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登霞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唱游課教學已被廣大教師應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打破了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不是一味的聽老師講,而是讓學生通過玩游戲或者自己親自動手等方式學到相關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在音樂方面激發出自身的潛能。因此,本文對小學低年級音樂唱游課教學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唱游課教學應用小學音樂的教學的相關途徑。
關鍵詞:小學音樂;唱游課;教學途徑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唱游課教學越來越受小學生的喜愛,它既有中國傳統音樂教學的經驗又融入國外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音樂,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進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音樂節奏感和樂感。因此,教師積極運用唱游課教學法對小學生進行小學音樂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興趣和創造力。
一、小學音樂唱游課教學的意義和特點
所謂音樂唱游課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以游戲的方式進行音樂教學,讓學生在玩中體會音樂的真諦。目前,學校對小學生音樂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和他們對音樂的情感體驗,所以唱游課教學正符合這一教學目標。但現實中的小學音樂教學,教師過于重視教學成果,使其教學氛圍不夠活躍,學生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在課堂上重點放在學生的基礎發生練習、聽曲學練,忽略了學生在音樂情感上的體驗,從而教學氛圍變得死氣沉沉,沒有良好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一現狀,嚴重違背了唱游課教學提倡將游戲和律動為一體,在玩中有學,在學中又有玩,在減輕學生學習難度的同時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這一特點。所以,如何根據唱游課教學的特點有效應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值得廣大教師共同去研討的。
二、小學音樂唱游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途徑
1、通過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眾所周知,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對游戲從來就沒有抵抗性,因為,游戲是小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有趣多樣的游戲可以使小學生身心愉悅,在他們全心投入的過程中,能夠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觀察能力等。因此,教師根據小學這一特點,在授課過程中,積極利用游戲活動等有趣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小學音樂唱游課中,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在“玩中有樂,樂中有玩”,教師在課程設計游戲活動時應符合唱游課教學的中心理念,要與平時的游戲活動區分開。使小學生在游戲中與音樂知識、音樂技能和情感達到一致的狀態,因而在游戲中學到相關音樂知識和技能。再有,小學生在音樂唱游課中,通過非常活躍的課堂氛圍,加上音樂的旋律和動聽的歌曲會激發他們肢體上的節奏感,進而提升學生在舞蹈方面的能力,進一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如音色游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讓其一組每名學生都唱一首歌,讓另一組學生對他們的音色進行分辨,從而使每名學生都參與學習的氛圍中,輕松愉快的度過美好的時光,增加學生之間友誼的同時,還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2、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點燃課堂氛圍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有限,多數都以形象思維為主。以往教師通過一味的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講解,使學生很難理解特別是音樂這門學科,相對比較抽象。所以,通過直觀形象的視覺沖擊力才能使小學生對其產生興趣并積極的去學習與探討。唱游課教學可以結合現代化教學技術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更加直觀的、形象的、生動的感受音樂的魅力,在情境中對音樂的情感體驗更加深刻,情緒更加飽滿。例如,教師在教唱《小朋友,愛祖國》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關于我國名勝古跡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大好河山,壯觀的美景等。學生通過在視頻中直觀的感受,進而對歌曲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通過即興創作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有極強的表現欲望這一特點,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進行相應的即興創作小游戲,使學生有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不僅鞏固所學知識,還能挖掘學生的表演潛能。從而,提升學生的表現能力,提高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創造力。例如,在教完《溫暖的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之前所學的歌曲隨意選擇幾首進行歌曲接龍,通過教師隨機點名,讓學生來接,接不上的可以讓其在班里表演節目。這樣既可以讓學生鞏固了所學內容,又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也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從而,使學生對學習音樂更加有興趣,也越來越自信。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音樂老師來說,將唱游課充分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不僅為小學音樂教學提供良好的教學品質,還為廣大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思路。使教師在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師生關系融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美好的課堂時光,也使學生對音樂更加熱愛。
參考文獻:
[1]胡娟. 談小學音樂唱游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J]. 黃河之聲,2016(20):42.
[2]莫莎琳.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唱游課教學[J]. 學周刊,2016(26):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