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訓福
【摘要】 ?情境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在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代入情感探索新知、解決問題。因此,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數(shù)學新授課中,更受學生的青睞,能夠取得更加高效的教學效果。對此,本文就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如何應用情境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展開了論述,提出了幾點見解和思考。
【關鍵詞】 ?高中數(shù)學 情境教學法 新授課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158-01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不少學生認為數(shù)學學科知識抽象難懂,言簡意賅的概念和邏輯性強的知識都給學生以更多的挑戰(zhàn)。為了化解學生的學習難點,減弱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引入生活化模型的方式深化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借助直觀的生活化情境深化認識。例如,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基礎知識的認識中,為了更便于學生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和相交、相切、相離等概念,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以太陽落山這一情境引導學生認識,讓學生將太陽看作是圓,地平線看作是一條直線。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地平線和太陽之間都有哪幾種位置關系?分別是什么關系?此時,借助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學生也就直觀認識了相交、相切、相離。此后,教師將以上模型什么時候相交?滿足什么關系時相切?滿足什么關系時相離?經(jīng)過學生的分析和思考,學生也就直觀認識到d
二、問題情境,引發(fā)深思
數(shù)學知識的連貫性和邏輯性強,學生在新知學習中,需要教師的步步誘導和逐層深入,才能幫助學生建立對新知的深刻認識。對此,在新授課教學中,教師便可以通過分層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幫助學生逐步深化認識。例如,在《函數(shù)與方程》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中,為了訓練學生的模型思想,教師引入情境化教學資源,設置問題如下:
某生物探測器在水中逆流行進時,所消耗的能量為E=cvnT,其中v為進行時相對于水的速度,T為行進時的時間(單位:h),c為常數(shù),n為能量次級數(shù),如果水的速度為4km/h,該生物探測器在水中逆流行進200km.
(1)求T關于v的函數(shù)關系式;
(2)①當能量次級數(shù)為2時,求探測器消耗的最少能量;
通過設一情境化問題的設置,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條件用函數(shù)關系表示情境中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會分析和表示函數(shù)關系,最終再通過函數(shù)關系式表示出函數(shù)關系,寫出函數(shù)解析式。
在以上問題解決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②當能量次級數(shù)為3時,試確定v的大小,使該探測器消耗的能量最少?這一問題的設置,則要求學生能夠應用函數(shù)和不等式的知識進行解決問題,該題目的求解是在第一個問題設置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探析,考察了學生對新知的應用能力,要求學生既會列函數(shù)解析式,更要學會應用函數(shù)的性質(zhì)和應用求解分析實際問題。該題目的設置深化了學生的思想,更讓學生的新知認識得以拓展。
三、活動情境,引發(fā)探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新知獲取時,更希望通過主動參與和探索的方式感知新知的產(chǎn)生過程,讓自己的思維充分融入到新知獲取的過程中,從而提升學生對新知的學習效果。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情境活動的方式開展教學,以引發(fā)學生的探索和學習欲望。例如,在《排列與組合》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認識排列與組合兩個概念,深化對兩個概念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通過活動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分析。首先,教師構建活動教學情境:請同學們在a、b、c、d四個字母中,任意選擇出三個元素進行組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會在構成的組合如下:abc、abd、acd、bcd四個。而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在組合之后,請同學們繼續(xù)探索:若果要求從這4個字母中取出3個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成一列,又會有多少種排列方式呢?這一問題提出后,學生將通過手動排列的方式進行分析,在abc這三個元素的排列中,便有abc、bac、cab、acb、bca、cba等六種排列方式,而其他的abd、acd、bcd三種組合也分別有六種。所以,共計有24中組合方式。在以上情境教學活動的組織下,學生親身經(jīng)歷排列和組合的過程,學對于排列組合的計算過程更加清晰。經(jīng)過學生的分析過程后,學生也就明確了排列組合的計算順序,可以先計算共有多少中組合方式,然后再按照順序進行排列。這種活動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能夠通過親身計算和親身的經(jīng)歷,在活動中主動探索。當學生在探索得出答案后,學生會發(fā)現(xiàn),還有更加簡便的方式進行求解。此時,學生也就會主動求解問題的答案,主動歸納問題求解的方法。此時,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也就在活動中主動生成,不需要教師的過多贅述,新知也就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了。這種新授課教學方式下,放緩的教學節(jié)奏和教學進度,讓學生充分認識、體驗、感知、總結、歸納、演繹,新知學習效果也就隨之逐步增強。
總結
在新授課中,引入生活化的情境或者活動情境,既能夠點燃學生的熱情,也能激發(fā)學生對新知的好奇心,讓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習主動性增強。對此,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通過情境引入、設置問題情境和構建活動情境的方式開展教學,以促進學生新知學習效果的優(yōu)化。
[ 參 ?考 ?文 ?獻 ]
[1]李曉莉.情境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19(11):49.
[2]冒文文.高中數(shù)學問題情境教學策略實探[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18(36):46-47.
[3]尹洪濤.小構造,大智慧——高中數(shù)學中情境教學的有效開展[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