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青
【摘要】培養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最基本素養,而導學案是近年來課改的新手段。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將兩者有機結合,讓導學案成為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有力工具。
【關鍵詞】高中生;歷史時空觀念;導學案;核心素養
近幾年的新課程改革大潮之下,有兩個詞語成為了“網紅”——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和導學案。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近幾年歷史科高考改革的新思路,從2014年首次在我國亮相之后其內涵有過幾次變遷,但其中的“時空觀念”從來不曾變過。構建清晰的時空觀念,是學好歷史科的前提,是達到其他核心素養要求的基礎,因此時空觀念是最基本的學科素養。然而當前高中新課程體系下,高中歷史采用模塊史取代了通史,學生的時序思維和空間意識相對薄弱,這就對高中歷史教師提出了挑戰。
導學案近年來逐漸成了許多學校為提高教學質量所放的大招,它是教師在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的包含學習目標、知識拓展、合作探究、課后習題等環節的方案。一份好的導學案,應該適應以生為本的新課改理念,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的能力。
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筆者面對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挑戰,面臨導學案教學的課改機遇,不斷嘗試著將兩者相結合,讓導學案成為培養時空觀念的利器。現以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11課《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為例,談談筆者利用導學案來加強學生時空觀念的實踐以及思路。
一、學習目標環節:以課標和考綱為基礎,考慮學情
學習目標是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它是否清晰準確,不僅影響課堂教學過程,還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因此導學案第一個環節便是明確設置目標,包括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為了讓學習目標更能幫助學生培養時空觀念,在設計目標時,教師必須從時空觀念要素出發,仔細研讀歷史課程標準,再結合高考考試說明,從而提煉出教學目標,并就此設置本課重難點。
如,《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一課,考試大綱考查“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課程標準具體描述如下——了解民國時期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主要史實,探討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探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綜合多重考慮,筆者將本課教學目標設置為:①了解在1912-1919、1919-1927、1927-1936、1937-1949、1949-1956各個階段中,民族工業分別的發展狀況及原因;②思考民族工業發展過程中,其推動因素及阻礙因素分別有哪些;③說明民族工業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以上目標的設置,第①點明確將民族工業發展各個階段分開,直接讓學生形成鮮明的時空的觀念。只有明確了時空,才可能進行歷史解釋與培養家國情懷,也就是②③點提出的要求,可見培養時空觀念是培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
從上述例子可看出,把“時空觀念”這個素養融進教學目標設計,要以考綱和課程標準為基礎,將目標具體化、明確化,讓學生只需通過閱讀教學目標便能清晰抓住本課主要知識點和歷史概念,從而為時空觀念的形成奠定基礎。
二、自主預習環節:采用關鍵詞填空的形式,突出重難點
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第一步,其效果直接關系到課堂效率。如果學生在預習時能形成初步的時空觀念,對歷史事件發展有初步的把握,能將難以理解之處做好標記,正式上課時便能更有針對性地留出更多時間解決生成的問題。相反如果預習效果差,上課時間將可能更多地被浪費在基礎的史實上,最終可能因課堂容量太小從而影響課堂效率。
那么,如何在導學案上讓學生預習出更好的效果呢?筆者認為,將自主預習環節設置成關鍵詞填空的方式,有利于指導學生學會看書,并呈現出課本基本知識和重難點。
如,《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一課,在第一個子目“民族工業的黃金時期”里,為了讓學生更好預習,筆者將內容安排如下:
一、民族工業的“黃金時期”:(時間: _____—— )
1.原因
①政治: 創造有利的內部條件(具體表現在:推翻兩千多年的 ,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部分障礙;建立 ,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地位; 政府頒布 ______政策的一系列法令激發了民族資產階級的熱情; 紛紛涌現和 競相投資國內工業)
②社會: 運動的推動,如1915年因反對 而掀起 運動;
③思想:“ ”思潮的有力推動;
④外因: 期間歐洲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2.表現
①新建工礦企業470多家;新增資本達1.3億;
② 業和 業發展迅速。
3.特點
基本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①結構: 發展較快、重工業的基礎薄弱,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②分布:范圍擴大、由沿海擴展到沿江的通商口岸,但地區分布仍不平衡;
③時間:發展時間短暫,一戰結束后 __________,民族工業很快蕭條。
