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楓
摘要:眾所周知在當代數學教育標準的嚴格要求下,學生如何加強他們的思維能力是重中之重,畢竟思維能力是解決數學難題的靈魂所在。那么怎樣培養高中生在數學問題中提高思維能力,是當代數學教師們面臨的棘手問題。廣大人民教師在數學課程標準的提示下茅塞頓開,數學和生活息息相關,就應將把數學帶入我們的生活中去。要讓學生的數學意識逐漸提高加強,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積極性也大大增強,這便是新要求下新的成長
關鍵詞:高中數學;思維能力;問題探究
高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因為寒窗數十載的學生們即將面臨人生中龍門大考,而在高中各科目學習中,數學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想要獲得一個好成績都是一大難題,在傳統式數學教學中,教學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對影響到學生的數學水平,因此,對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的策略展開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將圍繞如何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進行一系列論述,希望能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1 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1.1教學模式單一 主體地位險受威脅
對于教育行業來講,學生們是一切條例條規的核心,不管是什么樣的教育教學方式,都不應該撼動學生們所占的主體地位。但是在當前階段,小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受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模式影響比較大,在課堂上,多采取單一的講授教學法,一節課,教師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從頭講到尾,滿堂灌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做,雖然有助于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但是,長此以往,采用這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而言,只會讓他們漸漸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是把教師作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被完全調動起來,這樣實際上是不利于學生實際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的。倘若不把學生們放在主體位置,教學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1.2學生數學基礎差 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眾所周知數學這門學科,前后知識的聯系是比較緊密的,因此如果想要獲得一個較好的數學成績,對學生數學基礎和數學能力的考驗也比較大。而高中階段的數學又和中小學數學有著許多不同,許多學生因為對數學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由于高中課程多壓力大的緣故,一些學生課下又不愿意主動去請教老師和同學,一個一個的小問題不斷積累起來,慢慢地,學生也喪失了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信心,甚至產生一種厭學的心理,這都最終導致了學生在數學學習的初期,沒有建立起一個堅實的基礎,更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這直接影響到了高中數學的學習,沒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學習階段想要獲得提高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個時候,教育者擁有一套適合學生們的教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數學的核心思想,強大的“思維能力”。
2 培養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探討
2.1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高中時學生們十年寒窗的轉折之戰——“龍門考試”,在這一重要階段,好的學習方式能夠給學生們帶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教師必須要在這一階段就能夠有意識的去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也就是我們全文討論的“思維能力”的作用所在之處。
比如,在進行復雜方程式和函數的講解時,教師不必要把各種概念和知識羅列出來一一進行詳細的講解,這樣做不僅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會對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響,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對重難點內容的把握,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或者是編寫一道例題,能夠運用方程和屬性結核兩種方法進行解答,進而讓學生感受到兩者之間的一種聯系,接著,教師在在接下來的教學階段,所需要進行的只是一種引導,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自主的學習,以問題為導向,學生通過思考一個例題的多種解法,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更是有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正如咱們所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思維能力的提高就像是學生們在戰場上的利刃一般,保護者戰士一路前行。
2.2變式練習 促進思維能力提升
雖然說升學的壓力很大,但是教師始終應該明確的一點是,數學學習不應該僅僅滿足應試教育,而是要通過數學的學習來提高他們的多方面能力,特別對于現在的社會而言,更是應該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學生們在數學中學習到的思維模式、思維能力都是以后可以受益終身的寶貝技能,不管是在數學還是在其他領域,擁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往往都是成功者的標配。而對于數學教學而言,相比于考試,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一種邏輯思維能力。比如說,在做一些數學練習題時,教師可以對課本上的一些習題進行重新的編寫,形成變式訓練,作為課堂測驗或者是課下作業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些變式訓練掌握住這些變式背后的解答規律,從而鍛煉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拓展學生思考事物的角度和方式,更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也較快的做到透過一種現象即看到本質。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注意到的一點是,教師和學生并不是對立的,相反,雙方之間應該保持一種良好的溝通關系,教師要通過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需要教師進行方向性的指導,以及處理一些問題專業性的解釋。
2.3 先做后說 以練促學
對于數學學習而言,最重要的也是最終的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實現對知識的吸收,掌握理解和運用。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做練習題和進行一些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把實際學到的東西應用進去了,實現了理論向實踐的轉化,同時,也有助于他們發現自己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若干組,對這些疑問進行討論交流,而教師也要去引導學生進行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通過合作、談論、思考,學生們思維能力在不斷的解決問題中逐步增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告訴學生,不要害怕出錯,因為這個階段就是暴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只有在這個階段,把所遇到的種種問題提出來,解決好,才能夠為接下來教育工作提供幫助。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極大地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動腦能力。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就高中數學教學是一項重大但是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好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們受益終身,這也是當前我國教育者們所追求的目標。我國數學教學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本文從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中思維能力的探索出發,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夠個數學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李德榮,張占棟.淺析在新時代背景下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 [J].教育信息:中旬刊,2011,(9).
[2]周小靜.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探究[J]. 數學大世界(上旬版), 2017(4).