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強
【摘? ? 要】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其有效性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提問來活躍課堂氣氛,創設民主學習氛圍,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思考能力。
【關鍵詞】初中地理? 課堂教學? 有效提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41
課堂提問有很多方式方法,而不同的問題和方式能夠達到不同的效果。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教師會出現無效或者低效的提問,對教學目標的完成起到了阻礙作用,甚至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怎樣提高課堂提問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一、設計有效提問的策略
(一)將問題生活情境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進行有關提問,先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初中生的知識水平有限,當設計的問題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時,他們會積極進入到問題中去,并且積極去思考。因此,教師要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最好能夠讓學生產生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的感覺,這樣學生會主動地探究問題的答案,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例如,我們生活中日升日落、四季變遷的現象等都是地理知識。此外,課堂提問的問題盡量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課堂學習聯系生活實際,學生會感到學習地理知識是有用的,更加能夠提高學生學習地理、參與課堂的熱情。
(二)提問設計注重層次化
地理涉及的知識點較廣,需要記憶的知識點也比較多,而且隨著教學改革,地理課時也不多,這樣就給學生的地理學習帶來了壓力。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突出重難點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進行課堂提問設計時,要注重層次性,突出重難點,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具體來說,教師將講授一個有難度的內容時,應該對這個問題進行逐步分解,由淺入深地一步步進行問題設計,因此教師要深入分析教材體結構和邏輯順序,設計出一系列的問題,并且環環相扣,引導學生逐步進行深入思考。這樣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向深入發展,增強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意識,提高探究能力。在提問過程中,還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在提到不同的問題時,要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回答,并且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互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提問設計注重靈活化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千差萬別的,學生的思維也是千差萬別的,因此,在教師進行課堂提問的設計過程中,要注重靈活化。教師在備課時,要準備多個問題并且根據實際情況準備不同的答案,這樣才能在學生有奇思妙想時能夠恰當地進行追問,在課堂上靈活應對,根據學生的回答狀況及時對自己的提問進行適當調整。靈活化提問有助于教師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二、把握課堂提問時機
(一)在新舊知識聯系處進行提問
學生學習知識具有順序性,學習新知識必須有舊知識作為支撐,在學習新課時,教師一般會帶領學生回顧舊知識,這時就是提問的好時機。在新舊知識連接處進行提問,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例如在學習日本為什么多火山地震時,教師可以適當提問學生之前學過的版塊構造學說的內容。有了這部分知識的支撐,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多火山地震。不僅鞏固了舊知識,也有助于學生理解新知識。
(二)在學生不懂時進行提問
初中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的思維盲區進行提問。在學習新知識尤其是難度較大的新知識時,教師要及時觀察學生的反應,如果學生明顯處于困惑狀態,教師就要及時提出問題,以問題帶動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根據問題來思考,并且注意問題的層次性和靈活性。這種提問能夠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問題上,集中在將要學習的知識上,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知識。
三、注重課堂提問后的評價
課堂評價是課堂提問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學生非常注重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
1.教師的評價要有針對性,不能空泛。要根據實際提問的問題和學生的回答,給出具體的評價。一般來說,教師的評價越具體,所取得的效果越好。對于學生回答的不足之處,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提出,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進步。
2.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需要從回答問題的個人拓展到全體學生。課堂教學的對象是全班學生,在學生回答以及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要讓教室內其他學生置身之外。對于正確的答案,要給予肯定,并且讓全體學生進行學習和借鑒,對于錯誤的答案,教師要適時引導其他學生進行思考和補充。如果學生回答的問題是不準確的,也要對學生說一些肯定性的話,找到其優點,避免回答錯的學生尷尬或者失去信心。
四、鼓勵學生回答問題的策略
1.充分了解學生。了解學生是教師備課工作中一部分,特別是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邏輯水平,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提問。具體來說,教師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答題狀況確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狀況,還可以在提問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回答狀況確定學生的情況。了解這些之后,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并適時做好引導工作,確保提問的有效性。
2.寬容學生的錯誤。教師和學生在人格關系上是平等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并且要寬容學生的錯誤,這樣能夠起到鼓勵學生的作用。學生的提問可能幼稚,回答可能不夠完美,但是仍然是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表達的結果,教師要多用一些肯定性的語言給予評價,即使學生出錯也要注意自己的態度,不能因此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句話,一個眼神,讓學生失去學習地理的興趣,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
除了上述幾個方面,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還應注意自己的提問語言,盡量做到簡潔、準確、生動,具有調動性,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具有引導性,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只有積極思考和實踐,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紀微.《教師課提問藝術與技巧》[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白文新.《中學地理教材研究與教學設計》[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