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科技與經濟高速發展,網絡迅速普及,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也來越重要的角色。網絡語言就是信息時代大背景下產生的新事物,它的出現對高職學生漢語表達與溝通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文就網絡語言的定義、特點以及對高職學生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網絡語言;高職學生;表達與溝通
網絡語言的出現和廣泛傳播不斷影響漢語的表達與溝通,久而久之形成有別于傳統的特定語言。由于它經濟簡練、幽默詼諧等特點深受高職學生的喜愛,并且發展迅速。網絡語言形式和內容的獨特性對高職學生在漢語表達與溝通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網絡語言的定義
網絡語言的狹義定義為:“網民在網絡交流中使用的語言”。它是以現代漢語為語言基礎產生的,但區別于傳統的漢語語言習慣,網絡語言根據使用情景的不同在語言形式和結構上都存在不同的變化。例如,“東東”就是在漢語“東西”的基礎上變化而來。
高職學生在中國網民中占有較大的規模,也成為網絡語言的普遍使用者。網絡語言因其簡潔生動、貼近生活等特點潛移默化地影響高職學生漢語的表達與溝通。
二、網絡語言的特點
1.形式上的特點
(1)符號化
用簡單的符號表示某種特定的表情或文字。如:“(*^﹏^*)”表示“超級害羞”。“$_$”表示“見錢眼開”。
(2)數字化
運用數字及其諧音來代替字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如:“886”表示“拜拜了”。“8147”表示“不要生氣”。
(3)字母化
運用字母表達自己的意思。如:“GG”表示“哥哥”。“PMP”表示“拍馬屁”。
(4)文字化
通過文字的諧音及轉義表達意思。如:“伊妹兒”表示“電子郵件”。“菜鳥”表示“新手”。
2.內容上的特點
(1)標新立異
網絡語言的最大特點便是創新性,網民在推崇個性、追求自由的網絡空間里充分發揮自的想象力與創造性。在沒有傳統漢語的表達與溝通的約束下,網民們自創的新詞往往語出驚人。如:“稀飯”意思是“喜歡”。“恐龍”意思是“丑女孩”。“什么控”就是“極度喜歡什么的人”,“微博控”就是“極度喜歡微博的人”。
(2)使用錯別字
網絡詞語的組成經常出現很多錯別字,很多不熟悉網絡語言的人初次接觸時,往往不知所云。如:“非常”寫成“灰常”。“悲劇”寫成“杯具”。
(3)用語粗俗
全國正致力于建設和諧社會,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產生的不良情緒便通過網絡虛擬世界來釋放。如:“P”表達“屁”。“TMD”表達“他媽的”。
三、對高職學生的影響
中國網民的最大構成群體就是學生,而高職學生正處于走向成熟而為完全成熟的階段,是網絡語言的積極使用,也是是網絡語言創造者。網絡語言對高職學生漢語的表達與溝通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不斷地塑造著他們的語言文化心態。
1.積極的影響
(1)促進表達與溝通
在校高職學生都處于同一年齡階段,也是他們追求理想、知識的自我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階段。網絡語言具備生動風趣、人情味濃、語言幽默等特點,彌補傳統漢語在網絡交流中的缺陷,因此在交流中會更加放松愉快。特別是結識陌生人時,正是因為網絡語言的使用,會更自然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2)彰顯自己的個性
網絡語言在網絡交流平臺中經常被使用,如網上聊天,微薄,個性簽名等。網絡語言的使用使高職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向他人展示自己,彰顯自己的個性,在與他人表達與溝通時,也展示自己有一定的“時尚”概念。“高富帥,白富美”、“你若盛開,清風自來”等網絡語言充分激發高職學生的個性意識,彰顯個性。
2.消極的影響
(1)沖擊漢語文化
網絡語言的表達與溝通會因其標新立異,亂用成語等特點,使很多的高職學生失去了學習傳統漢語語言的興趣。對中國傳統文化而來,當代青年丟掉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便大大沖擊著民族語言的傳承與發展。曾有學者的調查顯示,一所高校里近67.2%的學生使用網絡語言,55.2%的學生認為網絡語言很有意思。網絡信息中,網絡詞匯幾乎是漢字、英文、符號、數字等的混雜,漢語構成的信息不到總量的1%。這種現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漢語的表達與溝通,拋棄了優秀民族文化。
(2)影響漢語的正常交流
漢語的順利交流往往是同種語言的使用,網絡語言的出現容易影響高職學生的素養及語言表達,不同言語的使用會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產生障礙,從而形成代溝無法正常交流。如把“謝謝”寫成“蟹蟹”、把“同學”寫成“童鞋”;使用“關我×事,我是出來打醬油的”、“XXX,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等網絡語言。這些網絡語言往往阻礙漢語的表達與溝通,使高職學生之間不能正常交流。
網絡語言是一種典型的青年亞文化,網絡語言的生產者、傳播者和使用者大多為青年一代。高職學生作為當代青年,網絡語言的流行會對其產生極大的影響,在促進學生表達與交流的同時也會沖擊漢語文化。因此,我們要采取謹慎寬容的態度去看待各種影響,可以鼓勵高職學生參與網絡語言建設,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
參考文獻:
[1]朱芳緣, 武香萍. 網絡語言及其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 北方文學:下, 2014(2):104-105.
[2]常鴻翔. 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言的影響[J]. 中外交流, 2017(50).
[3]楊繼美. 網絡語言對大學生漢語學習的影響與規制[J]. 語文建設, 2016(8):13-14.
作者簡介:
李萍,副教授,漢語言文學專業。
(作者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