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
摘 要:高效課堂的組織與構建直接影響和關系著學生知識的增長和能力的發展提升,是廣大的一線教師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標。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轉變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這一目標變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我國基礎教育教學體系的基本組成,也必須要積極推進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此,本文將從精心設計導入環節、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加強朗讀教學與設計多元評價機制四個方面出發,系統地分析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和科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有效策略
課堂是學校基本教學組織形式,是教師教書育人和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主要場所,同時也是落實全新教學理念、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陣地。然而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單薄、教學模式落后等問題和弊端,嚴重阻礙了高效課堂的構建,抑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及時地轉變和更新教學觀念、思想,從現實學情出發,積極探索科學、高效、創新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以促進課堂教學的轉型和升級,從而達到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最終目的。
一、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是學生勇于攻克各種學習困難的支撐,是學生取得良好學習效益的前提。導入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起始,是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因此,小學語文的教師必須要提高對導入環節的重視程度,能夠以新課程標準、教學大綱、課程內容為出發點,以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結構為依據,精心設計語文課堂導入環節,確定導入的內容和形式,從而讓整個課堂導入更加科學、高效,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
例如,在教授《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時,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上課一開始,筆者并沒有直接授課,而是為學生們導入了一些學生們熟悉的事物。首先,筆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展示了一組大草原的圖片,在圖片中,綠油油的草原一望無際,在綠色草地襯托下的藍色天空形成了兩種格外鮮明的對比。這時,筆者引出一個問題,同學們,相信大家都知道平時見到的草地都是綠色的,那么大家見過金色的草地嗎?這時,學生們陷入了沉思,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樣子的?隨后,筆者引出本節課程的內容,讓學生們打開課本,一同閱讀本節的課文內容。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學是教學本質特征的需要,同時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強調和倡導的主要內容。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切實轉變落后的教學觀念和思想,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轉變單向傳輸式的教學方法與傾向,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和機會,包括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總結、歸納等,讓學生能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深入到知識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授《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篇課文時,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給予了學生們充足的自學時間。首先,筆者引導學生們對課文進行熟讀,熟悉課文的內容,然后,筆者再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們提出幾個問題,如下:這座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這座老屋是什么樣子的?問題提出后,學生們開始根據問題對課文展開分析。在這個過程中,筆者給予了學生們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隨著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學生們最終得出了結論。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加強朗讀教學,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共鳴。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加強朗讀教學,教授學生基本的朗讀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帶著豐富的感情展開課文朗讀,在朗讀中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中心思想的掌握。或者,語文教師也可以進行朗讀示范,向學生傳達情感,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范讀中走進課文的情境之中,從而實現以讀促學,讓語文課堂教學因此變得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授《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時,為了加深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筆者為學生們提供了充足的朗讀時間,讓學生們通過對課文的朗讀獲取知識。首先,筆者帶領學生們對課文進行了一遍朗讀,讓學生們熟悉閱讀課文的方法,如語句間的停頓、語氣,朗讀的情感等,然后筆者再讓學生們自由朗讀。在學生們朗讀結束后,筆者給予學生們表達的時間,讓學生們談談自己對課文的感受,從而加深學生們的理解。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加強朗讀教學,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設計多元評價機制,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但是,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師多以成績這種單一的模式和方法來評價學生,致使評價結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會打擊或者削弱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轉變觀念、設計和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包括評價方法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讓評價更加全面、客觀,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激勵,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態度投入學習當中。
例如,在教授《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時,為了提高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設計了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如,學生們在回答完問題后,筆者會給予學生們鼓勵與贊揚,進而增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們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的動力也就提升了。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設計多元評價機制,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總而言之,高效課堂的組織與構建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和目標,同時也是深化課程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轉變與創新,積極探索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從而充分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不斷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組織與構建,發揮出語文學科教學的獨特魅力與價值,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從中獲得發展預計彌補。
參考文獻:
[1]王麗君.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黑河教育,2019(07):50-51.
[2]安雪娟.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9(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