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蒲
【摘? ? 要】差生問題是教學中無法避免的問題,是學生行為能力差異所產生的必然結果。但是差生問題并不是絕對的,差生轉變為優秀生的案例也不在少數。所以在轉差課題中,教師要始終保持高度的信心,選擇和運用有效、綜合的教學方法,帶領差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關鍵詞】高中數學? 轉差策略? 教法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29
后進生的存在具有客觀性,無論在什么教學階段或是哪一學科中都有存在。而在高中教學階段,后進生問題在數學學科中的表現尤為顯著。高中數學已經具備了與大學數學接軌的難度,一旦學生在某個環節上出現疏漏,就會導致后續的學習鏈崩潰,從而出現學習吃力、興趣缺失的情況。因此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任務應當解決好后進生問題,以有效的教學策略實現后進生的進步和蛻變。具體的轉差思路則可以參考下文。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必須要轉化后進生的主要原因
后進生問題的存在是客觀的,但是教師必須采取方法克服后進生問題的現實也是客觀的。一方面,在高中階段,后進生問題往往產生于某一學科,比如有的學生其他科目成績良好,但是數學成績始終得不到提升。這種情況下帶來的偏科對學生決勝高考、建立學習的信心十分不利。因此轉化后進生有利于學生各學科均衡發展,從而更好地迎接高考的挑戰。另一方面,后進生問題反饋的不僅僅是學生個人的問題,更多時候還會影響到教師整體教學難度、深度、廣度的選擇。試想一個班級里有很多的后進生,教師如何加深教學的難度,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因此,轉化后進生反映著教師對整個教學班級的態度和責任,只有個體成績得到提高,班級整體的成績才能得到改善。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具體的后進生轉化方法
(一)轉變教師對待后進生的態度
后進生長期以來缺少教師的重視和關愛是教學中常見的問題。許多教師片面地將成績作為對學生的全部評判標準,主觀地將學生劃出優劣差別,并且對后進生不問不顧,甚至以歧視的眼光和態度對待后進生。所以從有效轉化后進生的角度來看,教師首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對待后進生的態度。首先,教師要認同每一位學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無論他們的資質、成績存在多大的差別,都應當以平等的態度和觀念進行教學,不貶低后進生,不抬高優等生。其次,教師要主動給予后進生鼓勵和支持,對后進生取得的進步要及時表揚,對后進生學習中的問題要及時、細心地解決。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就能夠有效地建立起后進生的學習信心和熱情,從而奠定轉差策略中的情感基礎。
(二)組建班級內的互助小組
大多數時候,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比師生之間的來的更加自由和高效。特別是在后進生覺得自己的問題太簡單,不好意思去問老師的情況下,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就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后進生的學習需求,在班級內組建互助學習小組,讓優秀的學生帶動、引導、鼓舞后進生學習,從而實現后進生的進步。首先,教師要考慮互助小組組建的形式,可以根據就近原則劃分學習小組,提高互助學習的可操作性,便于后進生隨時隨地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或者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后進生的提高項來組建互助小組。例如某后進生在立體幾何方面的問題較多,那么教師就就可以將該后進生與立體幾何成績優異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其次,教師要定期給互助小組布置任務、檢查進度,督促小組內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從而提高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豐富講解的思路和方法
教師的講解風格和講解方法也是部分后進生問題產生的原因。有的教師在分析問題時只提供一兩個解題思路,而有的教師的解題思路則趨向復雜化和抽象化。這種情況下,后進生很難找到和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最終不斷積累學習上的問題。所以教師要多考慮后進生的學習需求,盡可能提供多樣的、簡單化的解題思路,幫助后進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解題技巧。因此,教師在講解問題的階段就要優化自己的思路,講解時要盡量從易到難深入,解題的切入點盡量多樣。這樣一來,不僅教師的講解變得靈活生動,后進生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
(四)形成家校一體的轉差環境
后進生問題的產生不僅僅是校園因素導致的,很多時候學生的家庭狀況、社會際遇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因此,教師全面的轉差策略還應當將學生的家庭因素包含在其中,構建一個立體的、多方位的轉差環境。
教師要與學生家長特別是后進生的家長保持緊密的聯系,力求從多方面發掘后進生問題出現的原因。例如教師可以勸導家長不要因為學生成績差而出現打罵、數落等行為。相反的,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并給予孩子來自父母的信任和祝福。這樣一來,后進生的學習壓力和負罪感就能得到較好的減輕,從而更加輕松、樂觀地投入學習。
三、轉化后進生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關注后進生的情緒變化
高中生的性格普遍好強好勝、自尊心強。而后進生由于在學習上受挫,所以更容易形成敏感自卑的心理,特別是在與教師、同學交流學習問題上容易產生羞怯心理。而轉差命題的提出則恰好命中了后進生學習上過度自卑自尊的問題,使得部分后進生對教師的轉差方案產生抗拒心理。因此,在轉差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關注后進生的進步度,或者片面地認為轉差效果差是由于后進生能力不足造成的。相反的,教師要盡可能從后進生的情感需求角度進行思考,以一種更加溫和、友善、平等的態度開展轉差實踐。這樣,后進生才能在學習的點滴中調整學習的心態,積累學習的信心和方法。
(二)把握整體的教學進度
轉化后進生雖然很重要,但是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將大量的精力放在轉化后進生上。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如果教師沒有做好一般的教學工作,那么許多不是后進生的學生也會出現學習上的問題,更不用說本就基礎薄弱的后進生了。這樣不僅容易造成班級整體的教學效果下降,還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陷入學習難題。因此,轉化后進生的策略應當建立在基本的教學能夠順利、高效推進的基礎上。教師要始終以完成眼前的教學進度為目標,先幫助后進生取得當前階段的學習勝利,然后再一點一點將后進生從前落下的知識漏洞補齊。這樣一來,教師既能保證整體的教學進度和效果,又能合理地實現后進生轉化。
教師都應當明白,后進生問題的存在造成的不僅僅是個體進步的受挫,還有整個班級的木桶效應。后進生問題不僅不能被教師忽略,更應該成為教師的重點攻克難題。只有真正解決或者改善了班級內存在的后進生問題,班級的健康發展才能得到保證。后進生的存在并不代表教師的教學素養或者學生的智商存在問題,而是教師是否用對了教學方法,是否順應了學生的學習心理。只有站在這樣的角度思考問題,轉差策略才能客觀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