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彪
摘 要:小學數學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在數學概念中既有對概念使用范圍的規定,又有對概念本質的界定。因此,學好數學概念對學生來講十分重要?;诖?,本文以小學數學為例,分析數學概念教學的困境并嘗試探究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關鍵因素;教學策略
目前,數學概念教學問題重重:學生理解能力差,教師教學水平有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等。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有必要探究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相應的對策,改善概念教學現狀。
一、影響概念教學的關鍵因素
影響數學概念教學的關鍵因素有很多,筆者在研讀教材和搜集數據的基礎上,列舉出以下幾點關鍵因素:
(一)數學概念本身的難度
數學概念本身的抽象性、簡潔性、概括性等特點成為了影響數學概念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如,在教授《小數除法》這一課內容時,單單把概念中的文字傳遞給學生,不僅不能讓孩子學到新的數學知識,還會給學生造成新的困惑: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之間的異同;商的小數為什么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根據“四舍五入”法保留的一定的小數數位究竟是幾位等。這就需要教師使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進行數學概念的教授。
(二)教師隊伍自身的素養
教師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經過筆者的調研發現,教師隊伍自身素養有待提升:有些教師明知道數學概念教學存在著問題,但是因為學生理解力和自身教學水平有限,因此忽視問題,躲避教學責任,消極對待工作;有些教師固步自封,沿用老舊的教學方式,既不引進新的教學方式,也不重視教學效率,導致概念教學現狀日益嚴重;還有些教師因為孩子學不會、聽不懂數學概念,對孩子非打即罵,給孩子內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嚴重影響教師群體的形象;還有些教師一人上幾個班的數學課,教學任務重,沒有精力和時間提高概念教學的質量。
(三)學生存在畏難的心理
數學概念課程晦澀難懂、內容冗雜,相同、相似的概念讓學生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成效甚微,讓很多學生害怕學習數學,更不要說提升數學學習能力;還有些學生心理素質差,對數學課程學習中遇到難題無法解決或者受到家長和教師的批評時,也會對數學概念的學習產生畏難心理,既不會主動學習數學知識,還會想法設法找借口逃避學習,影響了概念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學生學習能力不一樣
對同一個數學概念學生們有不同的理解,對知識的吸收和運用能力也不同,導致學生學習程度不一。就《小數乘法》這一課內容的概念教學情況而言,有些學生能夠很快從整數乘法運算規律遷移到小數乘法運算規律;而有些學生盡管聽從筆者的多次講解,依然會把小數與整數的積的位置關系點錯,有時還會忘記把末尾的“0”去掉。由此可知學生學習程度不一,有必要采用適當合理的教學模式開展數學教學活動。
二、概念教學策略探析
找到了影響概念教學的關鍵因素后,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工作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意見,希望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價值。
(一)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興趣是學好數學概念的前提。學生有了學習的欲望就會有學習的動力,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在數學念教學實踐活動中,要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圖片或者視頻,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記憶;實施小組合作競爭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求勝欲,提高概念教學的學習效率;創設“找一找異同”小游戲,引導學生對比相似的概念,從而在游戲中提升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分辨能力。筆者相信通過這些手段一定能引發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的興趣。
(二)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教師的職業是“傳道授業解惑”。因此教師專業素養是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基礎。基于此,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參加一些教學訓練活動;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班級的實際教學情況,制定一些質量好、水平高的優秀案例,并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根據學生們的課堂表現不斷反思自己,尋找問題解決的有效途徑,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除此之外,教師要淘汰一些落后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使用新技術、新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概念教學質量。
(三)培養學生堅韌品質
學生們在學習的遇到問題是難免的,但是學生們遇到的難題遲遲沒有解決的辦法就會打擊學生自信心,對學習存在畏難心理。因此,教師在概念教學實踐活動中,要培養學生堅韌的品質,敢于直視遇到的難題,想方設法解決難題,愈挫愈勇。如,在學習《分母加、減混合運算》這一課的相關概念時,筆者從學生們的隨堂小練結果中反饋出了很多問題:有些學生會把異分母分數的分母直接加減;有的學生在進位、退位的過程中出現錯誤;還有的學生則是分母加減運算中忽視了括號內的部分要先計算這一概念。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筆者一一指出學生們存在的問題并建立學習小組,在同齡人的幫助下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享受解決難題的樂趣,提升學生正視困難的意識。
(四)有層次地開展教學
每一個學生數學基礎不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只有正視這些差異,采用層次化教學模式,針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才會既有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實施,也有助于學生獲得個性化成長。因此,在學習《圓的面積》這一課內容時,筆者利用微課課件推到了圓的面積公式。只見大屏幕中把一個圓形分為了4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經過拼湊后,這些圖形由近似平行四邊形逐漸向近似長方形轉化。此時,筆者提出問題:同學們發現大屏幕上的圓轉化為了長方形,什么發生了變化?什么沒變?這一個問題有些學生很快就有了答案,有些學生還在觀察、探索階段。見此情景,筆者決定使用分層教學模式,把全班學生分為了三個學習小組:第一組的學生打開教材查看圓的面積推導過程;第二組的學生則是開展小組合作整理總結本課學到的內容;第三組的學生則是通過做課后練習題鞏固學到的新知識。在筆者安排之下,每一組的學生都努力完成筆者布置的教學活動,個人能力有所提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有所提高。
三、小結
概念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因為教師教學水平、學生接受能力和概念本身的難度等問題給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這就要求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們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法和學法,改善概念教學現狀,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曾永清.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探究[J].學周刊,2019(21).
[2]代立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談[J].雅安職業技術院學報,2005(03).FC89E369-5C10-4342-8CAF-35DFDC2459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