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迎鋒
摘要:籃球是一項體育競技運動,它有利于學生在增強體質的同時,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對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高中時期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之一,如何做好高中體育籃球訓練的教學工作一直是困擾廣大教師的問題,因此,針對這一問題,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對籃球訓練展開討論。
關鍵詞:高中體育;籃球訓練;身體素質;籃球技巧;團隊意識
籃球是高中體育教學的一種運動項目,它不僅能幫助學生鍛煉身體素質,還能磨練學生心理意識,培養堅強、剛毅、勇敢的人生品格,然而,就目前籃球教學的現狀來看,不少地區的籃球教學活動開展不是很合理,更有甚者出現禮讓文化課的現象,從而導致籃球訓練組織不扎實,學生訓練熱情不高,因此,本文從打牢基礎、靈活運用以及協同配合三個方面,對高中體育籃球訓練的有效開展進行策略探究。
一、打牢基礎,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眾所周知,籃球是一項競技類體育運動,在比賽或訓練中,難免會進行身體上的對抗,這就要求訓練者需要有強壯的身體素質,以防止意外發生,因此,在日常的籃球訓練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加強學生籃球基礎,引導并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體格,同時,身體素質的加強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強化,還要統籌兼顧其他方面的訓練,如:協調訓練、重力訓練、平衡訓練等,從而更有效的幫助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拔得頭籌。
例如:在身體素質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壓力中得到放松和鍛煉的效果,我先讓學生圍繞操場進行800米跑圈活動,其中200米慢跑,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運動前得到預熱放松緊張的學習心情;而后200米快跑,讓學生在由緩到快的節奏中,充分調動身體運動神經,激發運動熱情;接下來是300米變速跑,通過快慢不同的步速鍛煉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身體的平衡性;最后是100米的放松跑,一邊跑步的同時一邊抖動胳膊和大腿,對剛才的跑步進行放松。通過階段跑的繞圈訓練,幫助學生在提升運動機能的同時,還活躍課堂訓練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展開對籃球的訓練教學,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二、靈活運用,掌握學生籃球技巧
作為競技體育的籃球,在賽場上不僅僅是身體素質的對抗,還有技能技巧的靈活應用,因此,在籃球的教學訓練中,教師應加強學生籃球技巧方面的訓練,培養學生運用籃球技巧的習慣,同時,教師在日常訓練中要嚴格要求學生技巧動作,把籃球基礎掌握扎實,幫助學生在比賽中靈活正確的使用籃球技巧,從而達到教學的要求。
例如:在籃球訓練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學習進度和掌握單體運球的熟練程度,決定對學生進行胯下運球的技巧訓練,有利于提升學生個人運球的能力,幫助學生在籃球比賽中起到迷惑對方視野,進而防止胸前運球被搶斷的風險。在教授之初,我向學生展示行進間胯下運球的動作要領,并指導學生進行動作練習,首先將兩腳左右開立,略寬于肩,持球于膝前,運球過程中,向前邁出右腿,同時左手持球于兩腿中間將球交于右手,左腿繼續前進,右手持球于右大腿外側再將球穿過兩腿間交于左手,依此循環進行運球訓練,學生在初步的講解后,對胯下運球進行訓練,剛開始不熟練動作要領,時常把籃球丟掉,但經過3-5遍的訓練之后,勉強可以行進4-5步的胯下運球,學生在逐步的訓練中慢慢感受到胯下運球所帶來的便捷,從而激起學生刻苦訓練的動力。
三、協同配合,培養學生團隊意識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的體育項目,經過多人團隊的努力配合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因此,教師在開展籃球訓練時,把握籃球競技要點,組織學生合理分工,引導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相互配合,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榮辱與共的集體責任感,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長遠發展。
例如:在籃球訓練教學中,我為了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并提高籃球基本技巧和比賽應用能力,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訓練,采用“三人直線快攻”的訓練方式,由A傳給B,B再回傳給A,A傳給跑來的C,C運球上籃,A準備再籃下搶籃板回傳給B,依此類推,要求傳球到位,跑步上籃精準,籃板球不能掉地,否則進行20米折返跑。簡單的游戲規則學生很快就能上手,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學生難免會出現脫檔、漏球的現象,造成游戲的失敗,并接受折返懲罰。學生面對一次次的失敗并不氣餒,這是一個團隊協作的游戲,需要三人協同配合,經過慢慢的磨合,各個小組已成功完成訓練任務,激動的相擁在一起。通過游戲間的相互配合,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和集體榮譽責任感,幫助學生往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總之,高中籃球訓練的有效教學是需要多方配合努力的結果,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立足本職崗位,不斷積累教學實踐經驗,創新體育教學模式,為學生的素質教育增添力量,同時,體育教學工作是一項長期努力和相互探究的過程,希望廣大的學科教師積極建言獻策,讓我們為學生不斷騰飛的未來而拼搏奮斗。
參考文獻
[1]謝愛文.芻議高中體育籃球訓練的特點及其教學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9):47-48.
[2]馮家鋒.淺談高中體育籃球訓練的有效策略[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2(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