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大學英語課堂上的互動式教學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互動式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思辨能力;創新思維
【作者簡介】李瑩,女,吉林建筑大學公共外語教研部,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翻譯學。
互動式教學就是通過營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產生不同觀點的碰撞交融,不僅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達成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
近年來,互動式教學在課堂上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往往不是互動對話式的而是單向獨白式的,以規定好的形式傳授給學生知識。在這種教學中,教師的地位是凌駕于學生之上的,教師的聲音是課堂上起主導作用的甚至是唯一的聲音。新時代的大學生表現欲和發現能力強,思維活躍,積極樂觀,他們不再拘泥于課本知識的學習,而是著重從實踐學習、體驗學習、網絡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中獲取知識。因此,這種一言堂的方式明顯是不適合新時代的大學英語課堂的。
傳統的師生互動是學習的必要方式,但它不足以使學生的學習達到最好的效果。傳統教學為學習設定很多限制,而互動式教學可以通過語言交流打開學生的思路和挑戰他們思維的局限。傳統教學和互動式教學的差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教學以教師的提問為主,互動式教學以學生的提問為主。
2.傳統教學按照教師的教學安排為主,互動式教學可以按照教師和學生共同的計劃進行。
3.傳統教學對知識的傳授是固定的信息傳遞,互動式教學對知識的傳授是需要運用想象力的探索延伸。
4.傳統教學往往是單一觀點的表達,互動式教學則可以表達各種各樣的觀點。
5.傳統教學要求學生給出正確的答案,互動式教學中學生可以給出各種可能的答案。
6.傳統教學中學生是競爭性的回答問題,互動式教學是學生共同合作的討論。
7.傳統教學是以教學內容為主的學習,互動式教學是個性化的學習。
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討論包括不同類型的對話,從隨意的對話到辯論。一些對話是累積型的,參與者不斷的貢獻自己的觀點和補充信息,而一些對話是探討型的,鼓勵課堂的參與者探討觀點并共同得出結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以下幾種討論方式:
第一種是會話式的對話,它是指觀點的交換和分享,一般沒有辯證思維的挑戰;
第二種是辯論式的對話,指的是對有爭議的觀點進行辯論;
第三種是探索式的對話,它是學生共同探究、推理和研究的過程。它對一些觀點進行深入探索,使具有不同觀點的人可以達成一致的意見;
第四種是創造式的對話。討論的最高層次是具有創造性。創造性對話以想象力的運用為特點,可以通過觀點的假設和驗證來實現。
互動式教學在大學英語課堂上的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互動式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語言本來是交流工具,口語交流是最重要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因此練習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互動式教學主要是以口語的表達來完成的。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很多學生的問題就是不愿意開口說英語,因此教師應該創造學生多說多練的機會,也就是要進行互動式教學。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教學活動要多樣化;貫徹師生合作,學生合作;注意每個學生的個性,盡量使課堂教學活動能覆蓋到每一個學生;多提出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甚至包括教師自己也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
其次,互動式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對學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獲取知識的能力,一般被認為是指學習能力,而決定一個人發展潛力的能力則是思辨能力。培養思辨能力的第一步是提出問題和假設,因而互動式教學就是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開端。在互動式教學中,學生需要解決一些問題:形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論據可以支持你的觀點?還可以進一步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可以通過思考和討論給出原因,證明觀點和做出合乎邏輯的判斷。例如,在《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第一單元課文Never, ever give up中, 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成功的秘訣?(What is success? What are the secrets of success?)不同學生對什么是成功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成功是擁有金錢和權力,有人認為成功是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人則認為成功是擁有幸福的家庭。學生聽到了不同的觀點,也重新對成功的定義進行了思考。很多同學最后也得出了結論:成功并沒有確切的定義,“什么是成功”這個問題其實最好改成“對你來說,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再次,互動式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課堂上有效的互動式教學本身就是思想的探索和延伸。在互動式教學中,學生可以表達新的具有創造性的觀點,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出更多的假設。在一個鼓勵創新能力培養的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尊重觀點的多樣性,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不同的觀點,嘗試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批判性地去評價新的觀點。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一些提問鼓勵學生的創新性思考: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觀點?這個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法是什么?你如何評價其他同學提出的觀點?例如,《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第四單元課文The surprising purpose of travel探討了旅游的目的。在學習這篇文章前,學生一般認為旅游的目的就是欣賞美麗的風景和放松心情。在學習這篇文章后,學生重新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形成了全新的認識:我們旅行是因為我們需要去看不同的世界,因為距離和差異是人類創造力的秘密基石。當我們從外面的世界回到家里時,家其實并沒有改變,但是我們的思維已經發生了改變,而思維的改變能改變一切。
在組織互動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時會感到教學沒有有效地展開,學生無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一般是由于幾個原因:
1.教師把互動式教學只看成是學習的手段而不是學習的目的。很多教師只是把互動式教學看作是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促進英語學習的一種手段。事實上,互動式教學不只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目的。在互動式教學中,學生們共同討論,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彼此的想法,進而重建自己的觀點,激發出更好的觀點。這個過程對學生并不只是為了學習英語知識,更是為了合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學生未來的發展。這也是互動式教學的真正意義所在。
2.教師只使用自己的問題來提問,而不允許學生來提問題。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往往根據教學內容預設了一系列問題。他們問學生的一些問題,期待的是他們所想要的答案,而不是真正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教師不停地把問題強加在學生身上,這也阻礙了學生提出問題,獨立思考的積極性。教師應該扮演的是一個更具挑戰性的角色,對學生的回答要提出質疑甚至是反對觀點,但也要鼓勵學生提問,拓展思路。
3.教師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思考、推理和提問。在互動式教學中,有些問題可能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無法在幾分鐘內給出比較清晰明確的答案。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還有教學計劃需要按時完成,教師無法給學生無限延長互動討論時間。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方式來解決。教師在課前可以通過班級群發布學習任務,讓學生對一些問題提前準備,這樣不僅可以節約課堂時間,也可以提高學習效果。
通過研究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互動式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當然,對于教師來說,如何更有效地進行互動式教學,還是一個需要不斷深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Graham and J. Fitzgerald (eds), Handbook of Writing Research[M].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8.
[2]Bruner, J. (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