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摘要:時代發展推動教育改革,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街舞作為當代流行文化之一,其藝術表現形式符合當代大學生個性特征,受到學生喜愛和追捧。在大學課程中加入街舞教學,能夠發揮街舞健身和美育的功能,本文分析街舞的特點,發現適合當代大學生街舞教學方式,利用創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積極影響。街舞課程教學能夠利于學生身體素質提升,提高學生靈活性和肌肉控制力,使整體體態發生改變,還能夠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學生運動習慣,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
關鍵詞:大學街舞;體育教學;身心健康
高校開展街舞課程為我國體育事業注入新的活力,街舞健身具有輕松愉悅富有個性的特點,為大學生帶來一種新的運動形式,鍛煉身體的同時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提升心理素質,使大學生能夠身心同步發展。高校開設街舞課程教學是一種個性化選擇,豐富了目前學生體育鍛煉課程,充分發揮了街舞健身與美育的功能。
一、街舞的特點
(一)多樣性特點
街舞是由美國黑人發泄情緒的運動所演繹的一種街頭文化,從風行歐美到幾乎席卷全球,特點是爆發力強,用全身肢體動作的活力給人帶來熱情的感受。街舞具有表演性和競賽性,街舞表演者用街舞張揚自己個性,其表演形式在全世界所表現出來多樣性的特點。街舞運動發展從舊流派到新流派,從大范圍的移動變成更在注重全身的協調,增加許多手部動作,使街舞動作越來越具有多樣性,變成沒有規律的舞蹈,逐漸發展成街舞愛好者一種行為方式,用舞蹈展示他們活力與熱情。除此之外,街舞多樣性的特點還體現在無論什么年齡段都能選擇街舞進行健身,專業舞者可以選擇流行街舞挑戰自我,在街舞練習中不斷提升自身舞蹈水平,還可以將街舞作為一種健身方式,在運動中釋放壓力,愉悅內心,使街舞成為全民都能體驗的舞蹈類型。
(二)自由性特點
街舞的起源是黑人為了對抗生活環境所帶來的歧視和壓抑的感受,是一種身體的解放,所以街舞特點是沒有規律,隨時隨地任何動作都是舞蹈,具有自由性特征。自由表達是街舞表現形式,街舞大多經過斗舞方式進行街舞比拼,在斗舞中,大家可以隨意發揮,根據不同種類音樂,通過創新動作來贏得比賽,對于斗舞中,可以激發人們創造力,創造力越豐富越能夠勝出,在街舞自由特點中,人們能夠勇于接受挑戰,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張揚自己個性,表達自己情感,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受到當代青年人追捧。
二、大學街舞教學方法
(一)教學內容具有街舞特色
在街舞教學中,要重視給學生足夠的表現機會,符合街舞張揚個性的特點,滿足學生表演欲望和個性展示的需求。在街舞教學中要掌握街舞練習方法以及街舞動作技術要領,根據街舞競爭性特點編排街舞動作和課程內容,充分了解競技街舞的發展內容,教學中要根據學生不同基礎和特點制定不同學習計劃,教學中要少講解多練習,使學生掌握街舞動作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運動能力。在街舞教學中,教師要提前設計教學計劃,將教學重心放在提升學生創造力,增強學生自信力中,不斷發掘學生身體潛能,培養學生運動能力同時,能夠提升學生運動能力,培養出良好運動習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采用集體教學,然后針對掌握學生掌握情況,進行分組練習,將掌握較快的學生與掌握慢的學生分在一組,發揮學生優勢,促進學生之間交流,互相探討共同進步,使每位同學都能夠熟練掌握舞蹈動作,增強學生之間互助,更好實現教學目標。
(二)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方式
隨著網絡技術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廣發應用到教育領域,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舞蹈教學中,能夠改善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缺點,傳統街舞教學往往都是教師親身演示動作,學生學習僅靠模仿,使學生學習舞蹈效率不高,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彌補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使學生通過聽、看、學全方位理解舞蹈動作,提升學習效率。