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美玲

摘 要: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大量運用到教學中。本文結合高中歷史課堂的特點和高中學生的學情,對微視頻在高中歷史課堂上的使用時機、微視頻的類型、微視頻的評價、微視頻使用的“度”進行了研究分析,力爭對高中歷史教學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微視頻;高中歷史;有效教學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實踐證明微視頻對教學的促進作用毋庸置疑,作為高中歷史學科,我們該如何借力微視頻,提高我們的歷史教學呢?
一、掌握微視頻的使用時機。
恰當的展示時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經過我們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微視頻在課前和課中使用比較適合。
課前,在學生自主學習時使用,可以彌補教師不在的時間空檔。微視頻播放簡單,課代表可以進行操作,比學生自己上自習效果明顯提高。課中時,微視頻主要用于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的突破,教師講解和視頻講解相結合,形象、直觀,能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微視頻的使用時機除了指課前或課中播放,還包括在播放的時候是一次性呈現給學生,還是一點一點的呈現給學生?哪種效果更好?通過課堂情況看在播放微視頻時,逐次呈現,一點點的展示給學生比一次性連續播放效果更好一些。在播放過程中可以在適當的時機隨時停頓,讓學生進行思考,教師也可以進行提問或者補充講解,這樣可以讓微視頻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掌握微視頻的類型和視頻交叉使用技巧。
通過實踐,我們對微視頻的使用主要形成了如下幾種類型:
1、知識生成型
主要應用在重難點內容的突破上,著重進行主干知識的講解與剖析,盡量在5——10分鐘內完成本知識點的生成及應用任務,用簡短的時間對一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和方法進行精要的歸納和提升。
2、類型題研究型
在歷史學科中有一些比較典型的類型題。比如問答題當中就有比較型、概括型、變化型、評價型等類型題,選擇題也有不少類型題,對于每一種類型題應該怎么答,我們可以錄制一個微視頻。
3、講評型
顧名思義,講評型是針對某一份試卷進行講解。現在我們每周有1——3節自習課,我們可以把在課堂上沒能處理的題目錄成微視頻,讓學生自主學習時播放。這種類型比較適合我們晚自習或者周末自習,內容不能太多,可以用較短的時間講完。
4、任務安排型
在學生自習,我們不能到場的時候使用,就是把任務展現在視頻上。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非常詳細的安排,強調學生應該注意的事項,這比單純的讓課代表傳達教師的作業要有效的多,也清楚的多。
5、方法指導型
學生在平常做題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非知識性失分,很多都是由于沒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或者做題習慣較差造成的。我們可以針對學生這方面存在的問題,錄制一些對應的微視頻,讓學生觀看后找出自己的問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答題思路。
6、課堂小結型
課堂小結對于一節課來說,至關重要,雖然時間很短,但是一個好的小結可以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還能升華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三、掌握微視頻合理觀察量表和評價量規。
要開展研究,沒有觀察量表,每個參與聽課的老師將無從下手,不知道該從什么角度去認識這節課,評課也將沒有針對性。因此設計一個符合研究主題的觀察量表至關重要。經過四次改進,我們摸索出包括四步八環節、微視頻的使用情況、微視頻使用形式、微視頻使用主體、總體評價在內的觀察量表,讓我們的課堂聽評課活動進行的更有目的性。
微視頻的使用對象是學生,我們使用的目的也是促進學生的認知與能力提升,因此學生對自己微視頻學習的評價更為重要。在共同體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嘗試開發了學生自主評價的量規,便于操作,學生半分鐘時間就可以完成,可以快速讓學生對自己的課堂學習狀況進行一個簡單的評價。長期堅持必然形成一種學生自主監控自己課堂的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掌握微視頻使用的“度”
微視頻只是一種技術手段,一種便利的工具,我們不能為了使用而使用,因此,我們一定要在對課堂充分把握的基礎上把握適度使用微視頻。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微視頻使用頻率。一節課使用微視頻最好不超過3個,超過3個會沖擊學生的學習和思考活動,我們還要給學生留出做練習的時間。二是微視頻的質量。微視頻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了課堂效率的高低,因此對于課堂使用的微視頻我們必須保證視頻畫面清晰,聲音合適,沒有雜音等,如果沒有合適的微視頻,我們寧愿不用。
學習是每個人的必修課,研究則是為這堂教師必修課搭建了迅速提升的平臺,這個平臺是縮小自己與別人差距的最快最好的辦法,也是實現理想的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的研究才剛剛開始,我們以后要做的就是快速地改變自己,繼續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于友西《中學歷史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劉萬輝《微課開發與制作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