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驪超
摘要: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快速發展,市場份額連續三年領銜全球。而經濟增速放緩,樓市調控升級,中美貿易摩擦風險上升;出于保值增值需要,藝術品市場將吸納更多避險資金,市場成交將大幅增加。
關鍵詞:藝術品;投資風險;文化價值
一、引言
藝術品市場展現出廣闊發展空間。本文通過分析藝術品市場投資趨勢,探討其中風險并提出相應對策,使投資者優化配置藝術品資產結構,降低投資風險。
二、綜述
目前關于藝術品投資研究集中在對藝術品資產定價市場度量。
賀雷從市場條件實證了中國藝術品資產組合應用可行性,證明藝術品引入資產組合可改善組合質量。石陽實證分析藝術品波動率高,實際收益高于股票、債券,藝術精品投資收益率超15%。西沐認為藝術品沿雅玩一商品化一資產化一證券化路徑發展。
另部分學者認為,藝術品區別于一般資產,具有投資和精神消費雙重特征。
斯坦認為藝術品收益更多來源于觀賞帶來精神愉悅而非資本增值,投機者很難體會。而藝術市場的交易費用及信息不對稱性要大得多。
國內李向民(1985)率先提出精神產品概念,他認為精神產品既是精神資本,又是消費對象。精神產品一類是科研成果,另一類是文化精神產品,包括藝術品、文學作品等為滿足精神需求而創作并能在消費中產生心理愉悅和審美情趣。
結合以上論述,在藝術品投資中不僅考慮收益率等金融資產屬性,而應優先考慮藝術品稀缺性、弱流動性、高信息交易成本及文化價值識別下價格機制的復雜性。
三、藝術品投資市場
據藝術市場聯合會報告,2018年中國藝術品交易總額達128億美元,占全球交易額34%。龐大交易需求衍生了眾多流通途徑,包括常見的拍賣市場、畫廊、古玩市場、文交所等渠道。
(一)拍賣
拍賣行業集中度高,展拍競價過程相對公開,參拍藝術品市場價值高。2017年全球拍賣市場成交額285億美元,高端拍品占90%。中國拍賣市場成交率6%,流拍率53%。
拍賣成交無論數量及成交率都較低,僅占藝術品市場交易一小部分。除高端拍賣,市場上拍品參差不齊,甚至假拍及贗品上拍也不少見。因此就拍賣而言,數據真實性需進一步鑒別。
(二)畫廊
2017年全球畫廊交易額達337億美元。畫廊是較成熟的藝術品一級交易市場,在市場運作方面更專業。顧及商業信譽,多數畫廊作品來自藝術家本人,畫品可靠,降低了市場信息不對稱。但畫廊與藝術家之間采用代理合作,對畫家的作品實行壟斷代理,傭金一般較高,易使畫家惜售精品。同時畫廊規模小、專營性強,使投資者的選擇性較小。
(三)古玩市場
古玩市場一般檔次較低,參差不齊,市場信息不對稱現象嚴重,買家搜尋藝術品需要大量投入。逆向選擇使買方只愿以低價支付,雙方交易成本都很高。雙方博弈的關鍵在于對真實藝術品價值的掌握。
(四)文交所
文交所份額化交易降低了投資者門檻,將專業化投資變成大眾化的金融投資,解決藝術品交易量、流動性低問題。因多數文交所T+O模式交易風險高,2017年文交所深度整改;市場政策規則不確定、短期投機等因素增加了投資風險。由于文交所政策尚未完善,交易短期還難以恢復。
四、藝術品投資風險
(一)信用風險
不同于一般金融資產,藝術品最大風險是信用風險。由于信息不對稱,投資者鑒賞能力不足,易買到贗品;一旦鑒定出錯意味投資失敗,買家需承擔全部損失。同時投資標的越大,隱含信用風險越高。作為一種零和博弈,藝術品投資信用風險首當其沖。
(二)保管風險
藝術品要考慮保管過程易出現的折損,盡可能保持品相完好。這需要專業知識及設施保證濕度、溫度、光線等適宜,降低持有過程保管風險。
(三)市場風險
由于階段性盲目跟風炒作,藝術品市場時常存在投機現象。短期操縱行為屢見不鮮.導致某些藝術品價格波動較大。而我國藝術品市場中法律法規不完善。雖然我國頒布典當法、拍賣法等法律規范,但藝術品交易特殊,法律執行機制仍待健全。
另外藝術品雖具有避險資產特點,但一樣具有市場風險,投資收益率隨宏觀經濟情況波動。國家貨幣政策同樣會直接影響藝術品市場,同時貿易爭端匯率波動等也是影響交易的外部因素。
(四)流動性風險
藝術品不同于股票等資產,由于投資周期較長,長期供求關系不穩定。投資者需承擔前期交易成本,出售過程也要考慮手續費,導致藝術品投資流動性低。因此資金成本、使用期限等都是投資者考慮因素。
五、藝術品投資策略
(一)提升鑒賞能力
藝術品作為特殊商品,承載豐富文化內涵及審美價值。珍貴藝術品對于持有者的文化品位、社交圈層和社會地位的精神收益遠超過經濟收益的范疇。而藝術品精神文化價值直接決定了價格;經濟收益顯然是其文化價值開發效應。因此藝術品投資要通過專業學習,提升藝術品位及審美情趣,與藝術品文化內涵產生共鳴,提高對藝術品價值識別能力,才能有效規避信用風險,真正實現價值投資。
(二)第三方機構鑒定
由于藝術品持有過程中存在很大信用保管風險。而正規的第三方鑒定機構能給出專業鑒定意見,提供完整的顧問、評鑒服務,大大提高鑒定準確性,規避投資信用風險。同時機構提供專業保管設施、方案和托管賠付機制,確保藝術品得到安全養護。
(三)分散投資配置
國內藝術品市場起步晚,短期炒作現象導致藝術品價格呈階段性大起大落。因此除了鑒賞知識還要掌握經濟投資理論、財稅籌劃常識。在選擇投資策略時需要根據自身水平選擇,以中長期投資為宜,判斷合適時機,尋找投資組合,將資金分散投入不同類優質藝術品中。
應對整個社會藝術風尚變化,投資者可對投資組合作分批中長期調整,減少市場波動影響,更準確把握藝術品交易時機,做好市場風險規避,避免因一次判斷失誤而錯失機遇。
(四)藝術品金融工具
藝術金融產品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投資選擇,豐富投資種類。基金公司配備專業投資顧問,選擇具有投資價值的藝術品,實現藝術品與財產管理結合。藝術品金融產品偏向于保值、追求資金安全;無藝術品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可選擇藝術品基金作為參與投資的安全渠道。
六、結論
藝術品投資最大意義在于精神收益和審美享受,投資收益只是其內在價值衍生。而藝術品不僅是優質的風險分擔配置資產,更是提升文化品位、文脈傳承,傳播文化價值的載體。
參考文獻:
[1]賀雷.藝術品在資產組合管理中應用及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10.
[2]石陽.藝術品投資收益整體特征與杰作效應[J]金融研究,2013(2).
[3]西沐.藝術與金融步入熱戀期[J].卓越理財,2014(6):72
[4]李向精神經濟[M]新華出版社,1999:14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