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利娥
摘 要:高年級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應該進行教學方向的調整、教學內容的補充、教學方法的創新等,啟發學生投入到感興趣的學習活動中,不斷活躍數學思維,同時積累豐富經驗,最終發現數學課程的魅力所在,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后,成為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最大樂趣,主體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更加活躍,教師實施各項人才培養計劃也將變得非常順利,期待我們的素質教育得以全面推進。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分析;研究
引言
小學高段的數學教育,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教師們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一邊推進指導工作,一邊挖掘孩子們的內在潛能,在和諧互動關系的支持下,課堂煥發新的活力,即可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筆者特意從數學思想滲透,思維導圖運用,強化思維訓練等方面,展開了小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的具體研究,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更好地優化教學提供有效參考,進而培育出大批愛學習、會思考的棟梁之才,以實現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加快。
1、有效滲透數學思想
小學高段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有效滲透數學思想,關鍵在于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綜合發展。教師應該了解不同學生的思維特點,嘗試利用他們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將“數”與“形”有機地整合起來,或者根據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情況,選擇合適教學工具,不斷優化教學效果,激發孩子們大膽想象、大膽探究的積極性,為了數學思想的全面滲透奠定下良好的基礎[1]。比如,主動聯系生活實際,做好“數”與“形”的有機整合。專門設立“以數解形”、“以形助數”等教學目標,授課過程當中訓練學生“數形結合”的思維習慣。借助多樣化的教學工具,組織個性化的學習活動,用心發展高年級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期待他們學科成績不斷進步,真正愛上數學思考。
2、利用思維導圖工具
興趣是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因素,對于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影響。調查顯示,如若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有著較高的學習興趣,那么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以及思維敏捷性均會有顯著提升,進而有效優化課堂教學質量。對比傳統教學方式來看,思維導圖更符合小學生當前心理需求,可有效調動小學生好奇、活潑等多種心理特點。第一,思維導圖不管是圖像還是顏色都相對較多,可有效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第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方式,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一個又一個的數字組合學習極為枯燥,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可有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框架,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更為積極自主的參與到實際學習中。最后,思維導圖需要學生腦、手、口三部分的有效結合才可實現,可有效豐富學生學習體驗。比如,在《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學生認識分數概念,了解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在此過程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理總結分數概念以及相關運算法則,除了可有效引導學生將生活實例與相關概念進行有效結合外,還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數學學習思維,形成完整知識結構。
3、合理安排思維訓練
俗語說,光學不練假把式。所以高段學生不僅要學會學習,還要學會如何練習,更要學會如何利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孕育著數學,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去關注生活,觀察生活,學會生活[2]。在數學教學時,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設計相關的思維訓練,以此來檢驗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能力高低。比如,學生們經常在看見家長們去買東西和賣東西,買賣之間,就會遇到算數的問題,然后向學生提問:媽媽給你100塊錢,要你去買一瓶醬油10.5元,一瓶洗潔精22.7元,一袋鹽3.4元,你還剩下多少錢?然后讓學生們回答。當學生們回答之后,可以逐漸加深難度,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激發他們思考問題的興趣,引導他們進行思維探究。利用生活實例,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養成思考的好習慣,通過長期科學合理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有著顯著地提高。
4、抓住聯系深化思維
很多數學知識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因此,在小學高段數學中,很多數學知識都是與初段和中段的知識聯系起來的。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推理轉化到新的知識上。這樣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3]。比如,教學《分數乘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之前學習的加法知識點:相同加數連續相加的簡便方法就是乘法。這樣由加法推理出新知識——分數乘法。教師就可讓學生掌握分數乘法的知識。因此,在小學高段數學中,教師要注重新知識點和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識點。再如,教學到“比、除法、分數”的聯系時,教師可設計一個表格,幫助學生抓住它們的本質聯系。這樣,通過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可以加深學生對新知識點的理解,還能把教材的知識結構適時地轉化成學生的知識結構。教師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就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的思維方法在高段數學的學習當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小學的數學教師,不僅要對數學的思維方法教育起到足夠的認識,更要把其重要的數學思想滲透到平常的教學當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認知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使用正確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數學思維活躍起來,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大膽創新,進一步的提升思維能力,做好心理準備創造新的奇跡。另外,教師還要注重關鍵知識的具體說明,鼓勵高段學生把歸納、分類、數形結合、轉化等思維方法融入到日常的學習活動中,嘗試突破重點難點,養成好的探究習慣,他們現階段的個性化學習已經有了豐富經驗的積累,也一定會在全面發展的創新之路上走得越來越遠、一帆風順。
參考文獻
[1]王立世,徐開澤.如何提升高段小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9(05)347-348.
[2]楊兆琪.淺談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8(06)82-83.
[3]徐武.關于高年級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綜合發展的研究[J].教師,2018(2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