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增和
摘 要:化學學科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其學習的難點在于理論知識豐富,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又包含較多的實驗操作,因而,化學學科是初中生學習的難點。再者,在初中三年級才開始開設化學科學,因此,初中化學教學的關鍵是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教授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培養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基于此,初中化學教學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學習,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非常關鍵。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化學教學
前言
化學學科學習難度較大,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尤為關鍵,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而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作為一種因材施教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能力發展水平,是一種有效的、值得提倡的教學方法,因而,將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法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中切實可行,有助于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的原則
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遵循了因材施教理念,做到了以人為本,能夠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而,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將其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中切實可行[1]。為保證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法的有效實施,必須在遵循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法應遵循的原則主要有兩點,第一點,循序漸進原則。在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過程中,教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的開展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按照學生的邏輯系統順序開展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逐步系統的掌握知識內容,循序漸進的開展教學,確保教學質量。第二點,因材施教原則。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的核心就是因材施教,因此,因材施教原則是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必須需要遵循的原則。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學生差異,了解學生差異,尊重學生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以及知識水平、知識基礎等開展教學,在了解學生個體情況的基礎上,因材施教,保證教學的有序開展。
二、“分層教學、動態調適” 策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學生分層
在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實施過程中,將學生分層是分層教學的基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為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能夠滿足學生自信心,又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在進行學生分層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內容。第一,需要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以及學習興趣、動機等進行分層,在此基礎上必須考慮學生的想法,以免物極必反,使學生產生不平衡心理,錯誤的認為自己被貼上了不好的標簽,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效果[2]。第二,需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調整,對學生的分層并不是一層不變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小組內的表現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調整,以免學生在小組內存在不適應、抵觸的情況,影響學生學習。
(二)教學目標分層
教學目標的制定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學情將教學目標層次化。針對能力較強、基礎較好、接受知識較快的學生,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適當的擴展,要求學生在掌握教材知識的同時掌握適量的課外知識內容,進行相應的課外知識訓練。針對學習能力一般、基礎相對踏實、接受知識一般的學生,需要要求學生掌握課本基本內容,還需要進行適當的能力訓練,可以舉一反三,對知識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對例題的變形進行解答。針對學習能力較差、基礎較差、接受知識也相對較慢的學生,需要要求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進行掌握了解,清楚課本中的典型例題以及基礎概念,對課本內的知識內容做到熟記、掌握。例如,在學習“氧氣”時,教師針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將了解氧氣的化學式、熟記氧氣的組成為教學目標。針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將氧氣的制取,氫氣與氧氣的區別為教學目標。
(三)課后作業分層
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課后作業分層是容易被忽視的內容,但是,課后作業分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一刀切的布置作業,會使基礎較差的學生感覺題目太難,喪失學習的信心與興趣,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則會感覺題目太簡單,無法達到訓練、提升學習質量的目的。在課后作業分層過程中,首先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保證作業具有差異性,其難易程度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努力完成作業[3]。其次,需要注意不同層次學生作業的不同側重點,基礎好的學生側重實驗與創新,基礎差的學生側重于背誦與書寫 。例如,在學習“燃燒和滅火”時,基礎好的學生需要側重于燃燒實驗,基礎差的學生則是背誦燃燒時的化學反應過程。
(四)練習與討論分層
練習與討論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過程,自然需要進行分層,通過練習與討論的分層,可以使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提高教學質量。在練習與討論分層過程中需要注意兩方面內容,一方面,需要注意學生的參與性,學生積極參與才能夠掌握知識,對知識產生印象,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學生性格的互補性,如果分層的學生都是樂于回答問題的,討論效果與練習效果較好,但是容易出現沖突,而分層的學生都是不愛回答問題的,則容易出現冷場,都不回答問題,無法達到練習討論的目的,無法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水的組成”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練習與討論分層,為學生設置恰當的小組,使學生有效的練習、討論。
總結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動態調適策略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分層教學,可以實現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在對學生分層、教學目標分層、練習與討論分層的過程中,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符合學生學情的情況下開展針對性教學,保證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既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又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創造有利的學習條件。
參考文獻
[1]張桂榮.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學周刊,2017(07):29.
[2]施術惦.分層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8(10):83.
[3]易雪萍.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