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競爭日益加劇,要求企業在發展過程要對成本進行嚴格的掌控,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控制體系。企業集團要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集團成本的控制是制勝關鍵,也能夠在一定程度提高企業集團在市場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在市場中的健康平穩發展。因此本文將在企業集團成本控制的背景,研究現階段企業集團成本控制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企業集團;成本控制;對策分析
一、對企業集團進行成本控制的研究背景
市場經營者熟知企業成本對于企業經營運轉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具有直接影響,同時還關乎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市場環境日益激烈,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企業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因此企業只有嚴格控制成本支出,以此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但是企業集團在進行成本控制的過程中仍存在較多問題,諸如對于成本分析不夠具體全面、成本規劃分配不夠合理、控制目標不夠清晰等問題。這就對企業進行成本控制提出了要求,企業集團應加強成本分析能力,在企業內部建立專門的成本分析部門,對于成本支出進行監控,形成科學的成本控制體制,保障成本控制機制切實實行,發揮出企業的成本優勢。
二、企業集團在成本控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于集團成本的分析缺乏全面性
當前企業集團成本控制的主要階段是生產過程,容易忽略產品其他階段的成本及控制,例如產品的創新研發階段和此產品的售后階段,但是這些階段的成本支出也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對于經營規模較大的企業可能還存在分公司和子公司,這種情況對于企業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會造成較大的難度,企業中較為分散的成本支極其容易忽視,這樣企業在進行成本分析是難以進行全面的覆蓋的。因此企業集團需要建立一個相對全面財務體系,將企業內部的成本支出進行詳細的記錄,以此才能夠全面了解企業集團的實際經營狀況,對集團的經營特征進行深入的分析,這樣一來才能夠做出科學合理的成本分析報告,企業集團的成本控制措施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二)企業集團對于成本控制的結構缺乏合理性
企業集團進行成本控制的重心是成本策略的執行,通過制定各種高效的實施方針,在實際過程中切實有效的減少企業的成本支出。但是企業在成本控制過程中對于結構的把握不夠合理,企業集團將成本控制集中在產品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一部分,但是三個部分未能進行有效的結合,對成本的核算過程沒有統一的制度規范,所以企業集團的各職能部門之間無法形成相互制約的機制。另外企業集團在成本控制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企業的長期發展要求,沒有制定長遠的成本控制戰略措施,導致企業集團近期成本控制與企業的實際發展高度相脫離,企業內部無法形成一個層次分明的成本實施體系,在企業集團業務較多的情形下會導致企業集團成本控制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的影響。所以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過程要對控制結構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從而保證成本控制工作的順利進展。
(三)企業集團成本控制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無法充分發揮規模效應
企業集團進行成本控制以及進行企業擴張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到成本規模效應的重要性,導致成本規模效應在企業集團未能實際發揮作用。市場環境中的企業集團往往具有規模大、效益高的特點,政府為了完成當年的經濟發展指標,因此對企業集團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有的企業集團為了滿足政府要求會開展一些形式工作,從而保證企業集團在市場的順利運行,對于政府的過度依賴導致企業集團的經營管理呈現盲目性特征,忽視了企業明確的成本控制目標,企業成本控制雖然有了量的變化但是沒有質的發展,企業集團只追求規模擴張無法真正推動企業的發展。有些企業集團在經營過程中會進行多樣性經營方式的嘗試,但是對于經營領域缺乏清楚的了解,會導致企業成本面臨不可預測的風險,進而導致企業集團陷入危險境地。
三、優化企業集團成本控制的具體措施
(一)對成本進行全面的分析,建立科學合理的監督反饋機制
對集團成本進行全面分析是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的關鍵,為成本控制工作指明方向,同時也能將企業中容易忽視的成本支出納入到成本控制體系中來。企業集團對于實際的經營狀況應當有一個明確的認知,通過成本支出的數據結果進行分析,從而對企業集團經營項目是否合理有效進行科學判斷,從而做出合理的決策。企業集團對于企業的各項成本應當進行嚴密詳細的記錄,對于和預計成本出現差別的部分進行分析從而發現解決對策,最終保障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在預計的成本范疇內完成。企業進行經營活動的各個階段的成本支出都應該處于成本控制體系范圍內,無論是產品的設計研發還是具體的生產維修階段。
企業集團應當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監督反饋機制,利用監督反饋系統,對于企業集團經營方針策略實施情況進行嚴格的監控,從而更好的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完善,對于企業集團經營狀況進行實時的監控。通過監督反饋機制對于集團內表現良好的部門和人員進行獎勵,從而推動成本反饋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在企業集團內建立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體系
企業集團內部想要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體系是關鍵。企業集團中擁有較多的職能部門,部門之間的工作職責可能會有重合,因此企業要對于集團實行部門精簡的舉措,這樣對于企業部門能夠進行成本的有效管理控制。在成本控制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當以財務部門作為核心,進而編訂出科學的資產資金管理方案、成本費用核算的具體方案制度,統一成本的控制標準及程序,督促企業按照標準進行實施,從而切實保障企業的成本預算管理工作。應明確企業集團當前的目標發展方向,如果有總公司時還要對其總體的方針策略進行分解掌握,構建出全方位的成本控制實施框架,保障成本體系在總公司的目標范圍內。另外企業集團應當提高成本的核算管理水平,制定集團內部成本核算的統一標準。成本的管理過程應嚴格參照《公司法》和《企業規章》的具體規定,明確企業管理層人員的具體職責劃分,管理人員的職責相互制約能夠保障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另外企業集團對資金應實施集中管理,對資金進行合理配置,保障企業資金的良好運轉。對于企業的資金進行合理的規劃,為日常經營預留一部分的周轉資金,其余部分應當作為風險準備金,便于集團遇到風險時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三)企業集團應重視發揮成本規模效應
企業集團要根據既有資源以及獲批的經營計劃,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制定經營方針,對于自己在市場中已經取得的市場地位、市場需求、競爭優勢、產品價格進行準確的分析,從而精確的掌握企業的成本控制的相應標準。企業集團由于經營規模大、創新研發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在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發展優勢,國家也會出臺相應的政策對其進行扶持。但是集團在發展過程中應保持自身發展的獨立性,不應過度依賴于行政機關的干擾。企業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完善企業的產業鏈,促進集團企業業務同市場中更多的產業類型進行結合,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從而擴大企業原有資本的擴張,促進企業成本規模效應的實現。
四、結語
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集團快速發展的關鍵在于企業在市場同類型企業中是否擁有核心競爭力。企業集團在企業的成本控制、經營利潤、人員管理都有不同,但最終成敗的關鍵在于企業是否擁有較高的成本管理水平。企業集團應從企業發展實際出發,并結合外部市場環境,對企業集團的成本管理制定規范化的控制規范。雖然當前我國的企業集團在進行成本控制時仍然會遇到各種問題,但是重要對成本管理進行清晰的掌握和理解,就能夠真正有效的實現企業的成本控制,促進企業集團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曉光,集團企業成本控制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9(21):120-121
[2]李濱.新會計制度下集團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財會學習,2019(08): 111-112
[3]許慶民.集團成本管理有關問題分析研究[J].財會學習,2018(16):90
作者簡介:袁俊民(1981-),男,漢族,四川成都人,會計師,四川特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地產旅游事業部、新農業事業部會計師/財務總監,畢業于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專業,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企業內部控制和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