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林
摘 要:隨著社會各界對素質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新課程改革已經將計算機課程納入到中學課程體系中。所以,嚴格的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研究和分析中學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方法,對于中學生計算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效率的提升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文章主要是就中學生計算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策略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計算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隨著各個領域對計算機技術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中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后備人才資源,必須學習和掌握與計算機相關的知識。作為我們中學生來說,在實際學習計算機相關課程時,應該意識到自主學習能力對于計算機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同時在學習計算機課程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在切實掌握計算機知識的同時,為后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發揮教師的引導性作用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影響下,各個中學的計算機課程教學,必須根據信息技術發展的特點和要求,加快新技術、新方法引進的步伐,確保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有序開展。然而,不管任何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引進,都應該以服務學生學習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作為教學目標。教師應該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便利,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提高知識學習的效率,而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則應該從思維上引導學生怎樣學習和記憶計算機課程的相關知識。教師在計算機課程教學時,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自主的分析和解決計算機知識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另外,教師應該通過布置課外作業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按照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的要求,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布置滿足學生學習要求的課后作業,促進學生計算機課程學習效果的穩步提高。
2、教師轉變觀念,變革教學結構
教師的角色和觀念是影響中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中學計算機教師來說,應該明確自身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角色,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強中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的力度,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力度,提高學生計算機課程學習的效果。此外,學生在計算機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將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作為首要的目標,而不是像以往那樣簡單的接受解決問題的步驟,卻沒有明白為什么要這樣解決。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中學計算機課程授課教師,必須在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的基礎上,改變自身在計算機課程中擔任的角色。由于素質教育政策實施前,教師是課程教學活動開展的主導者,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著教師進行。然而,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發現,教師在課堂中擔任的其實并不是大家矚目的角色,所以,教師在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時,首要的目標不是怎樣吸引學生的目光,而是應該發揮其幕后人員的積極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幫助,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學習計算機課程的知識。
3、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生之間的積極互動,不僅是良好中學計算機課堂教學氛圍營造的基礎,而且也是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距離、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效果有效提升的關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其對計算機課程學習興趣的高低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如果學生因為對某一方面知識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且不由自主的想去學習的話,那么其自主學習的意識就會被徹底激發出來。另外,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時,還應通過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的傾向和要求,然后推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在,充分借助先進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知識的興趣激發出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科學設定教學目標,推動自主學習工作的進行
中學計算機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前,應該先設定課程教學的目標,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在設定計算機學科的教學目標時,必須綜合全面的考慮計算機就業、崗位需求、專業特點等各方面的問題,然后再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設立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計算機學科的內容作為主題,然后要求學生按照自主動手、自主思考以及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的原則開展計算機課程知識的學習。另外,由于中學生計算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應該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教師在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時,應該按照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中學生計算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目標。然后采取分階段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親身感受自主學習的魅力,才能實現促進中學計算機課程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效果不斷提高的目的。
5、采用項目式教學策略,實現課程總體設計
教師在開展中學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時,應該充分發揮項目式教學策略的優勢,按照計算機課程教學要求,以項目案例作為主線,通過建立完善的項目教學案例的方式,詳細的講解計算機課程的知識,同時引導學生分析計算機知識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該采用的方法與技巧。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按照計算機課程教學的要求,運用難度級別與技能要求相類似的項目案例,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項目案例的方式,內化和遷移知識。教師在運用這一教學策略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采取適時點撥學生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結束前,應該采取為學生預留類似項目案例教學的方式,要求學生通過擴展與創新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為了促進中學計算機課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師應該根據該課程教學的要求和特點,合理的應用任務驅動教學的策略,進行計算機課程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才能在打造優質信息共享平臺的同時,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6、采用激勵學習策略,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激勵學習策略的應用,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自信心的進一步增強,而且也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在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時,必須在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積極的分享自己制作的優秀作品。對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進行培養,才能將學生共同探究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查起來,然后合理的應用激勵機制,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主學習的信心。
結束語
總之,中學計算機課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標,同時也是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過程中,對綜合型專業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在積極整合優質教學資源的同時,合理運用項目教學策略、任務驅動策略等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自信心進行全面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蓮.探究中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數字通信世界,2018,10:214.
[2]楊鵬.中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18,32:13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