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
摘要:團隊精神是當今時代人才所具備的素質和品質,所以在體育教學中不僅是對學生身心的發展、體育能力的培養,更是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本文通過文獻資料、實地調查、訪談方法,對團隊精神的含義、當代大學生團隊精神的現狀,及其團隊精神淡薄的原因進行分析,探究了對大學生進行團隊精神的培養提出了有效的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體育教學;大學生;團隊精神
當今的時代,被譽為信息時代。經濟高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因此大學階段教育,對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競爭意識、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有些家長和學校還單純重視文化知識,認為只要學習好、專業好,孩子將來就會成功。從而很多學校、家庭忽略了對大學生的團隊精神的培養,這樣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工作將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因此,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教育就是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因而,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應成為體育教學目標之一。通過哪些途徑與方法進行培養,也需要研究與探索。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大學生團隊精神培養的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以葫蘆島市渤海船舶職業學院的部分大學生作為調查研究的樣本。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文結合在學校10多年體育教學經驗為直接經驗,并通過對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檢索的相關文獻資料的研究作為本文的理論參考。
2.實地調查法
本人在渤海船舶職業學院教學期間,通過對學院大學2年級120名學生進行了實地交流,了解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對團隊精神培養問題的看法與理解,并對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團隊精神這一問題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團隊與團隊精神的概述
“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而由相互協作的個體所組成的正式群體叫團隊”,這是1994年由美國圣迭戈大學斯蒂芬羅賓斯教授首次提出的團隊的概念。團隊精神既是指團隊成員共同認可的一種集體意識,顯示團隊所有成員的工作心理狀態和士氣,是團隊成員共同價值觀和理想觀的體現,是凝聚團隊、推動團隊發展的精神力量。
(二)對大學生進行團隊精神培養的作用、意義
學校、班級、課堂都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學生在學習中的意識與反映,其實也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任何的集體、不同的團隊都是社會構成的基本細胞,任何人的發展都必須依托于一定的形式的組織,這個組織有的是個小組、或是個班級,或者是個機關團體。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事情是需要團隊的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所以,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團隊精神的培養。
(三)大學生團隊精神認知現狀與分析
在大學生在校期間,個別學生和家庭對團隊精神品質的發展尚未足夠重視。多數的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體育教學中,更多的著眼點是體育技能培養、運動素質的增強,而對學生的團隊的精神培養常常會被忽略。
1.團隊精神不強,團隊缺乏凝聚力的現象令人擔憂
一個小組,一個班級都是一個團隊,團隊的整體氣氛能夠充分的映射出團隊凝聚力的現狀。許多同學不愿意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更不愿意贊賞和欣賞他人,在集體需要他時不能挺身而出,缺乏團隊精神,這種現象令人擔憂。
2.部分學生交往能力差,溝通能力匱乏
人際關系是否穩定與友好是團隊精神產生的前提和基礎。但是,當今的多數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嚴重,總是希望身邊的人和事都順從自己,從而導致了他們對人際關系處理不好,溝通意識和能力比較匱乏。
3.缺乏參與意識,躲避集體活動的現象
校園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班級、學校經常會有一些勞動、志愿活動、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的集體性活動,以此來豐富、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但在校園里只有很少部分同學積極性較高,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持著可以不參加就盡量的避免的態度,這樣淡化了參與意識。
4.組織觀念不強、行為取向趨于功利化
一些同學對于團隊活動表現的很淡漠,遲到早退、注意力分散、得過且過,更不愿意為團隊貢獻力量,對于應做的工作也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
(四)大學生團隊精神淡薄的原因和分析
1.家庭教育的影響
首先,現在的大學生,多半是獨生子女,家長不愿意孩子受苦,很少違逆孩子的要求。由于缺少集體生活的壞境和與人溝通的機會,所以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意識,缺少謙和和寬容。
其次,我國的經濟日益發展,使得大部分大學生的家庭生活比較富裕,已經不需要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而煩惱。
最后,教師與家長平時對學生關心最多的就是學習。重點在于分數,好與壞的唯一標準也是分數,對于團隊合作精神沒有足夠的重視。
2.傳統的教育模式影響
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許多教師在教授中相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忽略了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導致了他們最后完全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一個人單獨完成的思想。
3.學校的應考制度
現在的大學生學習任務雖然不是很繁重,但還是面臨著的考試。所以,由于應考中的“勝負”使得許多大學生崇尚競爭,孤軍奮戰。
4.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競爭、是現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常出現、也是經常出現的一個詞,它不斷的上演著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一幕幕相對殘忍的場面。從而使那些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都還不成熟的大學生們,下意識的認為,應該保護好自己,持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觀念。因此,忽略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所在。
(五)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的途徑與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價值,通過集體性項目培養團隊精神
籃球、排球、足球三項集體性運動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的最好運動。這三項運動受場地限制因素不大,各個學校都具備上課條件,也是學生們普遍喜歡的項目,非常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更典型的教材就是接力跑。在接力跑教材的教學中,教師經常把教授傳接棒作為教學重點,但是效果不大,教師如果把如何激發各個接力隊的合作意識作為重點,情況就會發生變化,小組有了目標,有了凝聚力,學生會自己研究傳接棒的方法。實踐證明,團隊精神的強弱是影響一個團隊成績的重要因素。
2.運用教學組織形式作用對大學生團隊精神進行培養
小組教學是體育教學最常用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經常強化小組的作用,確定個人在小組中分工與奉獻。很多學習活動的評價都以小組為單位評價,這樣長期堅持,對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素質拓展也是近年興起的一種培養團隊精神的訓練。拓展訓練中大部分的項目都 以團隊形式完成的,此訓練重在強調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團隊合作精神。這樣的體育教學主要是強調了教學組織的作用,不僅達到了教學目的,還實現了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目標。
3.打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是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的有效途徑之一。傳統的體育課堂上主要是以教師教、學生學,教師為主導地位的模式,這種死板的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許多活躍細胞。在體育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等分組,拉近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培養團隊精神。
4.教學方法、手段要豐富多彩
游戲法在體育教學中很受學生歡迎。體育游戲已成為一種新型的體育教學方法,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等都非常有效。教師可以通過選定一些學生共同具有的目標,且達到領會團隊精神的體育游戲,使學生在參加游戲中鍛煉各項身體素質,并在享受游戲的快樂中體驗到團隊精神的重要。
三、結論
(一)大學生團隊精神的現狀令人擔憂。對于做人做事功利心重,參與團隊活動態度冷漠、紀律性差,在人際交往方面能力欠缺,這些現象應引起體育教學的關注。
(二)大學生團隊精神淡薄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父母寵愛,長輩溺愛,缺少兄弟姐妹之間的紛爭,合作與謙讓造成。
(三)教師應精心選擇教學內容,多選擇有利于團隊精神培養的內容進入課堂。通? 過教材本身的體育文化價值教育學生,實現體育文化的根本目標。
(四)經常運用和強化教學小組的作用。充分發揮教學組織手段在培養團隊精神的作用,使學生懂得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從而增加集體凝聚力。
(五)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經常使用游戲法、競賽法等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激勵個人責任心、集體榮譽感的教學方法,實現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偉紅.淺談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J].科技信息,2011 (24).
[2]裴浩淋,孫健.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有效途徑[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 (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