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華
摘 要: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對基礎知識進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讓他們未來的學習道路更加順暢。對小學語文而言,受我國教育改革的影響,當前在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有了更高的重視度,因此除了基礎知識,作文也成為了高年級重要的語文教學內容。因此為了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本文對小學語文高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展開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
前言:作文中蘊含了語法、詞匯、句子等多種語文知識的內容,因此作文能力的提升也標志著一個人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通過對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應用,不僅可以令學生學習作文的興趣得到提升,同時還可以將作文教學分解成不同的環節,讓學生從每一個環節出發,提升作文水平。可以說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作文教學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
一、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可行性
高年級小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以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此時正是開展作文教學的最好時機。在小學高年級階段,語文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讓學生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心中所想,同時驗證其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體驗式作文教學的作用在此時可以得到最佳體現。
體驗式作文教學具有一定的寫實性,使用這種教育方式,需要教師在旁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體驗,生活實際轉化為文字。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作文水平還處于起步階段,提升空間非常大,但是在寫作過程中也比較容易出現措辭以及語法上的錯誤,寫作質量會因此而降低。此時教師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更好的將生活實際轉換為文字,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水平逐漸得到提升。
二、小學語文高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策略
(一)感悟和記錄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將體驗式作文教學理解為對生活的記錄,因此,教師在應用這種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時也應該鼓勵和幫助同學去感悟和記錄生活。當學生對生活有足夠的感悟和記錄之后,他們在寫作過程中就會有豐富的靈感和真切的情感,這是提升作文水平的重要保障。但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畢竟在生活經驗上有欠缺,因此也影響了作文水平的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并將自己的觀察記錄下來,學生在不斷觀察和記錄的過程中就會對生活產生很多感悟,進而在寫作時將其體現出來,而感悟和記錄越多作文水平也將得到更高的提升。為了提升學生在這方面的積極性,教師可將這一部分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幫助學生養成感悟并記錄生活的習慣。
例如以難忘的第一次為題目進行寫作,教師可要求學生以自身的真實經歷為基礎記錄自己第一次做的事,例如第一次做飯、第一次做家務等、第一次幫父母洗腳、和朋友的第一次爭吵等,通過這種方式表現出自己經過這些第一次收獲到了什么,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入到文章當中,提升作文的情感深度。
(二)豐富閱讀
作文是對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考驗,同時對素材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應用體驗式作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鼓勵學生多進行閱讀,從而積累更多的作文素材,這樣在寫作時就可以迅速激發靈感,同時也不會文思枯竭。學生通過閱讀不僅可以積累更多素材,同時也可以模仿文章的寫作手法,從而令自身的寫作技巧得到加強。但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鼓勵學生長期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經歷從借鑒模仿到自我創造的升華,最終培養出具有個人特色的寫作風格。但這里要注意一點,那就是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對閱讀的積累,同時也要引導學生積累更優秀的素材,同時提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學會思考,不能只是一味機械的提前閱讀,要懂得去觀察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技巧運用,同時感悟作者滲透到文章中的情感,然后將這些吸收為自身的能力最終實現作文水平的提升。
(三)強化情感
情感一直都是寫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很多優秀文章都被賦予了作者的真實情感,因此為了真正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在使用體驗式作文教學時,應鼓勵學生將自身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從而豐富文章的情感內涵,使文章更有感染力。相關研究也證明,能經得起歷史驗證和推敲的文章都含有極其豐富的情感,并且人們透過這些情感可以和作者達成跨時空的共鳴,令人仿佛身處作者的時空當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如何去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從而對自身的情感進行加強,力求在寫作過程當中通過最簡單的詞語描繪出最真摯的情感,令文章給人一種厚重感,不再只是華麗辭藻的堆砌。另外由于小學生在感悟情感集文字基礎方面還稍有欠缺,因此就是也可在開展作文教學之前,使用一小段時間為學生進行朗讀,讓學生通過情感豐富的朗讀得到感悟,以此豐富他們的個人情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作文教學是一種極其有效的語文作文教學方式,教師要做到合理使用,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進而令學生得到更好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韓淵源.小學語文高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分析[J].學周刊,2019(12):120.
[2]劉新春.體驗式在小學高段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重慶與世界,2018(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