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學明
◆摘? 要:現代社會越來越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小學語文教師要徹實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課前要指導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為口語交際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教師要善于創設口語交際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交際的欲望,課堂上注重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每一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課前預習;創設情景;課堂互動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教育也隨之進行了改革。《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現代社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個人的表達能力至關重要。一些企業的人才招聘、公務員招考、教師招聘等都分為筆試和面試兩部分,即使筆試成績再高,面試表達欠佳,也是徒勞無功。因此,我們教師要著重抓好口語交際課的開展,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為口語交際課的開展做好準備
《禮記·中庸》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凡事都一樣,事前做好準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口語交際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因此,課前的預習顯得必不可少。例如圍繞“開卷是否有益”舉行一次辯論會,在課前,我按學生的意愿把他們分成正反兩方,然后布置各方認真搜集能說明本方觀點的具體事例和材料,并作出記錄,同時,預設對方會從哪些地方提出反駁的意見,自己該如何反駁。由于學生課前充分,這次小小的辯論會,學生能舉出恰當的例子說明自己的想法,能條理清晰地表達自己要說的意思。辯論會的成功開展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也能全面地看待書籍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收到了較好的課堂效果。
我們學校處于邊遠的山區,學生與外界溝通機會少,見識面窄,表達能力欠佳。要使口語交際課有序、高效地開展,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預習,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如口語交際“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調查訪問,了解各地的風俗習慣,從交流中感受和吸收民族文化中的智慧和營養。”由于班上的學生沒有到外地旅游的經歷,不了解異地的風俗習慣。我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分工合作,通過咨詢老人家、網絡介紹、電視節目介紹等等,了解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各種特色的建筑、節日、民族服裝、民間傳說等方面的知識,把自己最感興趣的記錄下來,在口語交際課上與同學分享。學生們課前準備充分,他們在課堂上表現積極,參與課堂的熱情高漲,各抒己見,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知識。這一節課,學生了解到全國各地不同的民族風俗習慣,自我表達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也為本單元的作文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師巧妙地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說話交流的欲望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注意結合實際,創設的情境要真實而且要有意義,讓學生明確地知道場合不同、對象不同、圍繞目的不一樣,要采取不一樣的表達方式。教學時,我從學過的課文、圖畫、生活場景等入手,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如我在教學“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時,我就創設一個生活場景入手,“在美麗的校園里,一個同學活蹦亂跳地跑到水龍頭前面,擰開水龍頭洗手后揚長而去,任由水龍頭嘩嘩地在唱歌。”面對這些現象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學生們紛紛說出各自的想法,我因勢利導:我們這節口語交際課就圍繞“為什么珍惜資源”和“怎樣珍惜資源”展開討論。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興趣盎然,十分活躍地參與到課堂中……學生分組交流時,我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珍惜資源的可行措施,從而將口語交際活動的成效深入生活,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
教師根據口語交際的內容,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創設有趣味性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說話表達的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師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指導,使口語交際課有序、高效地進行,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斷地提高,從而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三、課堂上注重師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學生全員參與,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
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傾力打造以學生自信表達為主的口語交際課堂。口語交際課中的師生互動配合默契,可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如口語交際“勸說”教學中,我參與到模擬表演,進行角色扮演中,既可以引導學生規范地使用口頭用語,又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和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口語交際課的師生互動還主要體現在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教師的評價要有鼓勵性。愛表揚是人的天性,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有著很大的激勵作用,尤其是一些比較內向的學生,只要他得到老師的肯定,他會為此而變得大膽一些。因此,教師在課堂互動中評價學生時,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實際情況,恰如其分地做出評價,讓學生在得到老師的肯定時,又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
口語交際課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交流的過程,教師尤其要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充分交流。如我在教學口語交際《難忘童年》,每一個學生都身處童年,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童年故事,這有利于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我先明確要求,按學生的個性進行分組,內向型與外向型搭配,以活潑的學生帶動文靜的學生,互相促進。分好小組,先鼓勵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要求學生人人參與,學生與學生之間充分交流互動。教師巡視指導,并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交流氛圍,讓學生放松身心,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這種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有所提高。我們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有效地開展口語交際課,在各種口語交際課的活動中,引導學生認真傾聽,敢于自我表達,學會文明地與人進行交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人民教育出版社.
[2]語文教師教學用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