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青云 宋志浩
摘? 要:初中生物課程中包含大量的與健康相關的內容,結合這些內容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是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培養健全人格的強有力的保障。因此,初中生物教學開展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初中生物教學實踐中探討開展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教學策略和實施建議,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生物教學;健康教育;教學策略
1? 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011版初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初中生物課程目標之一是“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的六大核心素養之一是教會學生如何“健康地生活”。由此可見,初中生物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到生物學知識,更要為學生的健康服務,使學生能健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當前,中學生幾乎把精力都集中在學習成績的提高上,而忽視了對自身健康的關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知識上看,健康知識匱乏;從思想上看,健康意識淡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從行為上看,學生自身保護能力差,缺少一定的衛生意識和優良的衛生習慣;從身體素質上看,學生缺乏堅韌的意志,體質差、鍛煉少。面對中學生所表現出的眾多與健康相關的問題,在生物教學中對青少年開展健康教育顯得尤為迫切。
2? 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幫助人們樹立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初中生正處在生理、心理急劇發展和變化的階段,身心健康的基礎在此時奠定為最好,他們可塑性較大,易形成“動力定型”,是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期,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健康習慣必須從此時開始。
初中生物課程是開展健康教育的最理想學科之一,利用生物教學這一平臺,向學生普及健康知識,幫助他們提高健康意識,自覺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使其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不僅對青少年將來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健康水平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初中生物課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 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的教學策略
3.1? 挖掘教材中有關健康教育的素材
初中人教版教科書《生物學》分七、八年級上下冊共四冊,其中與健康相關的內容有43節。初中生物課程標準中,與健康教育相關的具體內容標準占總體的 46.5%,健康教育相關活動建議占總體的 45.1%。初中生物教材包含大量的與健康相關的信息,需要進行合理組織以應用于健康相關行為的指導。如人體的生長發育、青春期生理衛生、合理營養、平衡膳食、一般急救常識等衛生保健知識。由生物課的有關內容引申出來的、可以在相應章節增加的健康教育內容有 39 節,占生物教材的 46%,如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地中海貧血的原因、體育鍛煉對身體的影響等健康知識。
各章節所含有的健康教育內容和需要增加的健康教育內容都在生物學科課授課中開展進行。可見,在生物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既不影響生物課的正常教學,又解決了學校的實際問題。不僅使學生了解了健康知識,也為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習慣打下了基礎。
3.2? 確定開展健康教育的教學形式與方法
健康知識、技能的建構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列舉幾種適用于開展健康教育的教學教學形式與方法。
3.2.1 情境教學與課堂討論相結合
根據教材的教學內容和社會熱點問題,常采用“問答式”和“師生討論式”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比如,在講授“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問題時,可以舉出現實生活中“濫用抗生素與細菌耐藥性”的事例,和學生一起去分析;談到“如何預防艾滋病”的問題時,請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時加以評論和補充。和學生一起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后果,并引導學生從中汲取經驗教訓,用以指導自己的健康行為。
3.2.2 問題驅動與探究式教學相結合
探究式教學法是指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而進行的各種活動。目的是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步提高科學素養,探究結果能夠引導學生對健康生活的反思。例如,在“細菌和真菌的分布”一課中,設計一系列的問題:細菌和真菌是什么樣的?它們生活在哪里?怎樣知道細菌和真菌的存在的?不同環境中都有細菌、真菌的分布嗎?洗手前后細菌、真菌的數量有差異嗎?這樣層層設問,由問題來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探討不同環境對細菌或真菌生存的影響。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了解微生物的生存條件,聯系生活環境指導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改善。
3.2.3 開展健康教育綜合實踐活動
充分利用校園的櫥窗、黑板報、墻報等宣傳媒介,開辟健康知識專欄。例如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吸煙、酗酒的危害,考試衛生,旅游衛生等。便捷的宣傳途徑使學生不經意間獲得了重要的健康知識,提高了健康意識,并將所學的健康知識內化為健康行為。
3.2.4 定期舉辦健康專題講座
結合教學進度,適時舉辦與學生健康密切相關的專題講座。如青春期生理與心理衛生、疲勞與休息、疾病的預防、健康的心理、禁煙禁毒等。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健康理論知識,而且強化了學生的健康意識。
4? 初中生物學教學開展健康教育的實施建議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要分主次,顧大局,不能刻意去追求健康教育的開展而忽略了生物學課程的正常教學。其次,生物學教師不僅要精通生物學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豐富的健康知識儲備,所滲透的健康教育知識既要是正確的,科學的,還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另外,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存在的健康問題去滲透健康教育,要注意把握好滲透時間,不能整堂課都在滲透健康教育,如果覺得該部分知識很有意義,可以采取主題班會、第二課堂活動等形式去深入拓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雁.學校教育與學生健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3]崔作輝.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健康教育的探索[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4]鄭海杰.初中生健康教育及生物學教學中滲透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D].陜西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