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春菊
摘要: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這種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筆無形的精神財富,每一位學生往往會從教師的一言一行中體會教師的為人處事方法。正所謂言傳不如身教,尤其是責任感較強的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感化。為此,本人在教學工作中,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塑造高尚的師德形象,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感動學生。
關鍵詞:教書育人;德育教育;為人師表
正文:語文課是一門開設時間較長,涉獵內容較廣,思想性較強的學科。語文課本上選取的文章都是內容健康向上,思想內涵豐富,文質優美,感情真摯,讀后能給人以啟迪且對人有教育意義的典范文章,在語文課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有利條件和很大的可發揮空間。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要求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等諸育的和諧發展。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教書育人。根據這一要求,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教師為人師表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學生的思想道德主要由教師來培養。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這種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筆無形的精神財富,每一位學生往往會從教師的一言一行中體會教師的為人處事方法。正所謂言傳不如身教,尤其是責任感較強的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感化。為此,本人在教學工作中,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塑造高尚的師德形象,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感動學生。教師不但要在課堂上進行品德教育,而且還要在課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以自己優雅的儀表、文明的談吐成為學生學習和借鑒的鏡子。
二、在傳授知識過程中自然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教學是最基礎、最持久、影響最深遠的學科教育,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實現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就必須落實思想教育的教學任務,即依據語文學科的特點,通過語文知識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語文德育的主要陣地是課堂教學,教師要組織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共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任務。可以通過巧設導語,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通過分析關鍵詞句,解釋思想內涵,自然進行德育滲透。
三、利用課文內容與插圖,進行德育滲透
低年級的教材中,幾乎每篇課文都配有意境優美的插圖,它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這些富有生活氣息的美麗圖畫,既有利于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增強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如《比一比》一文的插圖,展現了一幅美麗的農家小院中溫馨的生活場景。教師如果利用好這幅插圖,就肯定會縮短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結合學生家庭實踐與課堂教學,開展課堂德育教育
在各種各樣的語言實踐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語言實踐活動是一種極容易被忽視的道德教育形式。從目前來看,蘊含于活動中的道德內容,已經是當前道德教育的主要部分,它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滲透性,特別適合青少年學生。如把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改編成課本劇表演,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定會產生思維的火花,情感交流,并把學習內容不斷引向深處,從而理解課文內容,發展創造性思維,提高藝術修養和身心素質,增強“參與”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
五、在第二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
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是有一定距離的。教師要創設生活情境,拓展教學空間,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課堂走向生活。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們可以利用勞動節、兒童節、父親節、國慶節等舉辦各種班級活動,如舉辦作文比賽、演講比賽、為爸爸媽媽制作節日禮物等。在“學習雷鋒活動月”中,組織學生成立學雷鋒小組,主動為集體做好事、幫助鄰居、慰問敬老院孤寡老人等。另外,教師還可以聯系課文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總之,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個對祖
語言文字學習的同時進行心靈進化的任重而道遠的過程,它沒有思想品德課那么直接,可又是真真切切可循可知的。它包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之中,在對文章開展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可發現和感知的。在語文教學中愚教于德的方法很多,我們應該勇于發掘,善于發掘,把握每個思想教育的機會,充分發揮教育的特殊功能,使我們的學生時時刻刻都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以適應新世紀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郭菊.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淺見[J].青海教育,2014年Z2期.
[2]朱素林.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存在的誤區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上),2014年10期.
[3]倪啟海。小學語文課內拓展閱讀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5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