例如:在街舞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網絡豐富素材,在舞蹈教學演示中,加入網絡相關演示視頻,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演示,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于動作的細節,如翻轉、跳躍、步伐過程看清楚,還可以通過暫停或反復播放,進行研究理解,比較自身動作與示范動作之間的差距,反復練習熟練掌握。還可以通過音響設備為學生動作伴奏,通過音樂特征記住動作,不斷促使學生街舞動作的進步。除此之外,多媒體技術教學還可以將學生練習過程錄制下來,學生通過觀看自己動作,找出舞蹈過程中的不足,并加以練習,及時改正,提升教學效果。
三、街舞教學健身與美育功能
(一)街舞課程訓練利于身體素質提升
當代大學生受科技發展影響,生活大部分時間投入到網絡中,運動時間少,身體素質逐漸下降,街舞由于內容豐富,種類多,對大學生提供很多選擇。在大學課程中加入街舞課程,可以通過街舞課程訓練訓練學生柔韌度、力量、耐力,使學生具備街舞表達所具備的身體素質,街舞運動中,動作包含肌肉訓練及關節運動等,提高學生靈活性和肌肉控制力,街舞運動在節奏強烈的音樂中進行身體運動,增加身體血流速度和肌肉收縮,對舞者心肺功能是很好的鍛煉,長期進行街舞訓練,對于學生身體素質有所提升,使大學生的體制得到改變。街舞不同動作對于身體不同部位有特定健身效果,不僅對肢體協調能力有所改善,還能通過細小動作對各關節都能起到運動效果,在街舞訓練中,街舞減少脂肪,增加肌肉和提高皮膚彈性,通過長時間訓練能夠使身體姿態逐漸變得優美,使整體體態發生改變,逐漸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
(二)街舞運動利于心理健康
街舞運動具有自由特點,運動過程中不受束縛,大學生感受街舞運動所帶來的激情,將學習壓力和心情不愉悅的感受忘卻。街舞運動輕松越快的氛圍能夠為大學生心理帶來積極影響,所有負面的情緒可以通過街舞運動來發泄和表達,起到調節和放松心情的作用。街舞運動不僅能夠發泄學生情緒,還能在運動中逐漸完善學生個性,個性作為學生未來發展中重要因素,對學生工作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大學生由于當前學業壓力和未來工作壓力,導致個性孤僻,生活中缺乏活力,長此以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街舞運動課程開設,通過街舞運動學習,可以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使學生個性逐漸變得外放開朗,個性得到有效改善。街舞運動還能夠培養學生創造能力,街舞競爭性特點,使學生在街舞訓練中,不斷創新思維,創造適合自己的動作。隨著街舞深入學習,街舞動作不斷難度提升,使學生不斷挑戰自我,掌握更高的舞蹈技能,培養勇于挑戰困難的品質,所以街舞課程學習有利于學生心理素質發展,對完善學生個性和品質方面做出貢獻。
(三)利于形成健身習慣
街舞作為一種流行文化,受到當代年輕學生的喜愛,通過街舞表演盡情展現自我,現在越來越多人接觸到街舞,各大高校擁有廣泛的街舞愛好者,在校園內組建街舞社團,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園廣場進行街舞表演,形成特定的街舞文化風景,使學生都能感受到街舞魅力,加入大街舞學習中來。街舞課程的開設可以豐富學生運動項目,增強學生對與運動的興趣,并借助街舞提升自身身體素質,逐漸形成健身習慣,發揮自身特長來展現自我活力,讓學生在街舞運動中找到樂趣,增強學生運動能力,實現街舞教學的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街舞課程教學的開設是具有積極作用的,豐富當代大學生運動項目,使教學緊跟隨時代發展,讓學生對于體育健身增加興趣,并能夠通過街舞訓練鍛煉身體,加強學生之間交流,提升人際交往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樂趣,發揮自身特長,展現青年人富有活力的面貌,同時使教學能夠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王倩.健身街舞對大學生身心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2]阿力木江·依米提·塔爾肯,艾熱提·買提熱依木.街舞引入克拉瑪依市中學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17,39 (05):81-85.
[3]王洋,段大鵬.街舞教學的應用研究與案例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 (29):220-221.
[4]李建.高校健身街舞俱樂部運行機制的思考[J].運動,2017 (0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