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
【摘? ? 要】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貫穿于代數、幾何、圖形、概率與統計等課堂中。小學數學計算有效教學的開展對于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至關重要。從“核心素養”的先進理念出發,基于多年的農村小學一線教學實踐,分析我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現存問題,結合小學數學計算的教學實例,從多個角度為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計算有效教學的展開提供新思路、開辟新天地。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 計算教學?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24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計算教學的新需求
核心素養的要求一方面借鑒了國外發達國家的小學數學教學的經驗;另一方面吸收了我國過去多年來小學數學課的教學經驗與教訓,反映了我國基礎教學對于從小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的重視。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計算教學要強調小學計算課程與社會環境、日常生活的聯系。一方面,數學計算課是一門形成了自身系統的具有獨立性的學科;另一方面,計算與日常生活、社會環境之間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小學數學計算課上要增強教學的“生活化”,注重激發小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意識,注重培養其創新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當前農村小學在計算教學中的困境
一方面,農村小學的計算教學觀念相對落后,農村基層數學教師大多還是以經驗為指導進行教學活動。一些數學教師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等同于學會了多少計算方法、掌握了多少算數知識等特定的某項技能。在實際數學計算教學中還是傳統的老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教學模式,課程枯燥乏味,使本該強調主動性、體驗性和創新性的探索式數學計算課堂變成機械化的計算技能訓練。另一方面,雖然近幾年農村學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難以和城市學校相比,教學材料、教具都非常有限。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局限不僅阻礙了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且不利于提高學生對計算課的興趣。因此,立足于農村的教育環境,積極轉變落后的計算教學觀念,開發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是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三、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計算教學策略
(一)多方式教學和練習
教師在計算教學中要以多方式計算和練習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興趣,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辯證思考的能力,培養其主體性學習品格,打破傳統的教師傳授、學生接受式的單一教學方式。例如,引入計算為主題的游戲來提高小學生練習計算。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還要加強課外興趣小組、計算相關的比賽等活動的綜合建設,以玩促學、以樂促教,使計算能夠真正滲透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使數學文化建設不只是流于形式,而是落在實地。數學教師要注重實施家校合作的方針。數學教育既是知識教育又是生活技能教育,家長的支持對于計算教學至關重要。學生可在家長的支持下,通過計算購物的物價,測量與計算桌子或床單的長寬、面積,計算家庭一周的開銷等實踐應用來提高計算的熟練度,提高計算技能。此外,教師還要積極聽取家長的建議,及時了解學生在計算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二)多種類計算和教學
數學教師要通過多種類計算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所謂教學方法,不僅指教師教學所用的方法手段,還包括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是教師學生共同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式。例如,在教授四年級下冊《小數加減法》課程時,教師將問題導向型、任務驅動型的教學設計貫穿于其中,先帶領學生復習整數加減法的知識,再導入估算的知識,最后引入小數加減法的計算。
(三)多場景計算和運用
多場景計算和運用要求數學教師做足功課,既充滿趣味又兼顧計算知識和技能的滲透。多場景計算與運用有利于調動學生感官,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計算學習興趣。例如在《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一課上,教師展示小學生逛水果超市的圖片,創設了趣味生活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陽陽同學要去買水果,你們喜歡吃水果嗎?最喜歡吃什么呢?生:蘋果、香蕉、芒果、草莓、櫻桃……師:陽陽也很喜歡這些水果,你們看通過圖片能發現什么?(教師出示圖片)生:草莓2斤16元,櫻桃3斤27元,芒果5斤30元。師:想想看,通過以上這些信息你們能發現哪些問題?生:可以知道草莓、櫻桃、芒果每斤的價錢,以及哪一種水果價格最昂貴、哪一種又最便宜。師:同學們都很擅長思考,都是購物小當家!現在一起動手算一算吧! 在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提問、主動練習、主動改錯、主動總結。教師設置“逛超市”的生活情景,讓小學生扮演“購物小當家”,通過鼓勵和啟發式的語言讓學生自己觀察情境、提出問題,并主動思考去解決問題。
(四)多類型計算和評價
教學結束后,教師要采用多類型的計算和評價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包括提問、課上練習、課下作業等。教師還要加強對教學效果的檢測和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例如在教學整個章節后,教師對學生發放了兩個評價表,一個是教學效果檢測表,一個是自評互評表。教學效果檢測表讓學生在“完全掌握”、“有些不明白”、“完全不明白”三個選項中選擇,并積極表達學習困難之處和對教師的建議。在這次調查中,教師發現“有些不明白”的人數占一半左右,“完全掌握”的學生占三成左右,“完全不能明白”的學生占二成左右。針對這一教學反饋,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下一階段課程的計算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在自評互評表中,學生可以從過程性因素和成果性因素上對自己的計算學習成果進行打分,自評和對小組成員互評。
愛因斯坦的一句話發人深省,他說專業知識只能讓人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而非“一個和諧發展的人”。本文結合教學實踐,以核心素養的視角探究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性,通過“換位思考”,站在小學生的角度看數學、想數學、感受數學,通過計算教學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光樹.試論小學數學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J].課程·教材·教法,2001,(12):38.
[2]石順寬.談學生簡算能力的培養[J].云南繼續教育,2006,(05):38.
[3]方云凱.構建有效的計算教學課堂[J].教育與管理,2006,(05):48.
[4]鄭素玲.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計算能力"培養[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8,(8):72.
[5]張揚.國際比較視角下高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探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7,0(S1).
[6]易鳳梅.論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J].教育觀察,2016,0(9X):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