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霜
關鍵詞:初中體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途徑
一、初中體育學界核心素養概述
初中體育核心素養教學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促使學生建立良好的體育品德為目標。體育核心素養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可以推動社會文明建設。長期以來,初中體育教學都以體育知識和技能教學為主,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價值觀教育根本不受重視,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改變體育教學重技能、輕素養的局面,健全學生的人格,促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道德水平、人格品格共同發展,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所以,在新課改推動下,核心素養教學也成為體育教學努力的新方向。
二、初中體育核心素養教學途徑
(一)提高教師素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體育教學發展所依靠的主要力量,初中體育教學包括體育核心素養教育,都離不開教師的關注、支持和付出。教師的重要性,決定了教師的綜合素質與體育核心素養教學的必然關聯。教師知識經驗豐富,教學能力突出,體育教學效果和質量就越好。所以,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首先要加強體育師資建設。這就要求學校重視體育師資隊伍建設,通過核心素養培訓、在職學習等途徑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獎懲手段和考核評價發掘教師的工作熱情,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中學體育教師也要充分利用空閑時間閱讀專業書籍,開展自主學習,參加教學培訓,并虛心向同行求教,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掌握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教學規律和技巧。然后,在體育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將自己掌握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應用其中,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如在初中體育籃球運球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設計,并在教學前讓學生提前進行新課預習,或者讓學生搜集與新課有關的資料,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安排不同的訓練任務,進行分層教學,并將小型比賽、游戲等有趣的教學手法用到體育教學中去,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愛上體育。
(二)給予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
對中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現代教育的要求。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擯棄傳統的只關注體育知識和技能教育的觀念,給予思想道德教育以重視。然后,深入發掘體育中的德育資源、和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如在初中體育武術“健身拳”教學中,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班長、體育委員帶領下提前布置場地和器材,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在整合隊列時,教師要向學生問好,并給學生嚴明體育課堂教學紀律,對大家進行紀律和規則教育,要求大家遵守課堂紀律,服從安排。在武術教學中,教師要以武術為例,詳細講解武術這一傳統體育項目的意義,如武術具有極強的表演性和觀賞性,但是早期的武術是戰爭的殺器。后來,隨著社會發展,武術的強身健體作用逐漸凸顯。如今,武術已經成為中國的符號,也是人們交流和增進友誼的重要手段。武術能磨練人的意志,縱觀那些武術大師和武術高手,無一不是刻苦鍛煉后才養成了一身本領。我們學習武術不是為了逞強斗狠,而是為了防身健體,修身養性。這樣,巧妙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武術教學中去,可以培養學生堅毅的品質,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三)多管齊下,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
身體是生活、學習和工作的保證,身體不好,人的價值和效能就大打折扣。對于中學生來說,沒有健康的體魄,就無法正常參加學習和實踐活動,學到的知識也毫無用處。這也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擯棄重智育輕體育的觀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學習和鍛煉中去,同時相應核心素養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參加體育鍛煉習慣,爭取讓學生既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還養成長期鍛煉的習慣,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好基礎。那么,如何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呢?筆者認為,首先,重視體育理論教學,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的價值,端正學生的態度和觀念。其次,創新體育教學手法,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手法。再次,將課堂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結合起來,組建學生體育社團,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如教師可以將喜愛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學習組織起來,成立乒乓球、羽毛球興趣小組,開展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賽,以帶動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
三、結語
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是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并給予核心素養教學以重視,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核心素養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偉.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1):69+71.
[2]申欣鑫.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J].教書育人,2018 (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