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實行新課程理念與課堂教學兩者的有效結合,是減輕師生負擔,讓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時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英語課堂教學,包括改進備課方法、改進課堂結構、改進教學方法和構建多元評價體系幾個方面。
關鍵詞:中學英語;英語教學;教學效率;新課程理念;有效途徑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英語學科教學中,只有牢固確立課改新理念,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實現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新課改理念,指導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方式的轉變與提高,有效地減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負擔,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英語教學的效果。實踐表明,實行新課改理念與課堂教學兩者的有效結合,是減輕師生負擔、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融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
追求課堂教學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個教師永恒的追求。民主、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一個教者夢寐以求的期待。學習“氛圍”就是語境,盡可能地創設英語學習的環境,對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而言會事半功倍。
(一)融洽師生感情。
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師如何與學生溝通,喚醒學生積極參與語言活動的意識,尤為重要。
(二)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尤其是像英語這樣的外語學習,興趣顯得格外重要,它是學好任何一門外語的首要條件。
(三)培養學生主體意識。
英語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是這個過程的出發點。在教學中如果不能發揮主體作用,勢必讓他們游離于語言學習之外,詞匯、語法、知識、技能便無從談起。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自我調控的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創新,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質疑,并將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有機地組織到教學中,授課結束前讓學生總結本課的收獲,這樣學生盡管層次不同,卻各有收獲,教學的針對性強,學生就會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四)尊重、關心每一位學生。
老師對學生一視同仁,關心和喜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尊重、了解學生,消除偏見,無條件地給予學生愛和關懷,對學生抱有積極的期望,信任學生,這是教師的天職。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全體,尊重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提問題或組織課堂活動,機會要盡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給那些自卑感強的學困生,有表現的機會,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二、改進備課方法,做好“三備”
備課質量的好壞決定一節課課堂效率的高低。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英語教師認為備課只是寫教案,而缺乏對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師用書的利用率比較低,以至于備好的教學方案與課堂上的實際教學相差很大。隨著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更新,所以,做好“三備”,是上好一節課的重要保證。
一節好的備課要做到“三備”。一是備教材。無論教學內容如何千變萬化,教師在處理教材時都應緊扣大綱,真正了解該課的重點、難點及教學目的,做到心中有數。二是備教法。一節課能否吸引住學生,取決于它的設計是否靈活,教法是否新穎。教師應在備課時注重創新,力求上出一節有自己風格特色的好課。三是備學生。課堂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這項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的狀態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在編寫教案時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精心安排復習內容;二是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做到準確、明了、精煉;三是預測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錯誤并準備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四是設計精煉的英語課堂練習。最后,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制作好教學所必須的教具或課件等。
三、改進課堂結構,盡力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結構是指組成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各教學環節的先后順序與各教學環節在時間上的分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教學分成幾個固定的教學環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進行新課、鞏固練習、全課總結、布置作業。在新課改理念下,更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靈活地安排課堂教學的環節,即對各個教學環節進行合理的調整甚至刪減,各個教學環節所用時間也隨之適當地進行調整,使課堂結構更合理、更科學。
四、改進教學方法,注重教學要有實效性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對課堂教學效率起到重要作用。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不僅需要課堂組織者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最大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學法就顯得特別重要。所以,要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改進教學方法。
五、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在所有的學習方法中,預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預習是自學的演習,閱讀是預習能力的發展,是自學能力的具體表現。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計劃、分層次的訓練,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自學成為他們內在的需要。具體做法為分步走:
第一步,扶著走。預習前,教師給學生一個預習提綱,即要把預習的內容概括成幾個問題或知識點,再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要求學生根據問題或知識點做好預習并記好筆記,課堂上釋疑。
第二步,牽著走。圍繞著教材師生共同確定預習的內容,學生自己尋找有關的資料,做好預習筆記,課堂上討論、釋疑。
第三步,放手走。讓學生“以課本為依托”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自己確定重點、難點,在有關的參考書中尋找答案,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釋疑,相互補充。教師總結,還要完全相信學生已經能夠自主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構建多元評價體系科學利用評價手段,確保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起著不可低估的調節作用,是教學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課堂教學中只重視教學內容而全然不顧教學對象那是盲人摸象,而只重視教學對象而忽視教學內容那是竹籃打水。一堂高質優效的英語課,聰明的教師會科學地利用評價,把學生與學習內容巧妙地捆在一起,合二為一。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三種評價方式,能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七、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教學手段改進提供了新的機會。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能力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編制的系列各學科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學提供了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
結語:
追求課堂教學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個教師永恒的追求。民主、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一個教者夢寐以求的期待。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從而使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大幅度積提高。
參考文獻:
石海山,文石山,《重視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中華教育論壇》,2003.10.
胡春洞,張思中,《教學法與交際法之差異》(上、下),《中小學外語教學法》,199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