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學選取《21世紀報》高一740期當中的文章Watch out, artists展開了一堂報刊閱讀課,文章以這節課的課堂教學為例,淺析英文報刊的優點,探索如何依托英文報刊閱讀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 英文報刊閱讀;思維品質;學科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符凌燕,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薛家中學。
一、英文報刊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課是牛津英語教材的主要課型之一。閱讀是我們獲得知識和信息的主要手段,更是在母語環境中學習第二語言的主要途徑。要想掌握英語,首要的是大量的語言學習。對于在漢語環境中的中國學生來說,最大的障礙就是缺少豐富的英語資源和英語閱讀,而英文報刊閱讀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獲取各種英語信息資源的平臺,相對于英語教材來說,英文報刊具有其獨特的優勢。
現行的《英語(譯林版)》教材以單元為單位,每個單元包括卡通畫及漫畫、閱讀、語法、綜合技能(聽說讀寫訓練)、學習技能、任務板塊和自我評價,每四個單元之后有一個課題(Project)。教材雖然模塊清晰、題材豐富、體裁多樣、內容生動,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學習素材。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教材沒能及時更新,有些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脫離,這不利于教學的有效展開。例如,在shopping這個話題中,教材里著重介紹了購物中心,但現在大多數家長和學生會進行網上購物,而關于網購的知識,書本上絲毫沒有提及。此外,教材中關于問路的單元,仍然停留在“向左轉”“向右轉”等簡單的話語,而實際上,學生可能不再依靠這些簡單的話語給人指路,而是會鼓勵路人查找app或者使用導航等新科技。
英文報刊恰好能夠彌補傳統英語教材的不足,緊跟時代步伐,給學生提供內容新穎的文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除了內容上的優勢以外,英文報刊作為教材以外的輔助資料,具有自主選擇性。教師可以綜合考慮學生的年齡、興趣、閱讀能力等方面,精心挑選適合學生的英文報刊。這些優勢都決定了英文報刊是輔助英語閱讀教學不可多得的文本資源,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從而真正使得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落地生根。
二、 培養思維品質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其中,思維品質是指學生通過英語學科的學習而得到的心智發展,反映其在思維的批判性、創造性、邏輯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點,包括理解、比較、分析、預測、推斷、概括、評價、批判、創新等。在這些能力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最為重要,因為這觸及學生的思維內核。”(教育部,2018)然而,在平時的閱讀課中,教師缺乏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意識,迫于考試成績的壓力,加上課堂時間的有限,教師常常會偏重教學的進度,將書本上的閱讀課簡單地變成快速“灌輸”語言知識點、考點給學生。這樣的淺層學習過程會讓學生的思維具有依賴性、單一性、無序性、淺露性和緩慢性,不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長此以往,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在現階段,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迫在眉睫,英語教師應高度關注學生的思維,不斷探索如何在閱讀課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課例背景分析
1. 文本分析。本堂課選取了《21世紀報》高一740期當中的文章Watch out, artists,文章講述了人工智能在藝術領域的最新發展,包括音樂、詩歌、新聞等方面。
2. 學情分析。授課對象是九年級學生,他們在牛津9B課本上已經學習了robots這一單元,對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這一話題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表達能力,并且對于這類主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且這些學生已經養成了每周閱讀21世紀英語報的良好習慣,因此本課選擇了高一的報刊,意在進一步挑戰他們的閱讀能力,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
3. 教學目標分析。學生能夠運用各項閱讀技巧理清文章結構,理解文章內容;運用各種思維能力深入閱讀文章;在課堂活動中表達自己的觀點。
四、在英文報刊閱讀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一些策略
