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學蘭
摘 ?要:在當前的教學改革實驗中,分層教學已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它代表著一種新思想、新思路和這種新的教學思想在教學中的運用態勢。分層教學的倡導者把“因材施教”理論作為其理論依據,并充分考慮到學生中存在的個別差異,有針對性地加強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指導,以便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
關鍵詞: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有效性
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中學階段所學的知識也屬于基礎知識,因此,要求學生掌握中學階段的內容顯得極為重要。而在目前初中英語學習中,中學英語教材也在不斷更新,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已經實施,但以同樣的教材、農村普通初中由于受地理環境、教學環境的局限及學生小學基礎教育現狀的影響,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而且參差不齊,分化嚴重。因此因材施教就顯得極為必要。
一、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
多元智力理論。多元智力認為,每個具有不同類型智力的人都是能夠成功的。分層教學以多元智力理論為基礎,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性和不均衡性,重視評價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建構作用。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重視個性發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合作學習理論。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形式,它是指幾位異質性的學生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進行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合作學習實質上是在分層教學活動中,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異質同組組合,加強相互溝通,共同學習,以彌補分層教學在學生“學”方面表現的不足。
成功教育理論。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相信學習困難的學生都具有成功的愿望、需要和潛能;主張通過不斷幫助學生獲得成功以激發學生的內部動力機制;提倡根據學習困難學生的實際,合理調整教育教學要求
任務型教學法。《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讓全體學生都能體驗到任務完成后的成功感。
二、進行分層教學
有了諸多理論支持,那么怎樣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呢?
第一,對學生分層
教師按照學生的測試分數、智能及思維靈活程度等因素動態地把學生分為 A 、 B 、 C 三個層次 ( 每個層次的學生可根據以后發展情況隨時調整 ) ?A層次是班里學習成績、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各方面都較優秀的學生,C 層次為學習成績、學習自覺性、主動性以及潛力各方面都相對較差的學生,其余的為B層次。各層次的人數根據班級情況而定。這樣分層、設組的優點是對各類型的學生都顧及到,易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力,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第二,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是核心,我常用以下方法:
1、分層教學中的備課
備課始終要以學生為中心,備學生的過程就是深入研究學生的過程。教師通過備學生,解決學生現有水平和教學要求之間的矛盾,起到調節學生與教材之間關系的作用,同時教師要做到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不同的情況,有的放矢地備課,有針對性地設計適合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發展,無論優秀生、中等生、還是后進生都學有所獲。例如備一篇閱讀課文較容易的“wh-” questions,掌握課文中的重要語法知識點。可以讓C 層學生在指導下,能用“Yes/No” questions問答;可以讓B 層學生在指導下,能用較容易的“wh-” questions問答,掌握課文中的重要語法知識點;而讓A層學生上臺表演做游戲,并設問一些難的“wh-”questions讓其他同學回答,這樣既訓練了他們的交際和表演能力,又提高了學習興趣。
2、分層教學中的課堂教學
合作、探究、運用是一堂課的主要環節,常常體現在學生間的討論之中,新授后就某一話題或所給任務進行分組討論,可使學生加深對“Topic”、“Task”的理解及運用,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運用英語的能力,也有利于學生技能的形成。同時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各層學生之間也起到了“扶、拉、幫”的作用。A層學生要求在出示情境時就能表演,B層學生在教師的指點下進行,如對話型課文通過呈現“Key words”或把它設計成補全對話形式,這樣B層學生看著所給提示也能熟練表演,“跳一跳,摘到桃”。而C層學生表演則可圍繞書本進行。
3、分層教學中的練習和達標檢測。
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差異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即:基本練習、變式練習、引深練習。通過分層練習使各類學生學有收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第一層次為知識的直接運用和基礎練習,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為變式題或簡單綜合題,以 B 層學生能達到的水平為限;第三層次為綜合題或探索性問題。第二、三兩層次的題目為選做題,這樣可使 A 層學生有練習的機會, B 、 C 兩層學生也有充分發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因而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分層教學的實施效果
實施分層教學以后,使同一個層次的同學都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上,感覺到水平差不多,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克服了過去那種自卑心理,重新樹立起了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也是爭先恐后,課堂氣氛很活躍。
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既尊重個性,體現差異,又激發活力,促進發展;既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某些心理障礙,避免學生學習時"優等生主動,中等生被動,后進生不動"的局面,又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欲望,給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創造了獲得成功體驗的平臺,增強了競爭性, 注重了實際,具有保尖、促中、補差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從而真正實現英語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達到全面提高英語教學水平的目的。誠然,一種新的教學思想的成熟和發展,還需經歷時間的考驗和實踐的反復檢驗。
參考文獻:
[1]辛學梅,王淑梅. 淺談中職學校如何進行英語分層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 2018(15)
[2]胡國鋒. 中學英語分層教學探索[J]. ?江西教育. 2017(17)
[3]張義攀. 論新課改背景下中學英語分層教學思維[J]. 考試周刊. 2017(56)
(作者單位:越西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