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娟
【摘要】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在不斷提升,數學教學方法也愈加豐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合理利用教材資源,還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在教學中融入生活素材,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使小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更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等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素材;數學課堂
數學是一門重視實踐的教學科目,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實踐、操作等能力,充分開發學生的智力,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教師要拉近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距離,靈活的運用生活素材,通過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講解各類數學知識,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直觀,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現狀
(一)過度追求生活原型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合理使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夠改善課堂教學效率,增加課堂教學的活躍性,進而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水平。但是,一些數學教師沒有正確認識生活化教學,人為生活化教學就是將課堂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所以,在課堂教學時會強行將生活實際與課堂知識聯系,或者過度使用生活案例,導致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缺少依據和基礎,影響學生的思維發育,使學生產生錯誤的認識。此外,不是每一項數學知識都可以利用生活案例來講解,過度應用生活案例可能會帶來反效果。所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視情況來判斷。
(二)生活化課堂流于形式
目前,隨著教學水平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許多數學教師都認識到了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許多教師還僅僅將生活教學流于形式,生活化案例、素材應用不當,對課堂教學效率、質量的提升幫助并不大。這種形式化的課堂教學雖然可以增加教學的生動性,簡化數學知識的單獨,但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并不大,沒有發揮生活化教學或生活素材的作用,進而造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過于片面,不利于學生思維邏輯、判斷、分析等會能力的提升,也會影響學生對日常問題的解決和判斷。
二、使用生活素材創設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方法
(一)構建生活化教學環境
為了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的作用,教師要合理運用生活素材,拉近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為此,首先要構建一個有效的生活化教學環境。一方面,教師要掌握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方法,將生活中會接觸到的物質、精神應用到課堂教學環境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精神支撐,使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接受生活化教學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結構,增加師生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力水平,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素材和安排,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而不是根據教師的生活情況進行判斷。此外,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雙視教室風格,在保障課堂紀律的情況下增加課堂活躍性,積極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認同感和榮譽感。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空間,采用勞逸結合的教學方式,避免學生精神的長時間緊繃,從而造成學生的心理負擔過大。例如,在學習“小數乘以整數”時,教師可以列出練習題讓學生計算,并選出正確率最高的學生,將學生的成績公開,并對答對數量最多的學生予以贊揚和鼓勵,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在贊揚中獲得成就感。
(二)應用趣味性教學素材
小學生的年紀較小,正處于活潑好玩的年齡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性,在采用生活化素材的同時,還要增加素材的趣味性。為此,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情境教學的方式。教師設置相應的情境,在情境中向學生提出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情境問題設計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與生活實際進行聯系,還要合理結合教材知識,確保設計的科學性、趣味性、合理性,從而充分發揮寓教于樂的作用。例如,在“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教學時,教師可以模擬商場打折的情境,假如一件文具的價格是15元,商場打8折,要求學生計算文具的實際價格。教師先引導學生了解八折即乘以0.8,然后計算15X0.8的結果。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拓展知識內容,使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的同時,還能了解知識的應用方式和與生活的關系,進而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提倡生活化學習方式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自覺地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合理應用生活素材,還要鼓勵學生也采用生活化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經驗,合理利用日常生活中獲取的經驗、方法,進而增加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培養學生記錄學周的習慣,學生可以通過周記的形式記錄數學課堂知識,并鼓勵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將數學知識和這些生活現象進行聯系、結合,并通過長時間的培養,使其形成正確的生活化學習方式,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還能改善學生實踐應用、思考分析等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水平。
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動手操作,在實際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難以解答的數學知識,學生可以先通過自主操作、計算來進行思考和解答,如果自己得不出答案,再向教師提問。教師可以先提示學生,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盡可能讓學生憑借自己的思考、分析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而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也能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聯系,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教學素材,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生活案例、素材等來講解數學知識。要注意案例、素材選擇的科學性,同時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配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有效改善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冰.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創設高效合理的小學數學課堂[J].現代交際,2017(11).
[2]劉映琴.試論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創設高效合理的小學數學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
[3]紀偉健.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淺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