那么如何才能發揮英文報刊的獨特優勢?怎樣依托英文報刊閱讀課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呢 ?筆者認為,英文報刊閱讀技巧的指導是激發思維的前提,深層閱讀文本是活用各種思維的關鍵,讀后活動是進一步拓寬加深思維的“點睛之筆”。本文將從閱讀技巧的指導、深層閱讀文本和讀后活動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在英文報刊閱讀課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1. 英文報刊閱讀技巧的指導是激發思維的前提。在正式閱讀報刊之前,教師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回顧所學過的閱讀技巧,激活學生大腦中的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運用閱讀技巧,為接下來的閱讀做好準備。
讀前預測是一項重要的閱讀技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無論預測結果準確與否,預測能使學生更接近文本主題(張香平、徐國輝 2015)。授課教師讓學生根據文章標題中的“artists”,推測文人工智能可能涉及的三個藝術領域是哪些。學生通過查找加預測,找出了music,poetry,news。預測不僅使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起來,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對文章結構有了初步感知。
略讀也是學生必備的一個技巧,它要求讀者有目的、有選擇地閱讀,以便快速抓住文章梗概。授課教師引導學生略讀,快速找到每一段的關鍵句子,學生們很快定位到每一段的第一句話或最后一句話,找到了中心句,并且順利地完成了老師提供的關于文章結構的思維導圖。倘若沒有這些閱讀技巧,學生恐怕還在一堆文字中暈頭轉向吧。
至此,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僅僅用了兩個閱讀技巧,就理清了文章的大致內容和文章結構。學生漸漸活躍起來的思維,為他們深層閱讀文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深層閱讀文本是活用各種思維的關鍵。文本解讀的深度決定了閱讀的深度,也決定了思維的深度。如果側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教師應多挖掘一些文本結構、邏輯關系、情感態度、事實與觀點之間的支撐情況等方面的信息(黃正翠,2017)。
在分析這篇關于人工智能的文章時,教師在關鍵的地方提出了問題,讓學生去質疑、評價判斷。例如,文章中有兩首詩,一首是人寫的,一首是電腦寫的,教師讓學生讀詩并討論,區分出兩首詩的特點。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分析得出,人工智能寫詩缺乏情感,喜歡堆砌名詞,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而且太過于注重韻律,反而失去了詩歌該有的美感。弄清楚了人工智能和人類寫詩的特點以后,學生真正地理解了文本,達到了深度閱讀,經歷了交流、探究、分析、比較、評價、表達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甚至學生與學生之間,還出現了思維的碰撞,相信在思維的火花中,一定更能孕育高品質的思維。
對于文章的標題,授課教師也進行了提問,例如,作者為什么選用這個標題,而不用其他標題A better future life, A.I. getting musical或者 A.I. creating music, poetry and news呢?教師此時沒有停留在文章表面上,而是進一步深入進去,引導學生進行深層閱讀,促使他們充分運用各種思維解決問題。學生在比較各個標題以后,逐一分析優劣,歸納提煉出一個好的文章標題應有的特點:全面、包含文章的關鍵詞、吸引眼球,因此Watch out, artists這個標題再合適不過了。選標題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在比較、分析文本、概括、評價的過程,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力。
教師在恰當關鍵的地方提出問題、質疑,引導學生深層閱讀文本。
調動學生充分運用理解、比較、分析、預測、推斷、概括、評價、批判、創新等思維能力。實則,在深層閱讀的同時,學生的思維品質也在不知不覺地提升。
3. 讀后活動是進一步拓寬加深思維的“點睛之筆”.學生深層閱讀文本以后,思維的參與并沒有到此為止。授課教師給學生播放一則關于A.I. NO.27的小視頻后,學生展開了討論:人工智能對人類未來的生活是更有挑戰性還是更有希望,本堂課的家作是就自己的觀點寫一篇小短文。這個作業不是對文章知識的記憶性考查,而是一個必須在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優劣的前提下進行深入思考才能回答的問題。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對人工智能更深入的理解。
因此,讀后活動包括家作的布置都不可小覷,它們留下的問題要有質量,應該成為學生思維的引擎,促使學生在讀后甚至課后,依然能夠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思維,不受深度和廣度的限制。
五、 結語
思維品質的培養至關重要,要想依托英文報刊閱讀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需要教師注重教學的各個環節。英文報刊閱讀技巧的指導是激發思維的前提;深層閱讀文本是活用各種思維的關鍵;讀后活動必須包含有質量的問題,進一步拓寬加深思維,成為“點睛之筆”。教師應該根據學情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曹銘仁.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高階思維品質的途徑探索[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9,6:53-57.
[2]黃正翠.基于多元視角的高中英語文本解讀[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1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