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江
摘要:微課是一種依托于信息技術的新式教學手段,本文作者簡要論述了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包括利用微課進行課堂導入,利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微課,給學生拓展課外知識。還望能有所借鑒意義。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課堂導入;創設情境;課外知識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化教學也日益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這種新式手段的應用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改觀,使其更具特色,更加豐富多彩。微課即是眾多電教手段中的一種,它主要通過短視頻的形式來輔助教學活動,對于小學生短暫集中的注意力來說,是最適合不過了。以下,筆者僅簡要論述微課這種電教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純屬一家之言,有任何不足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一、借助微課,進行課堂導入
就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即使是六年級的學生,其注意力也是容易渙散的,這是其年齡的特點使然。尤其是在教學伊始,學生剛剛結束完課間活動,很難在第一時間將注意力調轉過來,達到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因而,在這一階段是不適合直接講授新的知識的。為此,我們應該利用微課進行課堂導入,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轉到學習這件事情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達到一個較好的聽課的狀態。
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筆者將這個悲傷的故事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其濃縮成幾幅圖畫,并伴以哀傷的音樂,制作成一個幾分鐘的微課件。在課堂導入階段,學生們都聚精會神的看完了,并且對文章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接下來的閱讀中也變得更加認真專注。
二、利用微課創設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微課依托于信息技術,具有強大的功能,能夠將影像、聲音、文字、圖片有序的整合在一起,這種生動有趣的形式也最受小學生的喜歡。我們可以借助微課的優勢,更有力的創設情境,使學生在理解上能夠更加容易,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跨越百年的美麗》時,筆者制作了一個以居里夫人為專題的微課。在微課中筆者用8分鐘的時間,通過圖片、文字和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們簡要的展現了居里夫人傳奇、偉大的一生。在這八分鐘的時間里,不僅就課本中提到的居里夫人的偉大成就,以及崇高的品格進行了介紹,而且填補了其他方面的人生經歷,比如她的家庭環境,求學經歷,因家庭條件退學,當了六年教師,又繼續求學,獲得了物理和數學兩個碩士學位等。在微課中,筆者還引用了其女兒撰寫的回憶錄中的部分內容。通過這些內容的補充,創設了一種真實的情境,使居里夫人這個人物更加真實、具體,使學生更能夠透過方方面面去認識到居里夫人的偉大。看完微課后,學生們無不對居里夫人產生了一種敬意,并且在其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科學的種子,埋下了無私的、奉獻的種子,有力的實現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看完微課之后,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文的閱讀當中,大大提高了閱讀的效率。
三、借助微課,給學生拓展課外知識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教材中所包含的內容畢竟是有限的,作為教師我們交給學生的東西絕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還要進行一定的課文知識的拓展,開闊學生的眼界。借助信息技術生動有趣的呈現知識的形式,能夠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課外的知識。一節課只有短短的40分鐘,許多教師想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拓展卻礙于時間不夠而只能作罷。但微課技術的出現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在家也能通過網絡進行短時間的學習。微課視頻通常都在10分鐘以內,通過微視頻的方式進行拓展既不會占用學生太多的時間,也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可謂是一舉兩得。
筆者在研讀課本時發現,僅六年級上冊就選用了三篇和環境保護有關的文章,分別是《只有一個地球》《大瀑布的葬禮》《青山不老》。可見,在環境形勢日益險峻的今天,對學生環境保護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要。但是,雖然這些文章都強調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但具體應該怎么做呢?文章中沒有提及。保護環境不光要刻在腦子里,還在落實于行動中。所以,這就需要教師來進行拓展了。筆者通過微課的形式給學生上傳了幾個短小的環保的公益片給學生下載觀看,既再一次給學生灌輸了環保的意識,又告訴了學生應該怎么做。而且筆者還給學生制作了一份“環保行動清單”,這份清單里包括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好垃圾分類、騎自行車出行等,小學生力所能行的行為。這樣一來,利用微課這一教學手段,很好地進行了課外知識的拓展。
總而言之,微課作為一種依托于信息技術的新式教學手段,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以上筆者所提到的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亦不過是得見一斑,希望諸位能夠不斷探索、不遺余力,找到更多、更好的微課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途徑,使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好,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語文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張玲,楊世蘭.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年12期
[2]王永著.微課,讓語文閱讀教學更高效——以《湖心亭看雪》教學為例[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