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來說,我國的當代美術評論與繪畫作品市場存在著辯證的關系,優秀的美術評論能夠更好的支撐我國的繪畫作品市場,而優秀的美術作品也能為美術評論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因此,美術評論市場化已經成為我國繪畫作品行業的大趨勢之一。美術評論的市場化在我國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其中出現了大量的問題,如何合理解決其中的問題已經成為我國評論市場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關鍵詞:美術評論;繪畫作品;市場分析
引言
繪畫作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美術評論,二者相輔相成,美術評論也能夠很大程度上的規范繪畫作品市場。我國美術評論市場化的程度隨著時間不斷加深,其與繪畫作品市場的關系愈加復雜,出現的問題類型也越來越多。我國的美術評論市場有著濃厚的政治色彩,隨著經濟全球化在我國的不斷深入,美術評論市場也逐漸被賦予了社會學評論的屬性。因此,理性看待美術評論與繪畫作品市場之間的關系十分重要。
一、美術評論存在于我國繪畫市場的重要意義
美術評論不是一種單純的態度,更是一種結合了美術史、美學原理等各方面的理論活動,繪畫創作激發美術評論,美術評論帶動繪畫創作,二者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對于我國的繪畫市場來說,美術評論不僅僅是評價人主觀上的評價,更是結合了相關的理論,經過長時間的嘗試與完善之后建立起的一整套評價原則,之后再從這套評價原則出發,結合更多的個人感想等進一步解讀繪畫作品,將創造的理論體系進一步應用到實踐中。繪畫不是沒有規范以及約束的,美術評論在繪畫市場的存在就是證據之一。另外,美術評論會隨著時間不斷地發展以及完善自身體系,也會促進繪畫市場的完善以及獨立。
美術評論不僅僅能夠為繪畫作品提供理論意義上的指導與點評,更重要的是能夠影響多數繪畫作品。如果有一個科學、完善的美術評價體系,我國的繪畫市場會更多元,更規范。繪畫市場上的任何作品都是要面向觀眾的,繪畫作品輸出到觀眾之前首先要接受的就是媒體的報道,這其中就有著美術評論家制定的規則以及標準。
目前來說,美術評論共有三種:①社會學評論;②歷史的評論;③科學的評論。首先,社會學批評有著濃重的政治色彩,是基于不同國家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而產生的。但是,繪畫市場有觀點認為:繪畫創作有著極強的專業性與藝術性,價值體系也不同于其他,外界不應該太過干擾其表現內容。社會學批評是基于各國不同意識形態而產生的批評體系,其核心觀點緊扣當地社會意識形態,能夠簡潔的規范繪畫市場。歷史的評論是由美術歷史出發的。要采用這種評論方式,評論員必須深入了解與理解美術史,才能真正的將其應用到當代繪畫作品的評論中。另外,美術和其他學科同樣,在不斷的發展與演變,因此評論員在進行作品評論時要辯證的看到不同的美術現象與風格。科學的評價相較于前面兩種評論更加理性,只要求評論員從客觀角度判斷繪畫作品是否合乎邏輯。科學的評論沒有過多的政治色彩,也沒有過多的感性思考,但是卻著重強調了評論的方式、標準等方面。
二、美術評論與繪畫市場的辯證關系
我國的美術評論家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利用社會學評論的方式進行繪畫的評論,在“85新潮美術”之后,我國的美術評論因為各種原因逐漸產生了自律性,這與我國當時經濟制度的轉變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繪畫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繪畫市場日益繁榮,主要表現就是國內開始頻繁出現大型藝術展會、拍賣會等。
繪畫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離不開美術評論的支撐與推動,美術評論本身的價值決定了其進入繪畫市場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另外,隨著人們不斷地研究與完善,美術評論相較于以前已經越來越專業、越來越科學,為繪畫作品提供了科學、客觀、完善的評論體系,保證了繪畫作品能夠擁有合理的觀念支持。完善的美術評論體系催生了更多的優秀繪畫作品,越來越多的繪畫作品有為美術評論提供了更多的評論素材。因此,美術評論進入繪畫市場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優秀的美術評論能夠促進繪畫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經濟制度的改變為美術評論帶來的巨大沖擊
我國的經濟制度經歷過比較大的變化,其對繪畫市場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沖擊。美術評論不是完全獨立于社會意識形態的,因此其仍會受到社會意識形態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隨著發展,美術評論出現的問題已經日漸尖銳,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目前我國美術評論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美術評論家沒有合理的經濟、社會收益
繪畫市場的不斷發展為越來越多的優秀畫家提供了機會與平臺,讓他們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獲得經濟與社會上的雙重收益,這極大的促進了繪畫市場的健康發展。但是,美術評論家且沒有得到相應的經濟與社會收益,在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之后仍然不被整個行業重視,他們沒有得到合理的經濟與社會收益。
(2)美術評論家界定模糊
美術評論因為其服務對象的特殊而兼有學術性、社會性兩種特性,但是一直到現在恒業內部都沒有清晰的界定標準。繪畫市場能夠帶來大量的經濟收益,如此一來評論造假等現象極有可能出現,這與美術評論家界定模糊有著密切的關系。
(3)美術評論家的職業道德可能喪失
美術評論進入繪畫市場,代表著美術評論家能借此獲得大量的金錢,這就有可能出現某些評論家以喪失其基本的職業道德,以此獲得大量不義之財。
結束語
我國的美術評論已經完全進入繪畫市場,這種轉變對各方都有著影響,特別是對美術評論家提出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必須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美術評論必須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約束體系,從而保證繪畫市場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巍譯.當代美術作品收藏意義與繪畫市場價值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7(14):158-159.
[2]郭松.試論當代藝術市場發展對高校繪畫教育的影響[J].藝術評鑒,2018,571(20):161-162.
[3]潘高原.略論西藏文化題材美術繪畫作品的表現形式[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No.130(07):72-73.
[4]彭浪,朱聰,霍振宇.從品讀美術繪畫作品的角度談審美能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8,No.433(07):73-74.
作者簡介:
李紅霞(1969、4),女 ?漢族 ? 山東煙臺人 ? 本科,煙臺畫院收藏部主任,畢業院校:山東經濟學院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