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躍飛
關鍵詞:初中體育;快樂體育;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讓體育課程學習不再單調、枯燥。群體互動,讓學生樂在其中,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接收為自主學習,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的翻轉。在初中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們通過合作學習,可有效強化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參與度;合作學習讓學生們的學習交流變得更加密切,互相啟迪以產生智慧的火光;在合作學習過程,學生們還可學習同伴的優點長處,從而查缺補漏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一、小組合作學習優化策略分析
(一)合作學習分組原則
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必然需要落實以小組為單位的原則,如各合作小組之間不能有效的進行合作,各組員之間不能各司其職,互幫互助,則合作學習也就流于了形式[1]。為此,合理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起點,也是促進合作學習深入開展的基礎支撐。合理分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
1.學生意愿
初中學生雖然年齡小,但已經完全具備了自主意識。在分組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實現民主的分組原則,讓學生們自由選擇組員,自由構建小組及選擇組長。學生們自主構建合作小組,可有效降低合作學習過程中帶來的不愉快,減少矛盾和摩擦,加強小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組內相異
確保小組內部組員各具特色,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找準自己的定位,為小組的發展貢獻力量。組內相異的分組原則最難控制,但又不得不加以優化調節[2]。小組合作學習,不能讓學生在小組內找不到歸屬感,從而讓小組合作失去本真。基于以上三點,筆者在我校8年級9班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擬定將全班31名學生平均分為5個合作學習小組(第5組多一人,一共7名組員)。在每個小組內,男女學生比例均衡(第5組男女比例為4:3),均有兩名體育優等生、兩名體育中等生和兩個較差生(第5組有3個體育中等生)。
(二)合作學習分組測試
1.層次劃分
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自然需要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依據學生體育素養進行劃分,才能客觀、公平的區分出體育優、中、差三個等級的學生。如果不能正確的劃分學生的體育層次,將會對以后的分組合作學習產生極其嚴重的消極影響,致使整個小組合作學習失去意義。如何才能科學、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首先,身體素質測驗。不言而喻,初中課余課程學習,對學生身體素質有著一定的要求。素質素質過差,體能不佳,學生容易在學習過程中遭遇挫折,繼而打擊到學生心理,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一般而言,身體素質越好的學生,越能在體育學習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而體育學習、練習又進一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上升,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模式[3]。分組時,教師需分別測試每個小組的平均身體素質,讓每個小組內既有身體素質良好的組員,同時也有身體素質較差的組員。
2.學習內容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需要設置出科學的教學內容。客觀而言,初中體育知識大多適宜于學生們開展合作學習,如籃球、足球、排球等團隊合作式球類運動。在田徑教學中,接力賽也是需要小組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獲得優異的成績。但是,初中體育課程中,并非所有的學習主題均要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有的教學內容,如體操、乒乓球等,主要還是依賴于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時間、精力投入。體育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體育學習需要在與他人交流的同時,也離不開自我的思考、總結與實踐,而后者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發展更加重要。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加重視。然而,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學生們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對文化課學習內容尚且應接不暇,自然難以有剩余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學習體育。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們不喜歡體育,除了一小部分學生是由于個人因素而抵制體育外,大部分學生是由于對體育學習缺乏正確、客觀且科學的認識。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思想觀念上對體育學習采取了被動應對,久而久之,也就缺乏對體育的溫情與敬意。
3.教學方案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體育課程中的實踐,需要教師更新教學理念,遵循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優化設計教學方案。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學方案應具備以下兩方面的特點:其一,循序漸進。初中學生進入青春期,活潑好動,熱情洋溢,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絕大部分初中學生喜動厭靜,甚至過于頑皮。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對于學習主題,學生們最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不知不覺的“忘記”了合作。有的學生愿意幫助同伴,愿意和小組成員共進退,但是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知覺的忽略了他人,而將學習的重心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學生們習慣了“單打獨斗”,有時候會忘記身邊還有需要自己幫助的組員,而這種情況在體育素養良好的學生中較為常見。內心的潛意識,或長期養成的習慣,很難在短時間的消除[4]。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簡單的學習主題切入,并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個參與者,時刻關注學生們的合作情況,隨時進行干預與調整。循序漸進,逐漸培養學生們合作的意識,讓學生在大腦深處,時刻想著組員,想著同伴,想著自己的團隊。其二,相互競爭。初中學生愿意表現自我,獲得同伴的羨慕及教師的褒獎。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強化學生們之間的配合意識,讓小組成員團結一致,以團隊的力量而獲得更大的進步。要擁有集體榮譽感,以團隊的勝敗為第一要務。積極進取,敢于競爭,如此才能促進學生們之間深入合作,在合作學習中一起進步,產生深厚的友誼。
4.考核評價
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意義重大,須臾不可或缺。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有的體育教師不重視教學評價,只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即可。有的教師雖然重視考核評價,但對學生們的評價方式不夠科學,評價內容單一,難以發揮其評價教學的積極效應。小組合作學習需完善教學評價環節,使其成為小組合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體育課小組合作記錄表(見表1)
三、結語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現實生活中,同學之間的體育素養及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不盡相同。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既要重視小組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也要重視學生個體的成長。考慮到學生在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性,通過體能分組、項目分組等多樣化的形式,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開展教學,才能切實提高教學產出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榮安.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16,8(38):106-106.
[2]丁忠.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思路構建[J].科技展望,2015,30(32);52-52.
[3]葉加梅.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新課程(上),2014,19(5):9-9.
[4]陳萍.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考試周刊,2017,25(93):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