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丞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各大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標準相對較低,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還有待提升。教師通過向學生推薦人文圖書并指導其閱讀,是培養高職生良好閱讀習慣,提高其閱讀效率的關鍵,同時也是提升其人文素養的重要舉措。鑒于此,本文對高職生的人文圖書推薦及閱讀指導方法提出詳細介紹,以期為高職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圖書館;人文圖書;推介;閱讀指導
一、前言
人文主義思想是人類思想歷程上的不朽豐碑,就個人的發展而言,具備人文主義關懷,也是一個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里程碑。目前高職學生在人文主義這方面的教育嚴重不足,鑒于高職院校內,有很大一部分高職學生屬于初中畢業生,思想和心智的成長尚不充分,很容易受到外部思想的感染,對高密度、高刺激、高時效的流行文化產生興趣,對低密度、低刺激、低時效的閱讀行為難以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很多高職學生對閱讀書本的動機也大多停留在消磨時間上,更愿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閱讀。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類型,不講究所讀書本的內容是否千篇一律、是否低俗幼稚、是否狹隘淺薄,只是為了尋找在閱讀時所帶來的感官刺激,不追求思想境界的高深和寬廣。而高職院校在教育過程中,過于重視了對科學技術的教育內容,造就了高職學生過于追求目的和功利的現狀。在教育過程中,單方面的灌輸科學理性,缺少了人文感性的教育,原本應該多姿多彩的人生,也會變成殘缺的人生。
二、人文圖書的推介和閱讀指導
(一)了解學生閱讀興趣,指導學生正確閱讀
想要將人文類圖書推介給高職學生,有必要事先了解高職學生的閱讀興趣,有目的地培養其閱讀行為,塑造高職學生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盡可能讓每一個高職學生都能有最佳的閱讀體驗。教職工可以先讓高職學生們先讀一點淺顯易懂的、內涵豐富的、閱讀難度小的人文類書籍,培養起高職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再引導高職學生們閱讀一些思想境界高深、胸襟氣度豁達的書籍。造就高職學生養成“閱讀人文類書籍是一種升華”的理念[1]。并教導高職學生切實有效、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一要有所取舍,不要對任何書籍都來者不拒;二要在閱讀中思考,琢磨回味書中觀點自己是否認可;三要學會留下閱讀痕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四要懂得將書本知識靈活運用到現實,知行合一。
(二)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造就學生愉快閱讀
在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閱讀行為過程當中,務必要記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最大限度為高職學生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閱讀平臺,培養高職學生對閱讀人文類書籍的熱情,培養高職學生閱讀人文類作品的高層次動機,由此培養高職學生對閱讀人文書籍的興趣,讓高職學生完成從“閱讀”到“悅讀”的轉變,讓閱讀人文類書籍的行為變成一種愜意的生活方式[2]。為此,高職院校可以先為高職學生推介部分勵志類的書籍,例如:《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技巧:如何用一年時間獲得十年的經驗》、《生總會有辦法:用逆向思維解決難題》、《完全圖解超實用思考術》、《秘密》、《不抱怨的世界》、《喚醒心中的巨人》、《人生》等,通過一個個擺在眼前的實際例子、妙語橫生的哲理,給予學生在學習方式、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思想境界有所提高。也能聯系有關的人物傳記來輔助,例如《人類群星閃耀時》、《巨人三傳》、《迷宮里的將軍》、《蘇東坡傳》、《他改變了中國》、《邁克·華萊士傳》、《我的前半生》等。一本打動人心的人物傳記不光可以讓高職學生了解成功人士的人生,從中得到人生感悟,還可以讓高職學生更深層次地思索怎樣的人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奮斗。
(三)強化人文藏書建設,合理調整藏書比例
在保證高職院校專業的書籍保有量的基礎上,圖書館勢必是要建設人文藏書的保有量,除了要主動選購相關的人文類書籍之外,也可以讓有關學科的教職工和對這部分圖書有很大興趣的學生來提供建議。近年來,有部分院校的圖書館都是交由教職工和學生來將類似《文學死了么》、《理論的幽靈——文學與常識》、《小說的藝術》、《論法的精神》、《蘇菲的世界》、《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哲學之樹》、《哲學家們都干了什么》、《你的第一本哲學書》等放置在了圖書館的書架上。這樣做不光能夠擴充圖書館的庫存,還能夠讓讀者的閱讀需求得到尊重讓圖書館上座率有了保證。而且還對推薦了這些書目的讀者而言,自己的意見得到了采納,讓他們有了自己受尊重的感覺,讓他們從心理上更加認可這個認可他們意見的圖書館,并對圖書館有了歸屬感[3]。
(四)多方位推薦人文書,積極開展人文導讀
高職院校圖書館能夠使用各種宣傳手段向校內人員推介人文類書籍的相關信息,激活學生們對這類圖書的閱讀。發動校內有關學科的教職工挑選和宜講與所任教科目內容有關聯和拓展的人文書籍,如《資本論》、《國富論》、《西方經濟學史》、《一課經濟學》、《年輕人的經濟學》、《經濟論辯集》、《國民經濟學原理》、《權利與市場》、《騷動的靈魂》、《一個英雄崇拜者的自白》等書籍舉薦給商貿系任教教師;把《文藝對話集》、《華夏美學》、《美的歷程》、《美學原理》、《巴洛克藝術》、《下妻物語》、《美學散步》、《文藝心理學》、《破門而入》、《人間詞話》、《美術史十議》、《給青年藝術家的信》、《藝術的故事》、《柏拉圖文藝對話集》、《判斷力批判》、《悲劇的誕生》、《存在與時間》、《沉重的肉身》等書籍舉薦給設計系任教教師,幫助任教教師們把這種書籍加入到課程設計素材里面,用以熏陶學生素養,拓展學生見識,開闊學生胸襟,解放學牛思想。
三、結語
讓高職學生獲取人文素養顯然不是一時興起就能辦到的事,這是一項巨大的、持久的、艱難的工程,一項應該由多面參與同心協力的工程。而高職院校的圖書館能夠成為這項工程中最有力的支撐,自然也就應該在這項讓高職學生獲取人文素養的工程中展現非凡的風采。首先希望借由讓高職學生進行人文圖書的推介和閱讀指導,讓高職學生在感受到人文主義思想的熏陶后,能夠在生活態度、道德層次、分辨是非、人文關懷、自我意識等眾多作為合格公民的基本社會素養上擁有不同水平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董振中.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實踐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5):48-49.
[2]龔雪竹.高校圖書館人文素質服務職能與活動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9(07):64-71.
[3]孫雪菲.探析高校圖書館人文精神建設[J].才智,2019(09):123.
作者簡介:張壓(1988.07-),女,四川南充人,碩士,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