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仰軍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對初中階段教育的要求逐漸從教授為主向知識傳授與人格培養并重轉變,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更加關注,對初中階段學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思想加速成形的關鍵時期,學生心理變化復雜,對外界事物十分敏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科學的教育和管理學生,引導學生自覺遵循學校的管理制度,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將學生培養成獨立自主的人才就成為教師們共同的難題。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教育;人本化;策略研究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和心理加速成熟的關鍵時期,不僅有著強烈的自尊心,而且心理也十分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再加上初中學生對萬事萬物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自我意識強烈,往往不愿教師干涉自己的行為模式,不愿遵守相應的規章制度,這就導致初中階段的教育管理十分困難,對廣大初中教師提出了挑戰。因此,教師們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教育目標,分析目前的教育管理現狀,然后再有針對性的對癥下藥,解決以往教學模式中欠妥的地方,將育人育才的理念銘記心底,為學生未來人生的發展指明航向。
一、我國初中階段教育管理所面臨的問題
1.教學模式過于僵化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內,我國的初中教育都處于應試教育的陰影之下,唯成績論的理念影響深遠,這導致現在的初中教育中教育模式往往過于僵化,陷入灌輸式教育的大坑里無法自拔。教師只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負責,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不聞不問,這嚴重壓抑了初中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除了教學模式的僵化外,不夠健全的管理制度也是現在初中教育管理所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中,管理制度的制定往往以行政管理為主,對于學生的管理手段多以懲罰為主,通報批評、叫家長等形式屢見不鮮,卻很少思考如何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師寄希望于通過強力的懲罰來讓學生明白錯誤,卻往往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甚至會毀掉學生對教師學校的好感,致使各種違紀情況一再發生,情況接連惡化。
3.評價體系急需更新
在以往的教育管理模式中,教師處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是學生們行為的裁判者,天然地就將教師與學生隔離了開來。教師們通過管理制度甚至是自身的喜好隨意對學生進行評價,而學生們卻無法對教師進行評價,教師本身所存在的問題就被強行隱藏了起來。教師從不改正,學生無力反抗,這種單向的評價體系不僅無法對教育管理情況作出正確的反映,還往往會加深師生之間的矛盾。
二、針對我國初中階段教育管理所面臨問題的解決方法
1.快樂學習,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
針對教學模式僵化的問題,教師要更新自己的理念,建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學會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綜合發展,關注學生的感受,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不合時宜的部分,學生、教師和家長等多個方面考慮,制定全面而多元的教學模式,同時要牢記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加強自身學習,通過新型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社交軟件建立學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交流群,討論對學生的教學方法,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家長和教師之間的配合,共同促進學生成長。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通過圖片、音樂、視頻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將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和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舉辦學科知識相關的實踐活動,通過帶領學生親身體驗來加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從實際出發,讓學生成文既高分又高能的人才。
2.以教為主,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針對不夠健全的管理制度,教師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改善管理方法,從以行政管理為主改為以思想教育為主。教師應該時刻謹記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變得更好,成為國家社會需要的人才,而不是為了管理而管理。此外,教師還要重點關注學生的思想,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取消叫家長等不適合的管理方式,對犯錯的學生以教育為主,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構建一個充滿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
比如,面對考試作弊的學生,教師不能直接就將對學生采取懲罰。懲罰是為了學生改掉自身的錯誤,但并不能保證學生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反而可能會導致“口服心不服”的現象出現。因此,教師首先要跟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了解學生作弊究竟是一時的沖動還是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有的學生作弊是因為在課上的學習遇到了問題,這時教師就要積極與相應的任課教師進行交流,對學生進行學習上的幫助;有的學生作弊是因為家庭給了太大的學習壓力,那么教師就要與家長進行交流,幫助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
3.雙向評價,創建平等公正的評價體系
針對急需改善的評價體系,教師應該秉承著師生平等的理念,一方面對評價標準進行更新,將單純的成績是否優秀和是否聽教師的話變為從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進行評價,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另一方面也要允許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既要學生變得更好,也要教師提高自身的水平,讓教師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們學習的榜樣,從而改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
比如,對于一個不愛學習的學生的評價,教師不應該粗暴地將其歸入差生的行列,而是應該從學生的創新能力、性格特點等多方面進行評價,正確反映學生的綜合情況,從而制定出引導學生變得更好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以星期或者月為一階段,讓學生們對各科教師做出不記名評價,提出學生們認為教師應該改進的地方,通過學生們的角度看待教師,讓教師變成學生們喜歡的教師。
綜上所述,想要在初中階段落實好教育管理的人本化,教師首先要改善以往僵化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建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其次要完善管理制度,改行政管理為主為思想教育為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為學生的學習進步指明方向;最后還要創新評價體系,制定多方面多角度的評價標準,同時建立雙向評價體系,既要管理學生也要幫助教師進步,改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張玉春.初中教育管理的重點與難點及管理策略[J].教育觀察,2018,7(10):131-132.
[2]潘惠慧.新時期初中教育管理的創新策略芻議[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