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虎
【摘 ? ?要】教學作為學生參與,教師指導的一項活動,要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配合與高效推進,就必須打造高度交互和積極交流的課堂氛圍。這既是推動教學發展的主要方法,也是我們教師所期望達成的目標。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以此為突破口,加快互動教學模式的建立步伐。
【關鍵詞】初中數學 ?互動教學 ?運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077
初中數學教學十分重視對解答原理的分析和過程的講解,教師將解題的思路轉化為語言傳遞給學生,學生將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教師、同學一起解決,是將教師的教學過程細致化和有效化的重要途徑。因此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不僅不能形成教師一人獨大的局面,還必須強化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合理的想法、創意、思路在教學過程中傳播。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則可以從構建互動教學模式出發,打造具有濃厚互動氛圍的教學課堂。
一、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原則
1.往來性原則。互動的原始意義就是指參與活動、任務的雙方或者多方,能夠進行有來有往的想法、問題、觀點交流,使得個人的意見能夠被其他人聽取或者接受。這個概念明確指出,教學中的互動也必須具備往來性。一方面,我們教師作為互動中的引導者和啟發者,不僅自己要積極發問,還要賦予學習內容思考性和可操作性,即為學生建立起足夠思考、能夠表達、可以提問的空間,為師生之間形成你來我往的良好氛圍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在互動的環節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說、問、想,通過形成合理的小組交流、師生對話等方式給學生創造能說、敢問的機會。通過放大互動的往來性特征,師生、學生之間的聯系與思想碰撞也能夠更加緊密和頻繁。
2.秩序性原則。互動環節中要素的多且雜導致了教師很難有效的兼顧到每一位學生在互動中的表現,結果使得學生渾水摸魚的情況逐漸增多。一方面在我們實際的互動環節中,有許多學生打著互動交流的名,行著放松偷懶的實,借互動的機會來跟其他同學聊天打鬧,使得互動的效率被大大拉低。另一方面,教師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督、管理策略,讓學生有了僥幸心理,從而給互動帶去了秩序上的威脅。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密切關注互動的秩序性,以規范學生的行為來保證紀律,以完善學生互動監管工作,形成監督策略和組織管理人員來提高互動的效率。
3.創造性和啟發性原則。互動環節是為了幫助學生產生1+1>2的學習結果。因此教師無論是在互動內容的選擇上,還是在互動形式的安排和過程組織上,都必須堅持其具有創造性和啟發性,擺脫傳統互動形式中的束縛,對落后、無價值的內容進行優化改造,以嚴格標準、先進形式來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在互動中有效的受益和成長。
二、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一)創造適合互動的情境氛圍
互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特別是對于初中生開展的互動,更需要提前為學生創造一定的情境氛圍來幫助學生逐步接受和適應互動教學這種形式。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互動中來,教師第一步應當為互動的開展創設合適的情境背景。一方面,教師可以創設合理的場景來實現良好的互動,將要討論的數學題目、內容放在一個特定的生活場景中,形成生活化的互動氛圍。例如以工程測量為背景,讓學生扮演測量人員來提高對全等三角形的實際運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盡可能滿足學生學習數學時的要求,并由教師及時給出指導提高的意見,幫助學生實現從被動學到主動學的改變。教師高效落實這兩方面的工作,能夠為互動教學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從而吸引學生參與互動,并在互動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師生互動,形成教師指導的學習過程
由于初中生在數學學習能力和思維上有所欠缺,所以教師及時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一環節的進一步發展就催生了良好的師生互動學習過程的形成。一方面,師生互動放大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價值,使得教師能夠將自己成熟的觀點、經驗打磨成為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的利器。譬如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對學生思路進行點撥,或者給出學生解題的小線索,能夠有效地將學生的思考、解答過程串聯起來,保證學生思考、計算的連貫性。另一方面,師生的互動還放大了教師在監督、管理方面的優勢,教師能夠時刻以自己的威信來規范互動過程中的秩序和紀律,幫助學生專心地投入到互動交流中。師生的互動是最為常見且有效的互動形式,因此需要我們教師積極的創造更加新奇有創意的互動形式來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
(三)學生互動,營造良好的合作競爭氛圍
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頗為有效的一種互動形式,它極大地展現了學生個人的力量和學生合作的力量,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價值和重要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提出數學相關的問題,然后讓學生相互討論并找出不同的解法。或者形成打擂的形式,由第一位學生給出一種問題解決思路,然后再由第二位學生挑戰,提出新的解決方法或者對第一種思路進行優化,借助這種形式來營造課堂上濃厚的競爭氛圍。在課后,教師讓學生組建互動小組,對作業練習和課堂上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找出解決的辦法,加強學生在課后的互動聯系,培養學生在互動中良性競爭,在互動中積極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四)形成互動的數學實踐策略
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實踐類的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感知力,又能夠形成課堂上濃厚的互動氛圍。舉個例子,在學習到圓錐體的面積計算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拿出紙質模型的圓錐體,然后跟著教師一起將圓錐體拆分為一個扇形和一個圓形。接著教師再讓學生互動,運用可用的工具,調動可用的知識來思考如何構建圓錐面積的計算公式。借助這種具有實踐性的互動形式,學生也能進一步提升自己思維的邏輯性,并在實踐中找到學習數學靈感。
綜上所述,教師在運用互動教學法前,先要給自己設置一個大的前提,設置規范化的原則、要求,保證教法運用能夠始終在規定的標準范圍內,避免教法運用過度或者運用不全,從而最大程度發揮互動教學的作用。在具體實踐的環節中,教師也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將互動的重心放在學生身上,以此來實現對學生積極性和能動性的調動。有了這樣堅持原則性和策略性的教學運用過程,相信互動一定會給教師和學生帶來許多成果。
參考文獻
[1]李曉梅.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7(5):157.
[2]曾梁.“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1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