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如果教師課堂上所講內容全部局限于書本教材,一方面教學模式偏重于理論說教,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另一方面也難以激發學生的辯證思維,無法做到知行合一。擴展式教學仍然以高中政治教材的知識點作為核心,但是要求教師根據高中生的興趣愛好,融合課外信息,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題氛圍,激發學習動力,讓高中政治教學變得更加高效。因此,掌握擴展式教學的應用技巧,也成為當前高中政治教師必須要具備的一項技能。
關鍵詞:高中政治;擴展石教學;知識遷移;教學手段
一、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的拓展
1、擴展與教材知識點相關的內容
基于高中政治教材中包含的一些知識點,適當的引用與之相關的課外信息,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以及提升對政治這門課程的熱愛程度。例如在學習“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這節課時,受到了教材篇幅的限制,課本中介紹的世界文化有較強的局限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通過展示圖片、播放視頻等形式,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提升,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培養了高中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2、擴展趣味性內容增加學習積極性
除了與教材知識點密切相關的擴展內容外,教師還可以出于增強課堂活潑性,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引用一些課外趣味知識。例如學習“我國外交政策的目標和宗旨”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分別展示多份與外交有關資料,例如巴黎和會,波茨坦會議,朝核六方會談等。通過展示這些資料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中華民族在國際外交上地位的轉變,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弱國無外交”這句話蘊含的意義。這些趣味性的知識,讓學生的知識層次變得更加深厚,對政治這門學科的探究與學習興趣更加高漲。
二、高中政治教學信息的拓展
1、背景信息量的擴展
背景信息量是政治教學目標開展的前提和基礎。高中的政治包含的信息非常多,涉及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教師在政治教學的活動中,如果提供的背景信息量不充分,使學生缺乏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低下,無法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講“意識的能動性”時,必須舉出大量有關意識的能動性的例子,通過擴展背景信息量,從而保證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實現高效的教學效果。
2、流通信息量的擴展
實際流通的信息量的擴充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目標信息量的擴充,就是指在學生在學習了相關的知識后,在課下對相關信息量進行擴充。比如在學習“納稅制度”時,課本是只是簡單地對個人所得稅的稅率進行描述,沒有具體明確地講解。因此,學生在課下要對相關的稅收制度進行補充;二是工具信息量的擴充,對工具信息量的擴充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國家的經濟宏觀調控政策”時,學生需要對近幾年我國的經濟政策有所了解。
三、高中政治教學手段的擴展
教學方式的運用,會對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教學目標的實現等產生直接影響。以高中政治課為例,以往很多教師習慣了“一人一書一板”的講課模式,雖然教學任務完成了,但是學生僅僅停留在理論理解層面,不能用所學知識指導個人的生活實踐。例如,在學習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節課后,還是有很多高中生在生活中相互攀比,這樣的政治課教學顯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效。因此,通過擴展式教學,我們要更加關注高中政治對于高中生行為實踐帶來的影響,幫助高中生養成健全的品格和具備優秀的個人品質。在教學模式上,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講解發生在各地的新聞事件,讓高中生通過這些客觀存在、實際發生的新聞事實,真正認識到自己應該如何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做一名合格的高中生。
四、高中政治教學目標的擴展
政治教學目標與理念的擴展,主要表現為從單一的知識聯想到其與之相關聯的知識。所以教學目標與理念的擴展不僅提高了學生遷移知識的技巧,而且使學生能夠抓住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整體思維。例如,在學習“經濟生活”這一章時,不能僅僅局限于社會公平的知識,而且還要擴充到分配制度、財政和稅收制度以及國家宏觀調控制度等方面的知識。教學目標的擴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高中生需要掌握更多的課本外的知識。教師通過合理選用擴展內容,控制好學習難度,既要達到擴展知識的教學目的,又要始終吸引學生主動的探究和學習,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結語: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運用擴展式教學方法的目的是引導學生不能只局限于政治課本的內容,而是要努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教師要掌握擴展式教學的思路和技巧,從而為高中生帶來一堂精彩的政治課。
參考文獻
[1]黃曉苑.運用擴展教學模式,提高基礎英語課程教學質量[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7):92-93.
[2]何金.多媒體輔助下的高職英語寫作句子擴展“142任務型”教學模式研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3(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