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江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行業的重視度不斷的增強。新課改背景下,小學作文的教學方式也得到了一些改變,“三導一問”式作文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小學語文作文課堂的有效性。本文以語文教育出版社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主要探究小學三年級老師“三導一問”式作文教學方式的運用情況。
關鍵詞:“三導一問”式;作文教學;小學三年級
寫作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運用能力的高低,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最要的一部分,也是教學活動中的重難點。作文教學的核心就是讓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素材,通過使用語言文字表現出來。在小學三年級的起步作文中,怎樣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老師面臨的難題。“三導一問”式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作文學習的興趣,體會到作文帶來的樂趣,進而提高小學三年級的作文水平。
一、指導學生廣泛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閱讀與寫作二者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閱讀是吸收外界的知識,是由外到內的過程,而寫作是對自身思想與情感的表達,是由內到外的過程。如果沒有豐富的閱讀,也就無法寫出高質量的作品,小學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也是如此。老師要指導學生加強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大量的閱讀各類書籍,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讀寫相結合,能夠有效的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一)鼓勵學生摘抄優美詞句
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經常遇到不知道怎么寫的情況,就是因為小學生自身的寫作積累太少。很多的寫作題目,小學生并沒有接觸過,對于寫作題目也了解的不多,老師首先要鼓勵學生抓取寫作重點,只有抓住了重點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寫作。三年級小學生正式接受教育的時間并不長,沒有過多的生活素材能夠積累,老師要鼓勵學生摘抄優美詞句,小學生摘抄的越多,對于寫作素材的積累也就越多,在寫作過程中就能靈活的運用出來,潛移默化的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相對于寫作來講,難度降低了很多,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可以當做一次寫作小練習。老師在鼓勵小學生寫讀書筆記時,首先要先做示范,老師要求的讀書筆記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讀后感,顧名思義,讀后感寫的就是閱讀后的感受,老師要進行詳細的講解,防止小學生將整篇文章復述下來,讀后感重要的就是“感”,學生讀過之后的感想是最重要的,也是讀后感的核心;二是寫梗概,將寫作和閱讀結合起來,小學生需要通讀整篇文章,對于文章中所要描繪的內容分段進行簡單的概述,能夠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小學生通過梗概,可以有效的拓寬思維,進而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增強寫作意識
寫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情感的表達,很多優秀的作品都是源于自身情感的真實流露。寫作素材的積累大多來源于實際生活,老師要引導學生加強對實際生活中的聯系,真正的了解生活,了解生活所帶來的種種美好,從而促進些寫作意識的形成。
(一)培養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寫作興趣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小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低,很多情況下老師首先就是要培養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老師通常情況下不會讓小學生感受到寫作所帶來的任何局限性,給與小學生充分的寫作自由,引導學生將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寫下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意識。比如,在母親節、父親節到來的時候,給爸爸媽媽制作一張賀卡,上面寫滿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在不經意間推動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增強學生想要傾訴的欲望,讓學生能夠有話可說。老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充分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二)注重寫作練筆,加強寫作手法
小練筆是學生運用零碎的時間進行寫作訓練的一種方式,難度不高,所占用的時間也非常的少。老師要在學生不斷閱讀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覺進行小練筆,讓小練筆成為每一名小學生的常態,鼓勵學生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小練筆的練習,比如日記、微博等。小練筆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仿寫、擴寫和縮寫,通過小練筆的長期練習,小學生能夠有效的加強自己的寫作手法,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三、倡導學生進行互評,實現“二次創作”
寫作之后的交流環節非常的重要,通過學生彼此進行交流,能夠了解思想方式和思想表達,能夠有效的開闊學生的思想維度,促進學生思維的拓展。小學生通過不斷的交流,互相進行評議,能夠發現自己在寫作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并進行及時的改正,有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
作文是小學生內心思想的表達,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在閱讀同一篇文章時有著不同的見解,這也是老師讓學生之間互評的意義所在。老師要引導小學生正確的看待同學的評議,引導小學生在評議中尋找新的寫作思路,以輕松愉快的心態去進行寫作創作,將他人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
四、反問學生習作視角,拓展語言空間
老師對寫作題目進行固定,實際上也是對小學生思維的一種隱性固化,所以老師在小學生寫作完成之后要多問“為什么”,小學生為什么要表達這樣的觀念,為什么會這么想等一系列的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能夠讓學會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自己的寫作視角,也開拓了小學生的語言空間,將小學生的思想不再限制住,提高了學生的思想維度。
語文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基礎的三門學科之一,豐富的語文知識也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小學作文作為語文學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老師應進行高度重視。作文教學面向所有的學生,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寫作練習,提高學生多方面看待問題的能力,進而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結束語:三年級是小學生在寫作道路上的初始階段,在剛開始接觸到寫作時小學生會感覺到一定的壓力,因為本身素材的積累不夠等原因,導致小學生在初始階段的作文水平不甚理想。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善于運用“三導一問”式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能夠在各方面提高學生寫作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并且還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自然而言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小學生今后更好的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1]馬洪收.新課改背景下小學作文高效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85-86.
[2]安禳芳.小學作文起步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28):124.
[3]丁光富.“三導一問”式作文教學初探——小學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點滴[J].寫作(上旬刊),2015(0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