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曰珍
摘 要:隨著新課標進程的持續深入推進,小學教育已經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學科素質發展,高效的課堂學習效率的學生養成和發展學科素質的重要保證,而學生主動參與教師所開展教學活動的程度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數學作為具有需要學生主動思考特點的學科,需要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的積極參與,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來。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參與
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結合實際生活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僅學生主動學習,適當利用情景創設、合作學習等高效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以長久實現學生主動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目的。
一、結合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發現大部分教師有意識的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注重喚醒學生的己有生活經驗,但是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比較缺乏,導致學生學習狀態不理想。教師要注重結合生活實際,聚焦核心問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設備,活動展開等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
例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找一找生活中的角這一活動,聯系生活激發興趣,借此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你們找到了這么多生活中的角,那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與不同的地方呢?”在大量素材的對比下,學生能很輕松的發現角的相關問題。比如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的問題?在角的知識回顧歸納時,采用角色扮演點的方式:“假如你是一個角 ,你打算向大家做自我介紹?通過生動形象的角色扮演,充分的提起了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并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歸納了有關于角的各種知識與角的特征。
二、情境創設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思考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在認識到這點的基礎上,利用高效教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思考。部分學生參與教學程度還是不高,在課堂上還存在著無法產生自己新穎的想法從而表達自己想法,提出自己的問題這一現象,因此努力構建一個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的課堂,對學生是否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基于情景中的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暢所欲言,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其次就是不要隨意
的批評學生的想法,盡量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的質疑和思考方法,使得學生敢于對教師創設的情景問題質疑問難,讓學生逐漸養成積極主動質疑、思考的習慣,增強學生在課堂上主體的意識和學習的信心心,從而有效增強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例如,教師在教學“條形統計圖”內容時,教師在教授學生條形統計圖的基本知識后,拿出一張為完成的統計表:“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統計圖少了些什么呢?”,教師將條形統計圖的電子版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放映到大屏幕上,然后學生經過觀察橫縱坐標給出的標識:橫坐標顯示的是學生的名字,縱坐標寫的是高度。“條形圖在條形圖標中并沒有數據”學生在認真思考后給出了正確答案,然后教師在條形統計圖中添加了學生的身高數據,教師利用為學生測量身高而沒有標出學生身體高度的現實情景促進了學生對于條形統計圖組成元素的思考。再如,教師在教學一年級加減混合運算時,為學生創建了一起開汽車游玩兒的情境:“我當司機,讓學生做旅客,先上來5個學生。汽車啟動,我問學生現在汽車上有幾個人?”“六個”,然后教師繼續問,到了下一個站臺,又上來三個,下去四個,還剩幾個人?”學生經過針對情景的分析和思考,給出了正確答案:“五個”。教師利用小學數學知識貼近現實生活實際情景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創設情境的方法,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從本質上達到了促進學生參與到教師的課堂教學中來的目的。
三、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程度
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是教師幫助學生鼓勵思考的平臺,但是由于部分學生自主意識較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的存在,影響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參與程度。所以數學教師應將個別學習成員數學素養較高的學生,通過分組鼓勵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其帶動其他學生主動思索和對課堂教學的積極參與。但教師應當注意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適當采用參與式教學的思想,鼓勵學生用于發表自己的簡潔,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如果小組無法解決,可以讓教師來協助解決,避免學生被某一困難問題困住而停止思考、學習的進度,切實保證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數學教學。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應遵循新課標提出的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教學理念,結合數學學科特點和學生基本情況,靈活運用高效教法提升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思考,深入理解,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有效提升學生參與教師開展的課堂教學活動的程度。
參考文獻:
[1]蔡蘭香.小學數學教學實施“主動參與”模式初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8(24):109.
[2]柳冠軍.激發參與熱情 打造“學講”課堂——小學數學“學講”課堂提升學生參與度筆談[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