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冰飛
摘 要:實踐是指學生實事求是的運用生活中的事物,將所學到的數學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實現的過程。因此,實踐考察的不僅是學生在生活中的思辨動手能力,更是對于課本的真正理解能力以及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因此,實踐的方式不僅會讓學生收獲對于知識另一個方面的理解,也還會讓學生對于生活上的觀察實踐能力更強,因此,實踐是一個讓小學二年級學生更好掌握知識,提升學習興趣的更好的值得提倡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二年級 數學教學 實踐
引言:小學數學是打基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能力與思維的重要階段,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都還只有八九歲的樣子,小孩子都是有愛玩的天性,而實踐是讓大家從“玩”中體驗到樂趣,讓大家的學習興趣提升,避免了上課枯燥乏味的講解與單純的做題目,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因此,如果將小學二年級的教學以實踐作為主要方式,無疑會得到很大的成功。下面本文主要就如何讓將實踐作為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的主要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來探討!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表面上學習壓力不大,但其實學習任務很強,因為它是從幼兒園過度到小學之后一個很大的改變。小學的學習都開始建立知識的網絡,為以后學習更難得知識做的最簡單最基礎的鋪墊,因此這一階段的學習是開啟以后人生的重要關口,所以務必重視。但是現在小學生的學習都是在教室,拿著厚厚的課本,看著老師講解知識與問題,做了一本又一本的筆記。但是往往這種灌輸式的學習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小學生都是愛玩,愛動的天性,他們還沒有克服外界誘惑的定力,因此,就會出現學生不愿意學習,上課的積極性很差,并且在老師上課的時候不認真聽講,開小差,從而學習效果很差,在最開始的松懈之后就不愿意面對自己的成績,然后在整個數學的學習中都顯得很被動,就像很多人說的“從小數學就不好”。因此,現狀必須加以改正,充分利用小學生愛動、活躍的這方面特點,將其從阻礙學生學習的因素變成促進學生學習的因素,這就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實踐教學結果可觀性分析
實踐教學在很多學科中都是極其重要的教學方式。首先,它將教學的主體變成了學生本身,這對于教學的效果好壞是很重要的決定原因。學生自身獲得了在學習中的主動地位,有他自己掌握之后,學習的內容與任務就轉變成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較量,激發了學生之間的比拼,從而達到很好的效果。其次,實踐的過程規避了枯燥的教學以及寫作業的重任,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將學生的學習任務從身心上減輕了。最后,在實踐教學中找到了學習樂趣,實踐中學習不僅僅是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更是與家長與社會生活中其他人就實際的場景來交流的過程。因此,就目前所采取的很多教學方式來說,實踐教學確實是一個很可觀方式。特別是對于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學而言,數學本身就是一個生活中的學科,比如,買東西的時候涉及到的是加減乘除等的計算,還有畫畫拼積木的時候涉及到的是一些圖形的拼接問題,會涉及到長寬高的判別以及計算,那么,實踐便能將數學重新歸還給生活以及生活場景。總之,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可觀性如上所述,具體應該如何實現實踐教學,以及需要注意到的問題將在下一個板塊詳細介紹。
如何在實踐中解決問題
首先,老師的設問以及問題的激發很重要,老師應該事先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在這過程中,將學生的基礎先打牢,然后將實踐的方法帶給學生。比如學數學的加減法時,安排學生回家給爸爸媽媽一起去買菜,讓他自己去跟賣菜的阿姨溝通,應該給多少錢,怎么計算。當然了老師應該在家長群與家長溝通好,讓爸爸媽媽在旁邊幫助他,從而讓他有足夠的精力和勇氣去算,在這一個過程中,將數字的加減乘除算得清楚,那么九九乘法表等所學的知識便靈活運用出來了。其次,另一種實踐是老師上課講解時運用道具,將知識分解成小的部分。比如,在學校西長方體,圓柱體等立體圖形的時候,將積木帶到課堂上,告訴大家什么是長寬高,什么是圓錐體的母線,這樣用道具展示出來有利于學生建構場景,將所學到的知識永久的記在腦子里。總之,讓學生動手去做,用眼去感受,將大家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將數學帶回到生活中,如此,一定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當今社會發展如此迅猛的背景下,特別是計算機及智能領域的發展從某些方面來說,都是以數學為基礎的,因此對于小孩子數學思維與能力的培養顯得格外重要。在教學實踐的逐步改善過程中,我們發現,實踐教學結果是最為可觀的,他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方法進一步的落實了下去,同時也讓教師進一步的改進了教學方式,讓大家在教學以及學習的過程中共同收獲到了更多的知識以及實踐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陳威.“實踐取向”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許波.把實踐作為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的主要方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1:49.
[3]樓利娟.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