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對話教學理論融入小學數學教育之中,是重新界定師生關系、促進核心素養發展、提升教學質量、增強課堂活力與生機的重要改革舉措。因此,本文將以基于對話教學理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思考為核心,以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有效掌握對話教學理論為目的,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對話教學理論;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克林伯格提出,教學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形形色色、多種多樣的對話,而學生可以從這些對話中確切地學習到知識。對話教學理論其核心意義就在于通過構建平等、包容、尊重的教育氛圍,增加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基于對話教學理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原則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融入對話教學理論設計中,為確保其順利進行,應首要明確對話教學原則。第一,平等原則,就是區別于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更關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地位,以保證學生可以在對話教學中可以通過平等對話獲得知識與思想的交流。第二,傾聽與互動原則,對話教學中并不單單只有對話,還應包含傾聽與互動。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過“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而對話教學中的傾聽就是在引導學生發揮創造力的舉動,同時通過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與主觀能動性。第三,開放性與可操作性原則,就是將對話教學與小學數學課程進行有效融合與主題設計,不僅要考慮理論與實踐的科學聯結,還要重點鍛煉學生使用綜合性思維展開思考,發揮對話教學的功用。
二、基于對話教學理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主題
遵循對話教學原則,應首先確定對話教學主題并確保其質量,以便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高質量的教學主題進行逐層深入的對話,或衍生新的對話主題。因此,這就要求教師應合理、科學地進行主題編排,同時要考慮到小學學生思維還處于啟蒙階段,在學習數學科目時容易出現混淆知識點、無法抓住學科重點、對數學學科產生畏難心理的情況,需要教師及時進行疏導與交流,激勵學生主動提出遇到的問題,并從師生交流中產生對問題的探索與思考,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
以分數加減法為例,教師可設置一組數學題。題一為:一根繩子長2米,第一次剪掉四分之一,第二次剪掉的二分之一,最后還剩下幾分之幾?題二為:一份繩子長2米,第一剪掉四分之一,第二次剪掉二分之一,最后還剩下幾分之幾米?此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題一與題二有什么區別?解題時應由誰做被減數?從而引發學生產生提問與討論,并與學生共同進行問題解答,通過交流與對話,讓學生更直觀、簡便地抓住問題本質。
三、基于對話教學理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實踐
(一)創設教學情境
教育學家陶行知曾有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由此可見,教育不僅僅是傳播知識本領,其內涵還應含括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而通過合理、科學的對話教育與情景教學相結合,可以打破傳統教師與學生關系壁壘,引導師生間真正的心靈溝通與對話,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學生的消極學習情緒,啟發學生學習熱情,最終讓教育教學變為學生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因此,教師應保證對話教學與情景教學的合理融合與順利開展,讓學生在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進行知識吸收,從而達到對話教學的重要目標。
教師可通過開放性問題來營造具有懸念的教學情境,如在學習角度知識前,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動畫的形式為學生講述:為慶祝祖國華誕進行煙花表演彩排,發射禮炮的裝置在前兩次發射都沒有成功讓煙花發射到指定高度,但經過工作人員調試后,第三次發射終于成功。此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工作人員調試了什么才讓最后一次發射成功?通過和學生的對話交流,可以確定是調整了角度。然后教師可再次提出問題:如何精確地調整角度?度數又是如何得來的?從而為學生設置下一堂課的懸念,讓學生產生好奇心的同時,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主動探索角度知識。
(二)組織小組對話
對話教學中,不僅包含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還應包含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從而增強對話教學的效率,同時還可提升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一方面,教師應確保學生小組的平均人數與知識水平保持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以便保證學習氛圍與競爭氛圍的公平、合理。另一方面,教師應適當引導小組內進行明確分工,提高小組凝聚力,充分發揮每一名學生的長處,制定共同目標并為之努力。分組之后,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適時調動學生主動發起對話,并要求以小組協作的模式進行自主探索與思考,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對話教學理論是重要的現代教育理念之一,更是為小學數學教學革新發展提供理論支撐與指導方向。而教師應熟練掌握對話教學設計原則、科學設置教學主題、有效使用對話教學,與學生積極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師生友誼,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洪修.基于對話教學理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6):178.
[2]王祥軍.基于對話教學理論的小學數學教學探微[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3):108-109.
作者簡介
陳心憶(1988—),女,漢族,江蘇蘇州,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