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同時人們的閱讀習慣和方式也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和快捷便利化的網絡時代的對立和矛盾日益的凸顯。如何充分利用網絡時代特點,豐富漢語言文學的閱讀方式,充分的利用人們的碎片化時間。讓傳統的漢語言文化精髓和新興的網絡工具進行和諧的共存,實現彼此相互促進和發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網絡時代;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體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經典的文學作品蘊含了大量的文化價值往往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進行細心的品讀和回味。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和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傳統的漢語言經典文學的閱讀甚至紙質書本的閱讀正在逐漸的被人們所拋棄。目前網絡時代和漢語言經典文學的閱讀之間似乎逐漸的走上了對立面。實質上這是不符合漢語言文學發展的需求。如何將信息網絡時代和漢語言經典文學的閱讀進行結合,促進漢語言文學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是目前漢語言文學研究者共同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當前漢語言經典文學閱讀和互聯網時代之間的關系
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信息技術非常的快捷方便,但是對于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的閱讀特點而言其閱讀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分析和品味。因此,這就造成了在漢語言文學的閱讀互聯網信息時代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對立和矛盾沖突。造成這種對立關系,主要是由于在互聯網時代和傳統的漢語言文學閱讀方式和信息的獲取形式上存在著天壤之別同時,在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存在著“枯燥”“晦澀難懂”“耗費時間”等特點,例如《史記》雖然只有50萬字卻記錄了中國近3000年的歷史和大量的歷史人文典故。但是在《史記》當中卻處處是重點,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仔細的閱讀和感悟。與此同時,互聯網上眾多新興的“快餐式”網文,和現代高速的生活節奏相吻合。這種網文大量的占用了年輕人的大量碎片化時間和興趣愛好。正是這些矛盾和沖突,造成了互聯網信息時代和傳統的漢語言文學之間的沖突日益凸顯。
二、利用互聯網信息時代促進中國文學經典閱讀的發展
現代信息化時代,傳統的漢語言經典文學閱讀如何跟上時代的變革步伐,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工具促進自身的跨越式發展和進步具有非常明顯的現時意義。通過研究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單點建議,旨在從根本上促進中國文學經典閱讀和互聯網信息時代的融合。
1.利用網絡信息手段,將經典閱讀轉變為電子資源
促進漢語言經典文學的發展,首先需要改變中國經典文學的閱讀方式。通過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將經典的漢語言文學作品轉化為電子資源。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促進漢語言經典文學進行發展和融合,使得漢語言文學作品不在局限于傳統的紙質書籍上面。同時,也使得讀者能夠更加方便的獲取和閱讀漢語言經典文學作品。
在電子信息化時代,將經典文學作品轉化為電子資源。并不是簡單的轉化為電子圖書,同時還可以將經典文學作品轉化為影音、圖像等作品。通過這樣的手段來擴大漢語言文學作用的表現方式,同時也方便漢語言文學作品在網絡的傳播,拉近讀者和漢語言文學作品之間的距離,提高讀者對漢語言文學的閱讀興趣。
2.通過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在以往的漢語言文學教學當中,傳統的教學方法由于形式單調,內容枯燥學生很難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因此,改變漢語言文學閱讀課程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融入和引進更多的互聯網信息技術,來豐富漢語言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方式,將課堂變成一個舞臺,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身臨其境的閱讀環境,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幫助讀者進行閱讀和理解。漢語言文學作品對于一般的讀者而言,通常為內容枯燥無味的文字。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體會到其中蘊含的作者的感情和細膩的思想。只有通過在課堂上融入更多的信息技術來為讀者和學生提供一個更加深刻的閱讀感受。
3.通過互聯網技術促進漢語言文學閱讀交流
漢語言文學的閱讀需要不僅可以幫助閱讀者提高自身的學識,同時也可以幫助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文學作品以其豐富的知識包容性,需要讀者進行更過的交流來分享彼此之間的閱讀感受和真實的體會。通過閱讀的溝通和交流,也可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起到一定的宣傳和帶動作用。對于網絡信息時代,加強漢語言文學的閱讀交流實質上是很簡單和方便的。例如,可以開設專門的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平臺,貼吧論壇等等信息手段和平臺。為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讀者提供一個聚集和交流的平臺,促進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發展和傳播。
三、結語
本文通過對目前網絡時代經典漢語文學作品閱讀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指出了造成目前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和互聯網時代對立的原因所在,并就如何從根本上進行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改進措施,旨在促進漢語文學閱讀的全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姬仙姑.淺談網絡時代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與體驗[J].學周刊,2018(5):11-12.
[2]孔維東.網絡時代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與體驗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9):124-124.
作者簡介
米一恒,學校:阿壩廣播電視大學;專業: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