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幼娟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方式亟需進行轉變和創新,互動式教學方式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已經受到教師與學校的重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的應用互動教學方式,提高授課效果也成為眾多一線教師所面臨的教學任務之一。本文即對在師生互動式教學方式的開展及亦師亦友師生關系的構建過程中所能采取的可行性措施進行詳細深入的探討,以供借鑒。
關鍵詞:亦師亦友;互動教學;初中數學;教學措施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過于強調教師的重要性,卻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從而使得師生之間缺乏必要、深入的互動和了解,導致師生處于對立的地位。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弊端已經顯現出來,教師應及時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與學生建立起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 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亦師亦友互動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價值
(一)有助于營造輕松、平等的課堂氛圍,調節學生的學習狀態
將傳統的處于對立地位的師生關系轉換為亦師亦友的平等關系,有助于緩和緊張的課堂氛圍,降低學生的壓迫感和抵觸感,營造輕松、舒適且平等的課堂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最快調節好自身學習狀態,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這樣的高配和度的課堂中,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會大大提高,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效果更好。
(二)使學生保持學習熱情,提高學習主動性
學生在學習數學學科的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高低對于實際的學習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的加持,都能夠極大的激發和保持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并且逐漸樹立學習自信,不再逃避和排斥數學老師,而是可以主動向教師提出問題,并尋求指導,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主動性的提高。
(三)減少教師的教學壓力,保障教學有效性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面臨著極大的教學壓力,為了完后才能新課標要求下的教學任務往往顧此失彼,不能保障教學的有效性。而師生互動式的教學方式的運用,就有效的緩解了這一嚴峻的教學現狀,極大的減少了數學教師的教學壓力,使其有更多的時間集中在教學方案的設計及課堂活動的開展上,不用再花費不必要的精力去維持課堂秩序,而是把時間用在刀刃上,從而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亦師亦友互動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學科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平衡雙方課堂地位,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當前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愈加受到重視,如何有效的平衡師生雙方在課堂上的地位,卻把課堂時間的科學合理分配,同時還能試下有效教學就顯得尤為關鍵。游戲教學作為一種有效拉近師生關心,縮短師生距離的教學方式,在此時就凸顯出其特有的優勢。比如,在對“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手段開展課堂教學。具體來說,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好迷你的圍棋盤,帶學生對直角坐標系的相關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在圍棋盤上指定一個坐標系,進行游戲,游戲內容為教師指定一個坐標,然后讓學生將棋子放到其所認為的位置上,同桌之間檢查是否正確,借助這一工具,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融入到課堂中,進而獲得師生關系的良好發展①。
(二)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嘗試引導式教學
在進行“認識并掌握有理數”這一內容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學習思路和引導,使其從自然數的范圍中跳出來,進入有理數的領域,改變傳統的慣性思維。在前期認識有理數環節,教師可以拿溫度舉例,學生已經十分熟悉溫度的表述方式,即分為零上和零下兩個溫度,在在數字前加上一個“減號”代表的是零下的度數,教師通過引入溫度這一內容,從而使學生認識到除了自然數外,還存在負數,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入有理數的領域進行學習②。
(三)巧設問題情境,提高課堂互動程度
在教授“矩形”這一內容時,教師切忌再通過以往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教學,也不可再一味的要求學生對公式概念死記硬背,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式的手段進行教學。由于學生此前已經系統學習過平行四邊形的相關內容,對于矩形這一平面圖形的相應性質已有了細致的認知,因此,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就可以現提出關于平行四邊形的幾個問題,如“平行四邊的四個邊有什么特點?”“平行四邊形的兩對角有什么關系?”學生通過這兩個問題,就會很快回憶起“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且平行”的性質,在此之下,教師繼續提出下一個問題“平行四邊形和矩形有什么相似之處?兩者有什么關系?”進而讓學生進行入矩形內容的學習,這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保障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方式的實施以及亦師亦友師生關系的建立對于教師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把握這一有效的教學手段,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其落實到自身的教學活動中,保障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
[1]段碧淺.談師生互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現[J].課程教育研究 ,2017(34):122.
[2]容丹談.如何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