通過以上預習安排,學生在自習時便知道民族工業的黃金時期要掌握原因、表現以及特點。另外,關鍵詞填空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重點知識點上。
三、知識拓展環節:拓寬視野,把握橫向與縱向聯系
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并非僅僅要求學生記住時間與空間,還要讓學生認識到特定的史實是與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相聯系的,并且能夠理解歷史事件的變化與發展,也就是意識到歷史事件在空間上的橫向聯系與時間上的縱向發展,這才能讓學生擁有比較完整的時空觀念。
然而,僅憑教材是很難讓學生把握歷史事件的橫向聯系與縱向發展的。在歷史教材中,中國史往往和世界史分離成不同模塊,這導致學生很難將某個歷史事件的中外因素有效對接,因此橫向聯系能力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歷史事件往往與之前的某段歷史有聯系,又難以避免對之后的歷史造成影響,但教材由于篇幅限制,往往只能擇其中片段加以記載,這就導致學生僅僅通過課本無法完整地了解史實的發展過程。
導學案中的知識拓展環節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這個環節可以將課本沒有提及的知識點補充完整,從而形成較完整的時空觀念。可以通過歷史比較,或是創設空間聯系等方式讓學生加強橫向聯系能力,也可以通過因果分析,或是延續時間等方式加強學生的縱向聯系能力,
例如,《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一課,筆者在知識拓展中補充了兩個概念——改革幣制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改革幣制:為了防止白銀外流,國民政府于1935年實行“法幣政策”。其主要內容是:①集中貨幣發行和使用權,發行“法幣”;②白銀歸國家所有,禁止流通,所有白銀限期到銀行兌換法幣。幣制改革有利于防止白銀外流,穩定金融市場,促使物價回升,刺激生產復蘇起到一定作用。
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國民政府鼓勵發展工農業、交通運輸業。1936年全國工業總產值比1927你那增加80%。其中輕工業發展較快,交通運輸業有相當發展,重工業和農業也有所發展。
了解這兩個概念,學生便能更好理解為何中國民族工業在1927-1936年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通過結合當時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大蕭條),便不難理解為何要防止白銀外流,并且謀求關稅自主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環節,歷史地圖也是不可多得的工具。地圖比文字表達更直觀、確切,有利于學生構建清晰的空間觀念,從而培養其綜合分析能力。無論是在知識拓展環節采用歷史比較還是歷史聯系的方式,都有利于讓學生全面看待歷史,深刻認識歷史本質。
四、合作探究環節:創設情境,鍛煉和檢測時空鏈接能力
合作探究,即圍繞教學目標確定探究主題,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討論等方式,獲得知識、能力、態度與價值觀上的發展。合作探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索創新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是一舉多得的新的學習方式。
因此,如果能精心挑選題目,利用好這個環節來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一課,合作探究有這樣一道題目:
合作探究:閱讀我國近代主要經濟成份發展趨勢曲線圖,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
⑴曲線①代表近代哪種經濟成分?簡要說明你判斷的理由。
⑵曲線②代表近代哪種經濟成分?簡要說明你判斷的理由。
⑶曲線③代表近代哪種經濟成分?簡要說明你判斷的理由。
⑷曲線④代表近代哪種經濟成分?簡要說明你判斷的理由。
⑸曲線③代表的經濟成分在發展趨勢上呈現出怎樣的基本特征?
這個題目從材料到設問都很簡單,卻考查了學生對近代經濟結構變遷的知識,把本課內容和上節課內容相結合,融合了時間和空間觀念。學生的時空觀有沒有達到要求,這個題目便可分辨。
由此可見,合作探究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構建歷史發展體系框架,讓學生在大歷史視野之下認識歷史的本質。
五、知識梳理環節:學生自主畫出歷史事件
歷史知識是豐富無邊的,歷史事件從數量來看更是不計其數,要求學生逐一記憶是不科學也是不必要的。因此,我們往往強調構建知識體系梳理知識脈絡將無數個點串成線,從而從宏觀上把握了歷史的發展趨勢,進而建立時空坐標,形成時空觀念。
在導學案上,筆者也時刻注重培養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在每節課導學案上,筆者都會在最后留出一個空位,供學生自主畫出本課知識線索,梳理時空信息。這個環節筆者鼓勵學生以任何自由到的方式呈現出來,無論是圖表還是思維導圖,筆者都會收上來批改,加上評語或建議。這個操作可以檢查學生對歷史脈絡的把握程度,有時也開闊了筆者的眼界,得到啟發和進步。
在《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一課,有學生畫了以下知識結構圖:
以前在梳理本課知識脈絡時,筆者最推崇采用折線圖的形式,因為它非常直觀和明確地呈現了民族工業的發展過程。但這個同學的結構圖卻加入國際因素,將中國歷史與世界史結合在一起,一下子展現了大歷史、大時空的觀念,這個做法對于培養時空觀念實在是妙極。
六、結束語
隨著課程改革的繼續開展,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一定會越來越得到重視,而時空觀念作為其中最基礎的一環,也必將更為受到重視。利用導學案培養學生時空觀念,是可操作性強、教學效率佳的實踐。以上嘗試僅僅是筆者教學實踐的一點反思,接下來筆者將繼續探索、接挑戰,充分發揮導學案的作用,強化學生對時間、空間的把控能力,培養學生歷史思維,激發學生歷史興趣,讓學生真正達到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馮剛.歷史核心素養之“時空觀念”素養的培養途徑初探[J].啟迪:教育教學版,2016(8):41-44.
[2]田偉.淺議歷史核心素養之“時空觀念”的培養[J].中文科技期刊,2017(3):291.
[3]田源.新課改下中學歷史教學時空意識培養[J].渤海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