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 要:本文將集中對中學生英語學習中關于寫作能力提升進行探討,站在英語整體水平這個宏觀層面上剖析寫作的特點及中學生英語學做水平偏低的原因,并力求為中學生提升寫作能力與技巧,以及由點及面帶動系統的英語水平的提升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英語;寫作;提升
一、概述
作為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英語的重要性已無需贅述。它就像一張通行證,能夠保證我們在以經濟全球化及社會信息化為特征的今天與各領域的人們進行溝通交流時暢通無阻。隨著信息流動速度及經濟合作的廣度逐漸加快和擴大,為了成為有競爭力的人才,英語是青少年所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它自始至終都將在在青少年全部的學習生涯中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若想接受更高級別的教育,無論是以哪種方式,英語成績都至關重要;進入社會以后,由于溝通和工作的需要,我們也有極大的概率能夠用到英語。而作為一種語言類的學科,英語也有其特殊性。它是一門既簡單又復雜的學科,由于母語的存在,英語的介入讓學生們大都很不適應。
總體來說,對英語的學習分為“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保證了個體能夠通過各種媒介和載體對于英文進行輸入和輸出。在這四大版塊中,由于我國的教育體制恢復發展較晚,一直不夠成熟和完善,更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而為其他方面的所搭配的權重不夠,我國學生的強項大多是“讀”,少數是“寫”,而強于“聽”和“說”的孩子寥寥無幾。但是真正的英語,必然是四方面的全面發展,缺一不可。英語是一個系統的整體,每一方面的缺失都是個體對于英語掌握的不足,甚至我們可以說英語其實不分這四方面,其本身是統籌性的,無法割裂開來,所有的劃分只是為了方便母語為非英語的國家的學生在學習時進行專項訓練。
二、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社會家庭對于英語的學習越來越重視,很多家長從孩子小時就有意培養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是值得鼓勵的,且在所能預見的未來里面沒有減弱的趨勢。只不過,從目前來看,我們中國的孩子整體的英語水平并不盡如人意。根據雅思考試(IELTS)亞洲考區的成績統計調查結果來看,中國內地學生的雅思成績在亞洲位于下游水平,不僅不如印度、新加坡這類基本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也比日、韓等國家低。雅思考試的考生雖大多不是初中生,但是作為一門語言,孩子在每個階段對于英語的積累都會直接影響到后來的英語水平(英語水平是一個動態名詞,此處特指雅思成績統計這一時間點上中國考生的平均水平),那么中學生的總體寫作能力處于一個什么階段我們可想而知。
三、培養并提升中學生寫作能力水平的方法論探討
(一)拓寬寫作素材
首先,筆者認為中學生的英語知識積累嚴重不足,這主要表現在寫作素材的缺失。所謂素材,可以是實例,可以是理論,也可以是一種思路。例如,由于學生在純正的英文中浸泡的時間太少,他們就很難理解西方思想價值觀的內核“the critical ability”,理解不了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就很難確定一個優秀的框架,或是與之相對應的具體事例。在《十天突破新托福ESSAYS》一書中,作者提到“小學生就近入學在北京根本就不是個事兒,對于美國的父母來說則有public schools/private schools/charter schools/Catholic schools可以選擇。”這是由于社會環境不同導致的寫作素材的缺失。同樣的,中學生的英文寫作中大多數篇幅都是描述性的或是議論性的,而這些觀點都是作者本人的,是本身年齡就不夠成熟且對于英語的理解不夠飽滿的中學生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能寫出一篇好的文章。老師應主動去引導學生增加寫作素材的積累。這種積累可以是對于寫作邏輯的理解,可以是地理歷史文化等因素,也可以是名人名言。這些真實的屬于西方文化的東西會為文章增光添彩。
(二)提高寫作技能
筆者對于模板不太感冒,反而提倡整篇背誦文章。中學老師應為學生選擇合適數量和種類的文章,并要求學生通篇背誦。在筆者看來,新概念英語四部曲在目前國內市場上可以稱得上佳作。其以每章一篇文章的形式讓學生將注意力轉到原汁原味的英文閱讀中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的閱讀能力、由于汲取英式行文邏輯而得到磨練的寫作能力及對篇章結構、句式結構的理解能力都會得到相當程度的提高。很多文章中其實并不存在我們的模板中常見的“框架”,文中的邏輯關系也并不是必須由一些指定詞語決定。通篇背誦的優勢有很多:除了前述的擺脫中式邏輯思維、熟悉純正英文的句子結構、為行文邏輯提供更多選擇等,文章背誦多了,學生會自行在腦海中將各文章融會貫通,形成真正的寫作能力——明白在什么情景下寫什么文章,在什么邏輯下寫什么句子。對于沒有能力通篇背誦的學生來說,退而求其次應該背誦佳句,因為框架中沒有真正的英文,但句子中一定會有。筆者曾經聽說過一個比較另類的方式:考試的時候如果你什么都不會寫,就去找一篇閱讀理解抄上去。這種方式雖很另類,甚至拿不到分數,但筆者倒頗為欣賞——這并不將目光局限于試卷和分數,至少這方法讓學生抄寫了一篇真正的英語文章。
(二)倡導自主學習
針對寫作教學模式單一,筆者提倡在班級范圍內開展自主學習。這種方式類似于一種小型的頭腦風暴法,讓大到一個班級小到一個組內的學生和成員自主地針對給定的作文話題展開思考,培養發散性思維,展開行文邏輯的論述。在這種模式下,應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題目,用不同的事例論證觀點。教師在對學生指導高效的學習策略的同時,更是源源不斷地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授之以漁”之后,引導學生在無窮的學習資源中盡情地汲取營養,積累學習經驗。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的評價自然是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基礎,同時,教師也參與其學生學習成果的評估。而老師更多扮演一種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者、學生自主學習的顧問、學習資源的供應者及學習成果的評估者。學生自主設計作文,經過與他人的討論、互相批改及建議后,統一交由老師進行評價。一方面,老師的評價在此時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這些反饋會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思路錯在什么地方以便下次改正。另一方面,這種模式增加了學生的參與,而不是機械地套用模板,扼殺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各種英語認知層次的學習者在整個自主學習英語寫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擁有較大的自由空間和多個選擇;課堂上,英語教師是寫作教學的指導者、組織者和支持者,學習者之間也充滿著思維的碰撞。這樣的民主而愉悅的英語寫作課堂就促進了學習者思維的拓展和寫作經驗的不斷積累;也使學習者充滿了寫作的熱情與渴望。
四、結語
前文已述,英語是一個統籌的整體。閱讀、寫作、聽力和口語都是相互影響的,一方面的進步對于其他方面都會有帶動作用。我們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時也不應忽視對其他內容的重視,否則就會讓學生陷入畸形的不完全英文能力。只有統籌兼顧,才能使其能夠真正掌握這項技能,或是養成要掌握這項技能所必須具備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楊玉晨,英文寫作中的漢語思維模式和邏輯推理[J].外語學刊,2005,6:3
2.吳靜,中西思維差異對大學生英文寫作的影響及對策[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0,4:6.
3.孟延霞.自主學習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校報,2015,12:50.
4.慎小嶷.十天突破修托福essays.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