的海報》相關章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在制作分解視頻的過程中,就可以將一些前面所學的知識點形象地進行聯系,比如前面所學的關于打字、關于圖片的編輯等內容,在其中進行適當引入,使學生能夠在接觸新知識的過程中,鞏固已學知識。
三、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微課教學應用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具有生動形象和便于理解掌握的優勢,也深受學生們的喜愛,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啟示。因此,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當要重視微課工具所帶來的機遇和優勢,并加快教學方式的改進,重視微課視頻質量,將課程重難點以微課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提高教學效果。本文結合筆者實踐經驗及觀察總結提出的思考,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15―18.
[2]姚 春.淺談微課對教學的促進作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5(04):120.
[3] 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4] 陸蓉,夏劍等.教師專業發展可視化之旅――中小學視頻課例分析應用[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8.
[5] 唐燕兒,魏旭陽.“微課”的優勢與發展:基于教育心理學的視角[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84-87.
[6]吳曉茜.微課的含義與發展以及利用微課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